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2篇
  免费   2373篇
  国内免费   3414篇
测绘学   1348篇
大气科学   858篇
地球物理   3429篇
地质学   9811篇
海洋学   689篇
天文学   109篇
综合类   1054篇
自然地理   791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18篇
  2022年   588篇
  2021年   579篇
  2020年   452篇
  2019年   655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05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868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893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774篇
  2008年   716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650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460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427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404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310篇
  1992年   286篇
  1991年   259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6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6篇
  1943年   6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中国近海,潮流占支配地位,在跃层存在的季节,实测潮流的垂直结构相当复杂.本文将实测潮流分解为平均正压潮流和变差潮流两部分,提出了从能量构成及分配研究潮流垂直结构的方法,并借此方法研究了北黄海实测潮流的垂直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实测潮流的能量之所以在跃层附近集中主要是内潮所致.跃层两侧内潮流的方向相反,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致跃层两侧实测潮流椭圆的旋转方向相反.平均正压潮流与变差流的交叉作用,在潮流垂直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这种作用导致潮流能量在整个水柱中的不均匀分配.在跃层上侧的内潮流与整个水柱中变差流之间的总能量比率,比在跃层下侧的内潮流与该变差流之间的总能量比率要大.以强内潮区(L4站)为例:对于全日潮频率,上述对应的比率各为38.82%和29.88%,内潮流的总能量约为变差流的68.70%;对于半日潮频率,上述对应的比率各为26.61%和19.73%,内潮流的总能量约为变差流的46.36%.  相似文献   
52.
北黄海沉积物——水界面反硝化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近海氮的循环机制,采用乙炔抑制法和现场静态箱法对北黄海夏季局部海域的反硝化速率进行了研究,该海域反硝化速率在2.5~5.8μmol/m2.h之间,平均4.85μmol/m2.h。影响其反硝化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溶解氧,其次是温度。北黄海的反硝化速率低于珠江口和长江口海域。  相似文献   
53.
南海及周边部分地区特提斯构造遗迹: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全球二叠纪-三叠纪古气候特征的研究表明,东特提斯地区晚三叠世古气候标志具有带状分布的特征。北巴拉望地块卡拉棉群岛科龙岛的晚三叠世沉积中发育反映较干燥古气候特征的鲕状灰岩,因此在古气候特征方面,北巴拉望地块晚三叠世地层不能与华南和印支地块同期地层对比,而应该与印度地块北缘喜马拉雅地区(向西)和琉球群岛(向东)对比。根据该古气候分析,北巴拉望地块在晚三叠世时应该位于南部亚热带较干燥气候带内,其晚三叠世的古地理位置比印支地块更靠南。对南海及南海周边部分地特提斯构造遗迹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南海北部陆缘区相关构造带的性质及正确恢复南海扩张之前该区的地质发展历史。南海北部陆缘区也是研究解决特提斯构造向东延伸问题以及特提斯构造-太平洋构造时空转化问题的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我国北黄海的烟威渔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优选因子场预报模式,对盐度的时空变化进行预报试验。文中对所采用的统计预报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对影响本海区盐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及预报结果作了初步分析。预报试验表明:预报的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0.27‰,预报相对误差在18%左右,预报误差小于0.5‰的站数占总站数的85%,预报趋势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5.
海洋地热流探测对海洋油气资源远景评价和构造地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海洋科学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详细分析了海洋地热流测量的基本原理,系统介绍了海洋地热流测量常用的布拉得型探针和艾文型探针的工作方式和测量方法,从加强理论研究、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效率及监控技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海洋地热流测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基于控制点影像库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几何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多谱段和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人们也高度重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因为雷达斜视成像性质和地形起伏影响,SAR图像在山区的几何畸变非常复杂,采用常规方法不能达到正射校正的结果,所以目前SAR图像的应用情况并不尽人意.实际应用的雷达图像正射纠正方法,特别是密集三角形格网的数字微分纠正方法需要大量纠正控制点,但是,雷达图像噪声和目标边缘模糊使自动匹配的选点算法难以成功.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点影像库的纠正控制点选点方法,用以提高点位精度和工作效率.该方法包括纠正区域控制点影像建库、灵活交互操作机制设计和点匹配操作.对不同空间分辨率雷达图像的实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简讯     
《国际浅海海湾、河口及陆架物理学学术讨论会》在我院召开,《北太平洋海域海洋气象导航》研究成果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58.
介绍影响海藻(尤其是大型海藻)主要营养盐(N,P,C)吸收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及水流)对营养盐主动吸收过程中的能量提供,酶含量和活性的影响以及水流对藻体周围营养盐离子进入细胞的调节;化学因素(营养盐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形式、海水介质的pH)对海藻选择吸收不同形式营养盐离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调节过程;生物因素(藻体形态、组织的类型及海藻的年龄和营养史)通过细胞内不同水平营养库的积累和相互转变而对海藻营养吸收和同化的调节;N代谢与C代谢的生化偶连关系。  相似文献   
59.
北大西洋海流是大洋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热带的热量从墨西哥湾传输到北大西洋北部。这些热量被释放进向东移动的气团中,极大地改善了欧洲北部的冬季气候。我们通过模式模拟预测出:随着CO2浓度的持续增加(IPCC第3个评价报告:气候变化,2001),下个世纪的大洋循环会极大地减弱。自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我们开始观察到由于来自Nordic海的流量减少,北大西洋北部的海水不断淡化(Hansen等,2001;Dickson等,2002)。  相似文献   
60.
从数理统计方法出发,对北黄试验海区收集来的从1949-187年的水文观测资料,按月按层地进行统计,并换算成声速,且绘制出逐月的声速垂直结构模式图,再依据射线理论,绘制分析了逐月的声线传播模式图,在为试验海区从事海上噪声和各类水声测试研究工作提供最蓁的海洋环境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