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2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96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604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49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浅谈广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从地质灾害防治的角度,在源头上预防或减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及危害的前期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广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山地多,岩溶发育,河流切割强烈,山体边坡岩土体性质差,稳定性差,是地质灾害多发的省区之一.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广西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在广西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对广西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涉及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广西是全国发生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几个省区之一.近年来,广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加快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狠抓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突出汛期防灾工作为重点,为壮乡人民编织了一张防灾减灾的安全大网.  相似文献   
993.
隆或金矿床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微细粒金矿成矿区内.文章分析了矿区火山作用、火山岩分布及岩性特点、矿化特征,对火山活动与金矿成矿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火山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在桂西地区寻找与海相基性火山岩相关的金矿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4.
根据广西88个气象站的气候资料,以水稻安全生长季为指标,采用网格距为0.1×0.1经纬度的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将广西稻作区划分为4个适宜气候区: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中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早中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和单季稻再生稻适宜气候区。  相似文献   
995.
文章在类比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中相山火山岩盆地铀矿的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汶盆地地质特征与铀成矿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盆地内多种有利于铀成矿的复合叠加地段,预测铀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996.
广西百色盆地那读组轮藻化石组合特征及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英  袁鹤然 《地质通报》2002,21(10):646-647
百色盆地位于广西西部百色、田阳、田东一带,古近系、新近系发育,层序齐全,含脊椎动物、腹足类、双壳类、介形类、植物、孢粉、轮藻、沟鞭藻和疑源类等化石。尽管前人早在19世纪30-40年代就已对盆地新生代地层做过研究,但是迄今地层划分对比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997.
犀类是我国华南地区更新世地层中最为常见的化石哺乳动物类群之一。本文对广西崇左三合大洞中发现的犀牛化石材料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并与我国华南地区第四纪相关属种以及东南亚地区所发现的化石和现生种进行了比较,从牙齿形态特征和大小等方面来看,认为三合大洞中的标本应该归入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此次所发现的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化石根据相关文献记录,应该是爪哇犀化石在我国更新世地层中的首次报道,并且是我国有关爪哇犀的最早记录。形态学研究表明,该地区早更新世早期的扶绥岩亮洞、鲤鱼山百孔洞以及泊岳山巨猿洞发现的扶绥犀(Rhinoceros fusuiensis)可能是爪哇犀的直接祖先。三合大洞中爪哇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华南地区独角犀的种类,填补了该种类在我国更新世地层中缺乏化石记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998.
Ge在工业和医疗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有机锗化合物是一种毒性较低、具有较强抗癌活性的物质,富Ge土壤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目前我国对土壤Ge的研究程度较低。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对北部湾地区表层土壤及深层土壤Ge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阐明了不同成土母质地区表层土壤及深层土壤Ge含量情况,总结了影响土壤Ge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地区表层土壤Ge含量平均值是1.43 mg/kg,深层土壤Ge含量平均值是1.64 mg/kg。土壤Ge含量主要受控于成土母质,碳酸盐岩分布区土壤Ge含量最高,其次为花岗岩分布区、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以及砂-页岩分布区。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Ge含量的比值显示表层土壤Ge含量受人为活动影响小。不同成土母质形成的土壤Ge含量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花岗岩分布区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Ge含量主要受土壤黏土矿物、三水铝石以及石英的影响,碳酸盐岩、砂-页岩及第四系沉积物分布区表层土壤Ge含量主要受土壤黏土矿物、三水铝石、次生含铁矿物、无定形铁氧化物/氢氧化物、石英及有机质的影响,深层土壤Ge含量主要受土壤黏土矿物、三水铝石、次生含铁矿物、无定形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石英的影响。研究区53.32%的表层土壤Ge含量达到较丰富水平,30.21%的表层土壤Ge含量达到丰富水平,对富Ge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土壤Ge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提供基础资料,为富Ge土地资源评价和富Ge农产品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1000.
对广西沿海各验潮站重现期高潮位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传统重现期高潮位计算方法发现该局限性主要为广西全日潮潮汐性质下天文潮与风暴增水叠加概率过低和广西沿海堤防标准普遍偏低所致。根据不同岸线类型,结合海堤实际防御能力、海洋灾害承灾体和风险区划,提出适用于广西的红色警戒潮位核定新方法,对其它全日潮岸段警戒潮位核定和防潮应急管理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