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42篇 |
免费 | 1173篇 |
国内免费 | 11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4篇 |
大气科学 | 81篇 |
地球物理 | 1969篇 |
地质学 | 2523篇 |
海洋学 | 479篇 |
天文学 | 24篇 |
综合类 | 396篇 |
自然地理 | 1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24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165篇 |
2020年 | 191篇 |
2019年 | 214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171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177篇 |
2014年 | 286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27篇 |
2011年 | 280篇 |
2010年 | 237篇 |
2009年 | 230篇 |
2008年 | 236篇 |
2007年 | 197篇 |
2006年 | 159篇 |
2005年 | 201篇 |
2004年 | 156篇 |
2003年 | 180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48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8篇 |
1976年 | 6篇 |
1958年 | 2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脆性岩石侧向变形特征及损伤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进行了三峡花岗岩常规三轴压缩、保持轴向应变和保持轴向应力的卸围压试验,研究了脆性岩石在不同应力路径和不同加载控制方式下的侧向变形特征,可见临界侧向应变均稳定在(?0.004 ? 0.000 5)范围内。进一步进行三峡花岗岩的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和损伤力学分析,发现脆性岩石在不同应力路径和不同加载控制方式下均以侧向损伤为主,且侧向损伤曲线的形态近似,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时损伤值稳定在0.7?0.8左右。最后以侧向损伤变量表征花岗岩脆性破坏过程,建立了基于应变空间的、可以考虑卸荷应力路径的损伤模型和应变型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52.
53.
54.
辽宁省海岸带主要河口区一万年来沉积速率及海平面波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钻探手段,通过14C、OSL测年,利用4孔岩心,计算了辽宁省海岸带主要河口区一万年来沉积速率,并分析了海平面波动情况.研究表明,辽宁海岸带长期平均的河口海岸区的沉积速率较低.其中,辽东半岛东北部黄海海岸带鸭绿江平原全新世早期处于剥蚀环境,大洋河平原全新世平均沉积速率为1.4 mm/a,辽东湾北部下辽河平原全新世平均沉积速率为1.52 mm/a,辽西海岸带大凌河冲积扇全新世平均沉积速率为1.87mm/a.全新世Ⅰ海相层或海陆过渡相层总体上表现为一次海侵,与下辽河平原区盘山海侵相对应,但各地段海平面波动情况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55.
吉林向海沼泽湿地典型剖面沉积及年代序列重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沼泽湿地发育过程中堆积的各类沉积物真实地记录下区域环境演变与沼泽湿地发育过程。本文以无尾河下游漫流区——向海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典型沉积剖面结构、沉积物容重、年龄指标、沉积速率等多项沉积记录进行了综合剖析。结果表明:沼泽沉积物的层序关系可以揭示沼泽的形成途径及环境变化;溪边沼泽接受更多的矿质沉积物;1880-1885年该区域出现河道变迁的痕迹;向海沼泽湿地沉积速率与典型的河口三角洲类似,体现了河口尾端湿地的特点;近50年来,向海沼泽湿地沉积速率急剧上升,其原因可能与解放后该流域人类活动增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有关,在时间上,与流域上游大型露天煤矿开采时段有较好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56.
本估测了在两个同心圆边界内的旋转剪切带中的牛顿和非牛顿材料的应力和剪应变速率。剪切带中一点的切向剪应力τrθ与1/r^2成正比,其中r是从旋转中心到该点的距离。任一点的主应力σ1和σ3与从旋转中心到该点的半径成45°角。剪应变速率γ与1/r^2n成正比,其中n是本构方程中的应力指数。作为圆形边界的总旋转角和n的函数,应变椭圆的分布在不同点系统地变化。当n很大时,变形显地集中在靠近内边界的狭窄带 相似文献
57.
58.
挡土墙侧向土压力主要取决于墙体位移条件。在考虑土体平面应变简单加载条件下不同方向主应力的大小关系以及砂土剪胀特性的基础上,由砂土渐近状态公式得到挡土墙主动位移土压力区和被动位移土压力区任意墙体位移条件下侧向土压力系数K的计算公式。与已有方法相比,通过引入渐近状态准则,考虑了砂土剪胀特性对土压力大小的影响,计算参数确定方法试简单。通过与模型试验的对比,验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9.
读过"关于《基于内变量和张量函数表示定理的本构方程》(以下简称原文)的讨论"一文(以下简称讨论文),现回复如下:(1)原文[1]中截止式(17),本构方程的基本体系就已全部建立。在各向同性和内变量为标量的假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