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4篇 |
免费 | 1174篇 |
国内免费 | 11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4篇 |
大气科学 | 81篇 |
地球物理 | 1969篇 |
地质学 | 2523篇 |
海洋学 | 479篇 |
天文学 | 24篇 |
综合类 | 396篇 |
自然地理 | 1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24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165篇 |
2020年 | 191篇 |
2019年 | 214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171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177篇 |
2014年 | 286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27篇 |
2011年 | 280篇 |
2010年 | 237篇 |
2009年 | 230篇 |
2008年 | 236篇 |
2007年 | 197篇 |
2006年 | 159篇 |
2005年 | 201篇 |
2004年 | 156篇 |
2003年 | 180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48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8篇 |
1976年 | 6篇 |
1958年 | 2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变软化在甘肃红柳河辉长质糜棱岩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的辉长质糜棱岩发现于甘肃北山红柳河蛇绿岩套中。在简单说明了糜棱岩的地质背景及特征、描述了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特征之后,重点对糜棱岩形成过程中的应变软化机制作了论述。探讨了软化岩的存在、组构调整、粒度缩小,长石的动态重结晶,水以及主导变形机制的不断调整与转化等应变软化机制,在应力作用下使岩石逐步软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得出这种糜棱岩是在拆离剪切作用下,应力在蛇绿岩中的软化岩石辉长岩中集中,从而形 相似文献
42.
目前很多文献基于弹性力学假设,以小形变、均匀应变场为前提,利用GPS资料建立了中国大陆块体的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相关检验.但上述对模型的检验侧重从模型的拟合效果上进行分析和比较,忽略了对模型的适用性和假设条件合理性的检验.实际上,不同块体由于自身构造和外部条件的不同,其运动状况与应变状态并不完全一致,模型的适用性需进一步的验证.本文提出了两步检验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在中国大陆6个主要块体上进行了检验:第一步对应变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第二步对应变均匀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根据所用数据精度,华南块体的刚性程度在95% 的置信水平上可以认为显著的,建立模型时不必考虑内部形变;其他块体内部形变显著,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地壳运动状态,必须考虑其形变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43.
44.
45.
利用2007~2010年间14景ALOS PALSAR数据及SBAS InSAR技术,获取阿尔金断裂带中段91°E附近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场,并反演该地区断层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中段地区的形变速率自北向南呈3个线性梯度变化区,分别为阿尔金山东段8~12 mm/a、索尔库里盆地6~7 mm/a、阿尔金断裂带以南约0 mm/a。3个速率梯度变化区主要集中在喀腊达坂断裂和阿尔金主断裂上;拟合的断层就位于金雁山南缘、喀腊达坂断裂南邻,走滑速率从西(7.1 mm/a)向东(14.0 mm/a)逐渐增大,闭锁深度自西(4.5 km)向东(10.6 km)逐渐趋深。结合前人研究推测,金雁山(阿尔金山链东部)与索尔库里拉分盆地组成的复合破裂构造模式,是转换断层运动时应力和应变调整的主要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46.
选取山东省3个洞体应变台2007-2011年观测数据,分析资料的完整性、内在质量及干扰因素.结果表明:①观测资料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好;②仪器零漂满足设计指标要求;③M2波振幅因子相对误差和相对噪声水平达到Ⅰ类应变台标准;④仪器更新后观测质量提升;⑤洞体应变观测主要受仪器调修、气压、降雨和观测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7.
48.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植物沙拐枣气体交换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两种处理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中乔木状沙拐枣(Calligonum arborescens)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气体交换特性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动态。分析得出:两种处理下沙拐枣净光合速率在不同生长季的日变化动态均为单峰型;蒸腾速率除8月干旱胁迫处理下表现出微弱的双峰变化外,其余也为单峰型;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沙拐枣的光合能力和蒸腾能力,而且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持续,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降低的幅度在不断增加。干旱胁迫所引起的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和植物体内的水分亏缺并没有提高沙拐枣的水分利用效率,反而使其有着明显的下降。但尽管如此,沙拐枣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生长,它通过适当降低蒸腾减少水分散失和降低光补偿点以提高弱光利用能力等方法来进行必要的光合积累,这说明沙拐枣有着极强的耐旱能力和适应极端环境的本领,而且通过沙拐枣在长期干旱胁迫处理下的顽强表现,也充分说明沙漠公路防护林在人工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进一步节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9.
50.
河流阶地演化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断裂滑动速率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最重要参数之一,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活动构造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和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还为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原理上,断裂滑动速率可以用总位移量除以其累积时间而获得,但准确地确定断裂滑动速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方法和研究者测定的同一条断裂的滑动速率可以相差3倍。文中通过对河流基座阶地演化及其对走滑断裂错动响应过程的分析发现,当一条山前河流切入河漫滩使其废弃形成阶地后,断裂的走滑位移使得河流两侧的阶地陡坎都遭到错动,其中一侧的下游阶地陡坎被错入河道而遭到河流的侵蚀,另一侧的下游阶地陡坎被错离河道,受到河流上游右侧地貌的保护而免遭侵蚀。因此,被错离河道一侧的阶地陡坎的位移在上阶地形成时就开始积累,阶地面的暴露年龄相当于位移累积的起始年代。另外,被错离河道一侧的阶地陡坎在下阶地停止侧蚀(可能同时开始接受沉积)时就开始累积位移,下阶地的初始沉积年代也代表阶地陡坎位移开始累积的时间。当然,如果能够获得被位移阶地陡坎的上下阶地年龄,就更能够把滑动速率限定在可靠的范围之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3种利用河流阶地确定走滑断裂滑动速率的方法:第一是利用上下阶地年龄限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