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68篇
  免费   6390篇
  国内免费   8634篇
测绘学   8147篇
大气科学   4552篇
地球物理   5612篇
地质学   17310篇
海洋学   3542篇
天文学   555篇
综合类   2436篇
自然地理   4638篇
  2024年   448篇
  2023年   1635篇
  2022年   1819篇
  2021年   1990篇
  2020年   1510篇
  2019年   2066篇
  2018年   1520篇
  2017年   1540篇
  2016年   1573篇
  2015年   1795篇
  2014年   2382篇
  2013年   1937篇
  2012年   2132篇
  2011年   2184篇
  2010年   2075篇
  2009年   2020篇
  2008年   2006篇
  2007年   1952篇
  2006年   1830篇
  2005年   1622篇
  2004年   1540篇
  2003年   1309篇
  2002年   1030篇
  2001年   1005篇
  2000年   794篇
  1999年   698篇
  1998年   668篇
  1997年   502篇
  1996年   473篇
  1995年   467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374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13篇
  1990年   277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3年   5篇
  1964年   10篇
  1957年   12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胶州湾环流和污染扩散数值模拟Ⅳ胶州湾变边界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胶州湾的潮滩面积约占高潮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因而模拟包括潮滩在内的潮汐运动过程将能更好地重现这一实际的物理现象。为此.本文采用变动边界模型处理潮滩区域.并得到优于固定边界模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2.
《D/F=F/F M=F/Z MF表达什么生物学概念?》的作者,针对《捕捞对世代数量的影响》一文的第一部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争论的焦点是Bevertou—Holt模式中的“捕获尾数在死亡尾数中所占的比例”问题。后者用数学推导方法证明这一比例等于F/F M;  相似文献   
93.
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的业务化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系统研制完成,并于2003年10月,开始试预报.本文对该预报系统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
考虑到平台所在海区台风出现的频次及其诱发之风、浪、潮、流极端海况联合出现的概率特性,本文推导出Poisson—Logistic二元复合极值模式,并以平台甲板标高进行实例计算。新模式增加了概率模型的物理内涵,解决了Logistic模型阈值选取的任意性。对海洋工程极端海况荷载组合预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多波束数据的海底数字地形模型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大批量多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的DTM构建方法,以满足大区域、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制图的需要。在多种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接口和系统内部标准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文件、数据种类和数据运算量的有效组织管理,实施边读入、边权重配赋的网格插值,分析了高斯、指数和距离平方反比权重函数的适用性,及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实用性。在权重配赋网格插值基础上,提出分形fBM和张力样条配合使用的方程式插值方法,保证DTM数据的有效外延和地形分辨。整套算法效率高,并能有效保证DTM的精度,对存储在外部介质的数据遍历一次即可完成网格插值。  相似文献   
96.
辐射沙洲南翼“水道-沙洲”系统与西太阳沙的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岸外辐射沙洲动态和西太阳沙海域动力泥沙环境的分析,论述了西太阳沙演变的宏观背景;由实测固定断面资料、地形资料的对比得出近40年来西太阳沙表面形态和水下地形的变化;结合西太阳沙表面泥沙在波浪和波流共同作用下运动特性的水槽试验研究,分析了西太阳沙冲淤变化的动力机制。从“烂沙洋水道-西太阳沙-西太阳沙南水道”系统的角度研究了西太阳沙演变的控制因素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7.
使用NCEP/NCAR的海表温度(SST)、海面10 m风场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用联合SVD(CSVD)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南海的海气耦合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海-气耦合模的年际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模态为最显著模态,模态协方差贡献比在四季均超过80%,空间上SST表现为与南海等深线相一致的海盆模态,风场上主要表现为弱的冬季风或弱的夏季风,各个季节的海-气耦合模态都主要反映了SST-蒸发-风反馈这样1种正反馈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而且冬季风期间这种相互作用要更强烈些。时间系数均主要表现为一致的上升趋势和197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以及与ENSO相关的年际变化特征。冬、夏季弱的季风对应暖SST的特征体现了这种耦合模态隔季相关的特征,都对应夏季华南旱(涝)、江南涝(旱),华北、山东半岛旱(涝),东北涝(旱)这样1种波列状的旱涝相间分布。  相似文献   
98.
于1991-1995年间5次在云贵高原泸沽湖、洱海湖和贵州阿哈湖、百花湖的湖心采集沉积物柱芯、界面水和湖水样品,通过其pH值和HCO-3浓度剖面及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的研究,首次定量评估高原湖泊界面扩散作用上覆水体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某些湖水寄宿时间相对较长、湖水深度相对小的湖泊,界面扩散作用是水体碱度的重要来源之一;湖水寄宿时间较短、深度较小的湖泊,界面扩散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99.
太平洋海域海平面变化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太平洋海域48个长期验潮站的月均海平面分别建立了GM(1,1)模型。GM(1,1)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太平洋海域的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它除了能给出连续的海平面变化速率外,同时能方便地给出海平面变化的加速率。模拟结果表明,在太平洋地壳均衡假设下,太平洋海域的月均海平面以平均速率0.17cm/a上升。在太平洋海域所取的48个长期验潮站中,有40个站在加速上升,全部站的平均加速度为0.00029cm/a2。且加速率逐渐增大。当然这些加速率都很小,但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趋势,这已足以说明:太平洋海域的海平面在加速上升  相似文献   
100.
针对白沙河地下水含水层的内部结构和本区开采特点以及已出现的环境问题,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确定了优化开采方案。该管理模型针对本区每年2个管理时段的长度及其开采量均不同的特点,导出了新的响应矩阵的公式。管理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对该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