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7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631篇
测绘学   401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340篇
地质学   4066篇
海洋学   91篇
综合类   387篇
自然地理   32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2013年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触发滑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MS7.0地震.文中简要介绍了芦山地震的基本情况与芦山地震区历史地震及其相关地震滑坡情况.依据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的空间关系,对芦山地震滑坡大体分布范围进行了推测.根据地震滑坡分类学,将芦山地震滑坡分为破坏型滑坡、连贯型滑坡、流滑型滑坡3大类.其中,破坏型滑坡包括岩质崩塌、岩质滑动、岩质崩滑、土质崩塌、土质滑动等5类;连贯型滑坡包括土质坍塌与慢土流2类;流滑型滑坡为快速流滑.破坏型滑坡如岩质崩塌、岩石滑动、土质崩塌这3类是芦山地震滑坡中最常见的类型.基于震后可利用的高分辨率航片,初步解译得到3 883处滑坡位置点数据.最后,从余震对滑坡的影响,芦山地震滑坡与邻区地震滑坡对比分析,对后续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滑坡精细解译的启示等3个方面开展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72.
为分析海拔高度大于1 300m的中高山地区地形地貌因子对滑坡发育的敏感性程度,运用基于因子综合贡献率的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黔东北中高山地区坡面形态、地形坡度、相对高差三类影响因子对滑坡发育的影响程度.在各类影响因子对滑坡发育频数、面积及体积分量贡献率的基础上,利用顺序赋值法量化各分量贡献率的贡献指数,并以各分量贡献指数的几何平均数构建敏感性系数,定量分析三类地形地貌影响因子对中高山地区滑坡发育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阶梯形和凸形坡面形态的斜坡中后部为地貌演化堆积区,能提供较大重力势能,属滑坡发育的敏感性坡面形态因子;地形坡度在18°~22°之间的较陡坡和相对高差在40~80m之间的矮坡常分布于受地表水强烈冲刷的地带,在一定重力势能和强烈地下水共同作用下,极易诱发浅层小规模滑坡;地形坡度大于27°的极陡坡和相对高差大于120m的高坡由于具备较大重力势能,常诱发深层大规模滑坡.  相似文献   
973.
定量研究地震滑坡物质河流卸载时间对理解地震与造山带地貌演化之间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内岷江流域为例,定量估算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滑坡物质的河流卸载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以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内的岷江河段现有搬运能力计算,并且岷江可以有效地搬运汶川地震滑坡物质,地震滑坡物质至少在3100 yr内被岷江卸载出龙门山.而龙门山构造带中段类似2008年汶川Ms8.0级大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3000 yr左右,暗示大地震所产生的滑坡物质量可以在大地震复发周期内基本上被侵蚀和剥蚀所平衡,并被卸载出龙门山构造带. 因此,我们推断:除了周期性大地震造成的地表抬升的累积外,龙门山地区地震及其它地表过程所产生的剥蚀物质通过河流快速卸载驱动了地壳均衡反弹和深部物质上涌,形成了青藏高原东缘的高陡地形梯度带. 相关的地球物理证据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可能存在由地表快速剥蚀(或侵蚀)所引发的地球深部地幔软流圈物质上涌.  相似文献   
974.
地震、 降雨、 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活动性地质灾害在黄土高原频现,但由于其地域广阔、 构造活跃、 地貌类型多样、 各地黄土特性差异较大,一直以来缺乏活动性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系统认识.InSAR技术具有大范围观测地表变形的能力,文章利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40期Sentinal-1 SAR数据,计算...  相似文献   
975.
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工作,2000年以来,在认真总结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组织编制出台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等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976.
文章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阐述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根据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提出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挡土墙相结合的防治方案,具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治理后经监测,未发生变形,处于稳定状态,表明该滑坡采用综合处治技术完全达到了预期,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77.
2012年10月4日8时10分,云南省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民组所在地发生滑坡灾害。滑坡体长约80m,宽约76m,厚约5~10m,体积约4.5×104m3。滑坡造成19人遇难(其中,田头小学学生18人,当地村民1人),1人受伤,损毁小学教室3间,民房9间。滑坡体堵塞镇河,形成小型堰塞湖,堰塞湖回水最长300m,雍水43  相似文献   
978.
"5·12"汶川大地震四川省造成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地威胁到交通、民房和安置点的安全。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我队承担了支援四川省地震灾区第三批重大地质灾害项目——江油市二郎庙镇许家院滑坡应急勘查、设计工作。笔者依据在该区开展工作的实际,结合滑坡的结构变形特征、稳定性分析和剩余下滑力的计算,设计采用抗滑桩支挡工程治理该滑坡,消除灾害隐患,保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79.
考虑水阻力的涉水滑坡运动速度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速运动的涉水滑坡,水阻力是影响其运动速度大小的重要因素。论文设计了包括运动装置、传感装置、速度控制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块体水下运动阻力的实验系统,分别进行了6块面积不同的块体分别以5种不同速度在水下运动实验,水下运动速度选取5个水平值,分别为0.5ms-1、0.8ms-1、1.0ms-1、1.5ms-1、1.8ms-1; 通过实验分析了压强水头增量与运动速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导出了水下运动块体迎水面的压强水头计算模型和迎水面阻力计算模型; 以曲线滑动型涉水滑坡为模型,分析了涉水滑坡水上部分和涉水部分受力模式; 基于滑坡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结合条分方法,提出了曲线滑动型涉水滑坡运动速度的计算模型; 以2007年6月15日发生的清江北岸的大堰塘滑坡为例,分考虑迎水面水阻力和不考虑迎水面水阻力2种情况,分别计算了滑坡的运动速度,定量分析了水阻力对滑坡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0.
地下水影响滑坡稳定性。采用竖井分段开挖的"坎儿井"式排(截)水工程治理,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