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577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原油水溶性组分(WSF)暴露对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鲉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和恢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诱导实验中,褐菖鲉肝EROD活性在原油WSF浓度为50 μg/dm3时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而黑鲷和黄鳍鲷肝EROD活性在75 μg/dm3时才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褐菖鲉肝EROD活性诱导倍数最高,但黑鲷的诱导浓度范围较广。在时间诱导实验中, 在40 μg/dm3原油WSF暴露下黄鳍鲷肝EROD活性在2 d时首先呈现显著差异; 三种鱼肝EROD活性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并呈现显著性变化,此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接近对照组水平。在恢复实验中三种鱼肝EROD活性下降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石油污染物,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鲉肝EROD活性都可以作为污染生化效应监测指标,然而就三种鱼类比较而言,褐菖鲉最敏感,更适合于作为石油类污染及其生化效应,尤其是低剂量效应的监测生物。  相似文献   
22.
2008年,新疆生产原油2740万吨,比上年增长100万吨,超越山东省,成为中国第二大原油产省区。 此前,新疆已经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第三大原油产区。新疆石油资源十分丰富,预测石油资源量209亿吨,被称作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战略接替地区,三大油田同时进入陆上十大油田之列。  相似文献   
23.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渤海海上6个不同区块、7个平台的8口油井原油中正构烷烃组分及姥鲛烷植烷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原始指纹谱图、正构烷烃组分及姥鲛炕植烷浓度分布比较和特征比值比较对原油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不同区块的原油指纹信息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平台不同油井所产的原油指纹也存在一定差异,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可对其进行鉴别.原油的风化对特征比值影响较小,可利用其进行风化油样的鉴别.为确保鉴别的准确性,分析过程中必须实施严格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4.
截至3月22日,大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0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油田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已建成世界级大型石油生产基地。目前已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万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其开发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注水开发技术、聚合物驱油配套技术、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庆油田坚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万多项。  相似文献   
25.
26.
27.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部沙一段和沙二段烃源岩主要处于成岩演化阶段,本文通过对其可溶有机质和干酪根的研究探讨了它们与过渡带气之间的关系,发现可溶有机质与同一样品的干酪根之间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生源组成,前者以Ⅱσ—Ⅲ型有机质为特征,而后者主要属Ⅰ—Ⅱ.型母质。在埋深1850~3060m的范围内,沥青A、非烃和沥青质的红外特征吸收及其有关参数呈一致的变化规律。由此划分出三个明显不同的演化阶段.并指出2200~2770m左右为沥青A、非烃和沥青质急剧降解的阶段,2500m左右达到高峰,其结果与过渡带气的形成密切相关。干酪根在该阶段虽然也表现出脱氧、脱脂基因特征,但以生成解聚沥青为主,与过渡带气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因此认为可溶有机质,尤其是其中的非烃和沥青质是东部凹陷过渡带气最主要的母源物质。  相似文献   
28.
陆琦  刘惠芳 《沉积学报》1994,12(4):31-39
本文用X射线、微区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百色盆地那读三段泥岩中的干酪根进行了详细研究。该盆地干酪根的芳香度(Fa)为0.28至0.37,芳香核厚度(Le)为16.60A到20.76A,芳香片层数(n)为5到6层,证明属Ⅱ型干酪根。在同一剖面,Fa随深度增加而变大,表明了干酪根向成熟方向转化。在干酪根中碳元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中间含量高,向边部则含量变低,铁及硅元素也向中间聚集,多数情况下形成FeS2核,在核的周围分布有粘土矿物。干酪根成熟程度的变化趋势与粘土矿物的演化趋势在宏观上是一致的,即与蒙脱石转化为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的趋势一致。并从化学健和能量方面对这种过程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9.
本文总结了三合村-垦西地区的勘探成果,分析了该区的勘探潜力,特别指出上第三系浅层气和受地层不整合控制的沙河街组稠油是该区今后的主要勘探、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30.
王铮 《沉积学报》1990,8(4):124-129
本文应用镜质体反射率、DTA-DSC热分析、脉冲元素分析等新的测试技术,对两口钻井剖面的有机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研究,论证干酪根赋存于不同岩性中的各项演化参数是相近的。腐殖型分散干酪根的各项演化参数指标要比同一钻井剖面中埋藏深度相近的腐殖型煤低半个至一个煤阶。 笔者还研究了地层中往往出现的逆反希尔特定律现象的机理,认为造成上述现象是由于干酪根的赋存状态、源岩导热性、聚热、散热系数不同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