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64篇 |
免费 | 1954篇 |
国内免费 | 24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70篇 |
大气科学 | 6006篇 |
地球物理 | 1996篇 |
地质学 | 4289篇 |
海洋学 | 1213篇 |
天文学 | 139篇 |
综合类 | 885篇 |
自然地理 | 21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406篇 |
2022年 | 517篇 |
2021年 | 531篇 |
2020年 | 358篇 |
2019年 | 441篇 |
2018年 | 319篇 |
2017年 | 291篇 |
2016年 | 314篇 |
2015年 | 446篇 |
2014年 | 910篇 |
2013年 | 659篇 |
2012年 | 808篇 |
2011年 | 814篇 |
2010年 | 803篇 |
2009年 | 807篇 |
2008年 | 875篇 |
2007年 | 741篇 |
2006年 | 678篇 |
2005年 | 706篇 |
2004年 | 642篇 |
2003年 | 654篇 |
2002年 | 526篇 |
2001年 | 525篇 |
2000年 | 435篇 |
1999年 | 350篇 |
1998年 | 391篇 |
1997年 | 348篇 |
1996年 | 370篇 |
1995年 | 419篇 |
1994年 | 273篇 |
1993年 | 263篇 |
1992年 | 272篇 |
1991年 | 205篇 |
1990年 | 155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0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在冬小麦主要生育期(2002年4月初到5月底),对不灌溉的冬小麦测定了冠层温度、地温、气温以及土壤含水量,计算了冠气温差且分析了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与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00的冠层温度能较好地反映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但与其它各土层相关性有较大的波动性;14:00的冠气温差能较好地反映40cm以上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二者的相关性很高,在20cm、40cm土层,两者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866、0.99389,这为用区域遥感数据反演主要生育期冬小麦的冠气温差进而监测区域40cm土壤含水量提供了实验性的依据;拔节期和灌浆期,用14:00冠气温差来拟合各土壤层的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精度,从而为用区域遥感数据监测区域土壤含水量提供了经验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4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23(2):128-128
20 0 4年3月6~7日,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主办的“全国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美国加州大学SanDiego分校、瑞典Upsala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西北矿业公司、中石化、中石油、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的5 0余位代表及中国地质大学的众多研究生参加了讨论会。中国地质大学张锦高校长到会并致开幕词。会上31位代表作了学术报告。於崇文院士作了“地质系统复杂性”的主题报告。於院士归纳总结了自然科学研究程度由浅入深的4个层次,从地质科学发展的现状出… 相似文献
44.
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云南境内的金沙江流域是斜坡不稳定的敏感区,根据1988-2000年的区域调查和统计,区内发育山地灾害点1697处,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km2的泥石流沟808条,体积大于1×104m3的滑坡580处,体积大于1000m3的崩塌309处。用于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敏感因子包括岩土体类型、山坡坡度、降雨、土地利用、地震烈度和人类活动。在对这些因子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应用GIS对敏感因子集成评价而产生了云南金沙江流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高危险区面积占全区面积6464km2的8 77%,中危险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1 51%,低危险区占41 12%,无危险区占8 60%。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帮助规划者或工程师在土地发展规划中选择最佳建设场所,以减轻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广东气象》2005,(3):F003-F003
2005年的“龙舟水”泛滥南粤,6月18-25日持续一周的特大致洪暴雨过程,使广东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受高空槽、切变线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广东省出现了较大范围连续性特大暴雨和强降水,其中,龙门县录得的过程累积雨量1300.2 mm。再加上珠江流域各大江河上游洪水的不断涌入和天文大潮的顶托,西江水位急剧上涨,6月23日中午-24日早晨,西江的封开、德庆、高要分别超警戒水位8.92 m、6.58m、2.68 m,流量达到56300m3/S,北江清远超警戒水位2.18 m。暴洪、泥石流、塌方、洪涝等自然灾害,成片出现在广东的河源、韶关、肇庆、惠州、清远、汕尾、珠海等地区的乡镇,17个市89个县(市、区)762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441.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5.2亿元人民币,特大暴雨造成京九铁路多处地段发生土方溜坍,被迫中断行车10多天。受暴雨和天文大潮夹击,广州珠江最高潮位超过基面2 m。江水漫进广州城,市内低洼地多处水浸超过1 m,南岸的铁轨一度被大水淹没,沿江路、滨江路等大马路水深盈尺,风景如画的小岛沙面顿成水泽。暴雨令著名风景区白云山出现20多处塌方,也令白云机场几度关闭。 相似文献
46.
《广东气象》2005,(3):F002-F002
遭遇“范围广,时间长,雨势猛,灾种多,影响大”的“05·6”特大致洪暴雨过程,广东气象人显示了积极主动、沉着应对、运作有序,高度负责、善打硬仗的良好精神风貌。以“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以任何可能的方式最及时、最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气象信息和服务”为气象服务宗旨,靠前服务,靠前指挥,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为防灾抗灾赢得了先机和主动,得到了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6月23日,省长签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西江和北江抗洪救灾的紧急动员令》,广东各级气象部门即时启动防洪抗灾应急预案,省局余勇局长和杨少杰副局长、许永锞副局长分别带领“突发应急气象服务小组”,奔赴省防总和“广东省北江大堤前线抗洪总指挥部”,靠前指导防洪气象服务。18-25日,广东省气象局向省委、省政府、省防总及时呈送《重大气象信息快报》7期,天气报告《急件》和《特急件》共11份,余勇局长多次率首席预报员等人向张德江书记、黄华华省长、李容根副省长等领导汇报强降水最新动向,并多次打电话汇报降水最新情况。据统计,广东省气象台共发布“暴雨消息”5次、“暴雨警报”9次和“暴雨紧急警报”11次;并及时向政府和公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产品和珠江流域面雨量预报产品供全省抗洪救灾参考。全省气象部门先后发布黄色暴雨预警信号224次、红色暴雨预警信号75发、黑色暴雨预警信号23次,其中龙门(19-21日)、海丰(21-23日)连续3天发布了黑色暴雨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47.
利用各种气象资料,对东北中部初冬出现的第一场大雪天气进行预报,归纳出这次天气过程的预报思路,总结初冬大雪天气应具备的环流演变、系统发展、物理量条件等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4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诞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由于其自身抗雷击电磁脉冲的耐受水平很低,致使雷击灾害经常发生。因此,做好防雷装置的检查检测,发现隐患,及时完善,就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49.
针对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库间更新周期不一致导致的数据更新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关联关系图谱实现数据变化信息的传递方法。通过数据要素匹配、数据变化信息检测、关联关系图谱构建、变化信息传递等关键技术,实现多源数据库间更新变化信息的发现并传递至关联的数据库,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不同步和不一致问题,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一库更新、关联库联动”的效果。以陕西省某区域最新版本的1∶50 000和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例开展了变化信息检测及变化传递实验,验证了基于数据要素匹配等关键技术可实现数据变化信息发现并基于关联关系图谱将变化信息传递到关联数据库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