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82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59篇
地球物理   244篇
地质学   1874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将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很成熟的水平井多裂隙开发技术用于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可显著提高EGS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建立了三维EGS水平井多裂隙物理模型, 采用CFX模拟分析了在井间距以及裂隙间距等不同储层特征条件下EGS的运行性能, 揭示了不同储层特征对于EGS储层采热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①裂隙间距是影响EGS工程运行寿命和开采率的关键因素, 在相同注水流量下, 较大的裂隙间距不易形成热穿透, 系统运行寿命更长, 但降低了储层开采率; 过小的裂隙间距易形成热穿透, 系统运行寿命短, 但开采率高。②井间距对裂隙中的流体流速影响显著, 随着井间距增加, 在相同开采时间下, 产流流体的温度不断升高, 系统的寿命也会随着井间距的增加而增加, 井间距的增大也意味着储层的体积也就更大, 从而有更多的热量可供开采, 因而提高了系统的运行寿命。研究结果可以为EGS储层的建造提供理论指导, 为实现商业化开采地热能做好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52.
段吉业  赵明胜  陆露 《地质通报》2018,37(10):1825-1830
郯庐断裂被认为是大型左行走滑断裂带以来,经多年研究已成为研究程度相当高的构造带。因其两盘构造复位依据粗略,长期存在争议。对断裂两盘构造复位所提出的地层新依据,来自怀远运动推进方向的独特性,现已查明,它是一次由南向北逐次推进的翘板式差异性抬升,三山子组南北向巨型白云质地层穿时体,实为该运动推进全程的完整沉积记录。三山子组底界南部从张夏组顶面→中部从寒武系顶面→北部从亮甲山组顶面依次有序升高,从而在张夏组与下马家沟组之间的不同时期地层,出现了毗邻不同岩相带南北相间,同一岩相带东西延伸的现象。经地层与岩相特征的对比分析,郯庐断裂两盘间,大连与莒县—新泰、白山—本溪与唐山原分别为东西一线2个时期不同深水槽盆的中心带。这2个构造复位的地层标志层层位准确,厚度不大且特征鲜明。据其复位断层两盘经向(南北)错距,南部(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500km,据地层依据的错距中部440km,北部210~310km,表明断层东盘盘内有南小北大的推覆缩距。  相似文献   
953.
对于以低渗透性基岩为处置围岩的核废物地质处置库来说,基岩中的裂隙网络是地下水进入处置库和放射性核素从处置库向外界环境迁移的主要通道.因此,研究基岩内裂隙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核废物的地质处置是否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花岗岩为例通过野外试验,分析研究了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对处于不同状态条件下的基岩中裂隙网络进行三维原位识别的效果及能力.结果表明在以高阻值为主要电特性的基岩中,利用ERT对基岩中三维裂隙网络进行原位识别是可行的,并且裂隙的电阻率特征能较好的反映出裂隙的空间分布位置和形态,但对裂隙网络识别的效果与测线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954.
对西安理工大学研制的新型旋转触探仪进行调试并进行了5个干密度,4个含水率试样的室内旋转触探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定性得出了:相同含水率条件下稳定锥尖阻力与稳定扭矩随干密度增大而增大;相同干密度条件下稳定锥尖阻力与稳定扭矩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试验结果也为通过旋转触探定量确定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5.
地下连续墙常采用泥浆护壁、水下灌注混凝土进行施工,槽壁稳定和槽段接头防渗一直是施工控制的难点。泥浆本身易于造成环境污染,而泥浆制备的水耗和废料处置也增加了工程造价。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双模管互导干作业地下连续墙技术。该技术采用钢模管护壁和双矩形模管导向沉管挤土或沉管干取土的成墙工艺(分别适用于墙厚300~500mm和600~1 000mm),不需要泥浆和水下灌注墙混凝土,可以在同一平面内成墙、实现墙单元无缝连接。实践表明,该技术墙体防渗性能好,成墙效率高,连接质量可靠,不仅适用于深厚软粘土地层的基坑围护工程,也可应用于类似地质条件下水库工程的防渗加固。  相似文献   
956.
断陷盆地多层次幕式裂隙作用与沉积充填响应: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焦养泉  周海民 《地球科学》1996,21(6):633-636
应用盆地充填记录,盆地构造格架,盆地沉降史及岩浆活动史等信息,论证了南堡第敏感纪断陷盆地存在大尺度,中尺度及小尺度三个级别的构造作用。多级别幕式裂陷作用控制了盆地内部的沉积充填,其中一级沉积旋回,二级沉积旋回和三级沉积旋回分别对应于裂隙期,裂陷幕和幕式盆缘正断事件。  相似文献   
957.
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成贝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干露不同时间对文蛤存活、摄食和代谢的影响。采用静水实验测定干露1、2、3 d后文蛤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随干露时间延长,文蛤的失水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分别满足曲线方程y=0.000 5 x~2+0.099 1 x+0.350 2和y=0.003 1 x~2+0.229 0 x-2.426 2;干露胁迫对文蛤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都有显著影响(P0.05);干露2 d的文蛤放入水中12 h后开口滤食,干露3 d的文蛤放回水中24 h后才开壳滤食。干露胁迫后文蛤的耗氧率均显著升高(P0.05),各干露组96 h降至对照组水平;排氨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各干露组96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氧氮比值显示文蛤主要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供能物质。结果表明,文蛤通过提高代谢水平应对干露胁迫,导致死亡率上升,高温下文蛤运输时间应控制在3 d内。  相似文献   
958.
裂隙、离层及冒落带的声波成像识别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煤层采空形成的冒落带,裂隙带和沉降变形情况的查明对灾害防治及土地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勘察钻孔中进行声波扫描成像测井能提供清晰直观的图像资料,给工程地质的评价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59.
湖北一次梅雨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加密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与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分析2009年6月29日湖北梅雨大暴雨。结果表明:暴雨期间700hPa江淮较长切变线维持准纬向特性,850hPa低空急流北上到江南北部。700hPa鄂西北等地准东西走向θse锋区有所加强并南移,湖北暴雨区位于θse锋区南侧且θse数值有所增加的地区。垂直积分水汽辐合大值区与强降雨带位置对应比较好,且整层水汽辐合比强降雨发生要早6h以上。恩施、武汉两站暴雨发生除了受低层切变线等较大尺度系统影响外,局地气象要素配合也很重要,尤其是低层较为充足的水汽是降雨维持的条件。当高层低槽移过,高、中层之间出现水平风垂直切变后恩施降雨明显加强。武汉站前期高层或中层干空气向下伸展,中、低层不稳定层结加强后降雨发展,其最强降雨和低层冷式切变线过境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960.
煤储层裂隙研究方法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煤岩学的角度,对煤储层裂隙的研究方法进行辩析,提出有关裂隙的定义。分析认为,主裂隙的展布方向是渗透性的优势方位;裂隙几何形态参数是渗透率大小的量级;连通性裂隙网络是高渗透区的良好标志,为预测煤储层渗透性能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