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77篇 |
免费 | 1272篇 |
国内免费 | 227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2篇 |
大气科学 | 57篇 |
地球物理 | 3019篇 |
地质学 | 4019篇 |
海洋学 | 318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444篇 |
自然地理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201篇 |
2022年 | 247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257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245篇 |
2017年 | 255篇 |
2016年 | 267篇 |
2015年 | 276篇 |
2014年 | 348篇 |
2013年 | 265篇 |
2012年 | 337篇 |
2011年 | 349篇 |
2010年 | 316篇 |
2009年 | 323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280篇 |
2006年 | 281篇 |
2005年 | 284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219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199篇 |
2000年 | 199篇 |
1999年 | 152篇 |
1998年 | 150篇 |
1997年 | 115篇 |
1996年 | 142篇 |
1995年 | 129篇 |
1994年 | 110篇 |
1993年 | 118篇 |
1992年 | 107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93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23篇 |
1977年 | 12篇 |
1976年 | 16篇 |
1975年 | 6篇 |
1973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111.
112.
考虑破碎的堆石料颗粒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双江口300 m级高土石坝为工程背景,根据有关资料的试验数据,利用二维颗粒流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堆石料在一定围压下的颗粒破碎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试样由2 574个簇颗粒单元组成。数值模拟与室内平面应变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用选定的细观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与平面应变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用颗粒流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能够较好的再现堆石料的颗粒破碎特性。与室内试验相比,数值仿真模拟还能得到颗粒破碎的细观演化规律和破碎带的分布范围,从而为进一步建立考虑颗粒破碎的堆石坝本构模型,研究大坝填筑、水库蓄水过程以及地震情况下的颗粒破碎过程以及颗粒破碎所引起的坝体变形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3.
一、历史的回顾在各种自然因素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中,以降雨引发的滑坡(狭义的土体和岩体滑动)、泥石流发生的频度最高,分布的地域最广,造成的灾害最严重,是滑坡、泥石流预报研究的主要对象。目前一般认为,雨水渗入斜坡岩土体后导致其内部孔隙压力增大及有效应力减小是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4.
115.
黄锡定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06,(2):67-72
值此所庆四十周年华诞,忆往昔,展未来,浮想联翩。我所从一个地震地质野外队发展成为以地震成因、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和工程稳定性等有关的现代地壳动力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研究所。四十年来,围绕活动构造、地球物理探测、地震前兆物理研究和监测、钻孔应力-应变观测、跨断层测量和断层活动监测、岩土力学、原地应力测量、工程地震、计算技术、工程地质勘察和构造物理实验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地震前兆观测理论、方法、技术的研究以及技术装备的研制是我所工作的重点、是重要方向任务之一,影响很大,举足轻… 相似文献
116.
采用更加符合长期变形和震后短期变形的Burgers流变模型,模拟了华北地区1303年以来6.5级以上地震引起的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演化.结合华北地区历史地震期幕活动特征,分析了不同活跃期之间、同一活跃期内不同地震之间的库仑应力加卸载效应.结果表明:华北地区不同活跃期的强震主体活动区受控于历史强震的库仑应力加载作用;每个活跃期内强震活动主体区在空间上的迁移与该活跃期内首个7.5级以上地震的触发作用有关;华北地区每个活跃期内强震活动在时间上表现出的"平静期—活跃警告期—高潮期—剩余释放期"应该是区域动力加载过程的一种表现.岩石圈流变松弛效应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对华北地区强震活动时空演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讨论了库仑应力变化在华北地区历史地震活动时空演化过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为探索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空间迁移和韵律特征蕴含的构造动力学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地震危险性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裂隙对岩体压缩力学特性(如强度和刚度)的影响,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裂隙岩体压缩损伤模型。为此,基于相关试验数据和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力学行为,采用损伤及断裂理论对目前断续裂隙岩体压缩损伤模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了3方面的改进,即:不再将裂隙变形参数视为定值、考虑了裂隙面上法向正应力产生的负第一应力强度因子(KI)、考虑了裂隙面上有效剪应力产生的KI,由此最终提出了考虑裂隙变形参数的岩体单轴压缩损伤本构模型。最后采用试验数据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发现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明显提高了岩体单轴压缩弹性模量和损伤值的预测精度,尤其是当裂隙倾角为0°时,该模型计算得到的弹性模量为4.306 MPa,与实测弹性模量4.310 MPa几乎相同。因此,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岩体单轴压缩力学行为,这也说明考虑裂隙变形参数对岩体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该研究可为准确预测裂隙岩体的单轴压缩力学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以1999-2004年间中国西部地区近650个GPS站点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二维“高张力样条”函数内插算法获得了连续地壳形变场。结果表明,相对于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中国西部现今地壳运动西强东弱,北向运动从西向东逐渐减弱,东向运动逐渐增强,青藏高原东缘及附近地区是东向运动的消减区带;主应变从西向东由压缩应变转变为拉伸应变;最大剪应变主要位于喜马拉雅地块及其东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似乎集中发生在印度板块北东向挤压欧亚板块的两条共扼带内,与地壳形变场有一定对应关系,地壳形变的高应变率区为中强地震多发地带。 相似文献
119.
何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3,(1)
根据云南省楚雄、永胜台的倾斜矢量图在强震前正常年变化被破坏的事实,探讨了矢量图面积异常与地震的关系。认为矢量图所围面积的变化与地下水的作用固然有一定的关系,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地震前应变积累的程度。倾斜矢量图面积的减小可以作为预报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