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9篇
  免费   1333篇
  国内免费   2368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2873篇
地质学   4023篇
海洋学   32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56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81.
提出了一种估计一个地区平均构造剪应力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选取哈佛大学公布的1977~1999年共15 993次地震的矩张量数据,估计了美国西部19个地区、中国和邻区43个地区(每个地区为1010范围)的平均环境剪应力值.结果表明,美国西部南加州西部海域和南加州应力最高,达13.7和12.0 MPa,然后向北、向南和向东逐渐递减,但最小也达8.7 MPa,是最高值的63%.中国新疆西北部地区和西藏察隅地区应力水平最高,达17.2和12.9 MPa,比美国高.中国的华北、云南、四川、台湾和美国南加州的应力水平差不多.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应力水平为13 MPa左右,比南加州略高.两个重要地区的平均剪应力值分布图,提供了地学的基本数据.这些结果可为研究地震活动的大背景提供依据,对研究强地面运动参数(如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等)的衰减关系也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82.
用应变积累释放模型研究中国大陆地块分区地震活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宏生  刘杰  张国民  李丽 《地震学报》2002,24(6):569-578
依据活动地块假说及活动边界的划分,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应用应变积累释放模型,通过地震应变积累释放的计算,研究了中国大陆各活动地块分区的地震活动性,初步探讨了各地块的地震活动阶段划分.此外,还对应变积累释放模型的应用前提条件进行了必要的讨论,并对模型结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83.
岩石圈流变机制的确定及影响岩石圈流变强度的因素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讨论了确定岩石圈流变强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Byerlee定律,给出了在Anderson断层系统下三种断层的摩擦滑动强度公式,利用小标本实验结果外推,用大标本实验结果作约束,得到岩石圈几种典型岩石的脆性破裂规律,利用上述结果和传统的方法,分别得到了鄂尔多斯和山西裂谷两个典型地区的流变强度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往的计算对岩石圈流变强度的估计过高,对脆性形变区估计不足,流变机制估计不对;岩石圈有力学分层的特性,但各地分层的深度范围不同,使得成层和力学作用变得复杂,讨论了水、应变率以及多相矿物对流变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85.
86.
拱坝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一致粘弹性模型的概念,引入应变率的影响,将混凝土静态William-Warnke三参数模型改造成一致粘塑性William-Warnke三参数本构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对某高拱坝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与线弹性模型和应变率无关的William-Warnke三参数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应变率对拱坝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1999年 7月 11日乌鲁木齐台钻孔应变观测井的水位突然变化 ,通过计算该台应变与水位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 ,研究了水位与应变的关系 ,认为利用此关系可以排除水位对观测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依据高温高压岩石破裂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对 附近区域不同深度温压条件下岩石变形破坏性质及破坏失稳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一次应力加载循环中,发生破坏的部位随时间具有向深部下迁的趋势。考虑到深度温压条件下岩石的渐进式破坏行为及突发失稳,对主震前震中附近区域小地震活动的增强、平静、活化等现象,以及b值等时间序列参数变化的可能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并简单讨论了两类平静和两类b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9.
曲明 《地震学刊》2002,22(2):32-35
指出了台站形变、应变长条观测仪器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九五”期间对这进行的技术改造有其收效。同时,对“十五”在这个项目上应进行的技术改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0.
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北部地区黄土沉积巨厚,地质构造复杂,土体强度低,水敏感性强,各种类型的黄土滑坡广泛分布。黄土滑坡具有滑动规模大、滑动速度快、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黄土滑坡滑动时间预报,特别是临滑预报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重要意义。根据黄土力学性质试验与典型黄土滑坡变形分析研究结果,在对比分析黄土剪切应变特性与滑坡滑动破坏机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建立了中、浅层与厚层黄土滑坡的应变破坏标准。经多处滑坡实例验证,结果基本合理,可应用于黄土滑坡临滑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