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9篇 |
免费 | 90篇 |
国内免费 | 1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44篇 |
地质学 | 433篇 |
海洋学 | 93篇 |
综合类 | 25篇 |
自然地理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鱼雷锚安装过程中,锚尖形状影响尖部贯入阻力进而影响贯入深度。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理论下限法分析不同锚尖长径比x的椭圆形锚尖的贯入阻力和贯入阻力系数,并考虑了贯入深度、锚-土界面摩擦对贯入阻力以及贯入阻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锚-土界面光滑时,锚尖贯入阻力系数随着锚尖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锚-土界面粗糙时,锚尖贯入阻力系数随着锚尖长径比的增大而增大。(2)摩擦力对贯入阻力系数的影响随着ξ增大而增大。(3)随着埋置深度增加,贯入阻力系数受x影响最小时所对应的摩擦系数逐渐减小。(4)当锚-土界面摩擦系数ω> 0.75时,工程中可选用ξ<1的锚尖用以减小端部贯入阻力;当ω<0.26时,ξ>1的锚尖提供更小的端部贯入阻力。锚尖长径比ξ=0和ξ=1的下限解与前人研究的桩基和圆形结构的理论解较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椭圆形锚尖下限法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33.
伞式吸力锚(USAF)是一种新型的海上风电基础,与单桩基础相比,吸力锚基础(SAF)局部冲刷对风机稳定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研究其冲刷特性对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FLOW-3D软件,采用VOF法描述水体自由面,移动网格捕获冲刷形态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三维USAF冲刷模型,并且与冲刷模型试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34.
正一、背景介绍2011年9月,上海中学国际部一年级新生开始踏入了他们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旅程——校园学习生涯,他们在领取教科书的同时发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一台崭新的iPad2平板电脑,虽然很多孩子在家中早已和它亲密接触,但由老师发下也就意味着它将成为今后日常学习的教具,这着实让孩子们既兴奋又期待。将iPad引入课堂进行辅助教学是上海中学教学改革中的又一次大胆创新和尝试,学校先以国际部一年级新 相似文献
35.
36.
掘锚自动化作业是煤矿巷道智能掘进的关键,针对当前掘锚设备交替作业过程中相对位姿测量和碰撞检测难题,提出一种数字孪生驱动的煤矿井下掘锚设备跟踪定位与碰撞检测方法。首先,为克服井下掘进工作面低照度、高粉尘、复杂背景干扰的影响,以多点红外LED标靶作为信息源,通过工业相机采集红外LED特征点图像,利用Hough轮廓检测与质心法提取光斑中心并通过二进制编码识别标靶ID,采用改进稀疏光流算法对光斑进行跟踪,同时建立基于PNP的掘锚设备位姿解算模型,采用对偶四元数获得设备间相对位姿。其次,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基于Unity3D平台建立对应实际尺寸的掘锚设备及工作面数字孪生模型,利用Socket通信方式实现虚拟空间与物理实体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与交互,在虚拟空间中实现掘锚设备实时位姿的三维可视化,结合任意多边形OBB(oriented bounding box)碰撞检测算法,实现掘锚设备虚拟碰撞检测。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掘锚设备位姿测量试验,同时对虚实运动轨迹和碰撞检测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掘锚设备跟踪定位实验的位置误差不超过20 mm,角度误差不超过0.30°;虚实位置坐标对比中
37.
吸力锚基础锚泊线准静力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海洋工程中吸力锚基础尺寸的增大,在系泊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锚泊线切入土体段对整体设计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坐标轴划分微段的准静力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锚泊线切入土体段与水中悬浮段两部分,无需给定锚泊线的初始长度.计算预张状态和工作条件下的锚泊线构形与张力分布,得到锚泊线顶端张力与浮体水平偏移特性曲线,分别对不同预张力和布置沉子对锚泊线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考虑锚泊线切入土体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8.
39.
介绍了人工挖孔桩桩端土承载力不足进行旋喷桩处理的设计过程以及处理后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桩端土处理设计可以遵循一般的地基处理设计方法和原则,并针对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和桩端土极限端阻力的检测中存在的差异和共同点,提出组合静载荷试验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工程中予以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0.
平板载荷试验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平板载荷试验中的几个问题:(1)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垫层的重要性;(2)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存在尺寸效应;(3)单墩或单桩平板载荷试验不完善。重点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复合地基荷载试验进行了讨论,以引起检测人员注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