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577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东梁矿区沙四,三段干酪根的热解气相色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云开 《地球科学》1992,17(4):411-419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Well Zheng-1 is located in the combined area of the central uplift and the north Tianshan piedmont depression in the Junggar Basin. Two oil-bearing beds are recognized at 4788–4797 m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Tugulu Formation (K1tg) and 4808.5–4812.5 m of the Lower Jurassic Sangonghe Formation (J1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composition,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saturated hydrocarbons, sterane and terpane biomarkers and carotane of two crude oil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crude oils are basically similar to each other, indicating they were all derived mainly from the high mature, brine, algae-rich lake facies sediments. Oil-source correlation revealed that crude oils of the two beds were derived mainly from the source rocks of Permian and mixed by the oil derived from the source rocks of Jurassic and Triassic.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with several sets of source rocks in the area studied.  相似文献   
66.
王万春  吉利明 《地球化学》1998,27(5):507-513
对现代松粉的在热模拟过程中生成的甲烷,乙烷,丙烷及干酪根碳同位素分析表明,低温阶段(250℃以下)松粉热模拟生成的甲烷相对较高温阶段生成的甲烷更富集^13C,松粉热模拟残余干酪根松粉原样稍微富集^12C,反映低温阶段的热模拟产物主要来源于相对富集^13C的松粉原生质,高温阶段(300℃以上)松粉热模拟生成的甲烷,乙烷,丙烷的δ^13C值随温度升高而富集^13C,松粉热模拟残余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没  相似文献   
67.
熊永强  耿安松 《地球化学》1998,27(6):532-536
生物降解原同在我国分布广泛并且在重油资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通过采用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取自辽河油田西部凹陷的重油以及它们沥青质组分的热解产物进行单体碳同位素测定,来研究原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的组成及其一物降解油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组分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可用于生物降解较严重的重油样品进行油/油相比,并且与原油中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对  相似文献   
68.
有机质与黔西南烂泥沟金矿床关系密切 .在区域上 ,有机碳与金在断裂带内共同富集 .有机岩石学和PIXE分析研究表明 ,与矿化关系密切的焦沥青粘附在石英脉壁上或充填微细石英脉 .焦沥青富含金 ,并与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等紧密共生 .热模拟实验表明 ,在水 油 岩共存体系中 ,成矿流体中的金 99%将在原油相中富集 .原油在金矿成矿过程中的作用是 :原油作为金的载体携带金进入三叠系浊积岩 ,与氧化性的流体相遇发生热分解和热化学还原作用 ,金从原油中释放并被还原沉淀 ,富集成矿 .  相似文献   
69.
为了保证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经济膨胀所需的能源供给量,必须预测原油的生产率和最终开采量,以明智地部署和采取适宜的行动。原油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直到达到世界最高产量。由于常规油产量的下降而造成的能源不足将通过扩大大煤、天然气、非常规油(从焦油砂、重油与油磁岩中提炼)、核动力与水力发电、可再生能源(太阳、风和地热)的生产来填补。根据目前的估计,预测石油产量呈下降趋势,美国常规原油的最终开采量为329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