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3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491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2002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431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5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51.
叶殿秀 《气象》2003,29(6):62-63
3月份,我国降水分布不均,东北大部、西南东部、华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局部地区旱象持续或发展,而华北大部、黄淮中部、江淮等地降水较多,土壤墒情尚可,对作物生长有利;全国大部月平均气温偏高,月内气温变化起伏较大,上旬和中旬,大部地区气温偏低,低温寡照,对作物生长不利,下旬,全国气温普遍偏高,热量条件好,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52.
陇东黄土高原春末夏初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位泰 《气象》2003,29(9):34-36
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地区春末夏初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数DH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演变规律;分析了春末夏初干旱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末夏初干旱的预测模型,业务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3.
快速计算白塞耳日数和恒星视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钦畅  陈玲强 《测绘学报》1997,26(3):268-274
本法无需查《中国天文年历》,更不需内插,就可把《中国天文年历》中的所有一千多颗恒星前后几十年按所给的时刻算出其视位置,因而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计算内容包括:1.岁差、章动;2.光行差;3.白塞耳日数;4.日、月位置;5.恒星视位置和平位置的转化等。用微机就可实现,而且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为0.2″,完全满足快速自动选星,检测当前我国已投入使用的各种精度的经纬仪系统差等实际需要。本法也可以扩展到其它恒  相似文献   
54.
1976年唐山地震前,在距震源很远的地区内都观测到一些前兆趋势变化,如重力、重力位二次徽商W△、水氧、地电阻率、水位和油井出油量等变化。作者认为这些变化不是由震源体直接引起的,而是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在某些活动断层附近,浅层岩,尤其是含水砂岩层和含油层受挤压出现的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其特征是:(1)异常范围大,可能在距震源很远的地方发生,但就同一种方法的多个观测点来说却又是局部的,即只有其中部分测点才能观测到异常,不少测点观测不到异常。(2)异常发生的时间大致相同。有些异常有同步变化的特征,如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3)临震前多数异常有恢复的趋势。这些特征与引起异常的机理有关。作者还从理论上计算了这种趋势异常量级,重力变化100×10-6cm/s2左右,重力位二次微商变化(1~2)×10-9/s2,地电阻率变化2%~3%,Rn变化7.4~11.1Bq/L,这样的变化量在活动断层附近的一些台站可能观测到。作者还研究了干旱降雨对某些前兆的影响,其影响量级可以被一些方法观测到,因此在确定是否是地震异常时,必须注意利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排除干旱降雨的影响,减少异常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55.
利用土壤有效水分实现宁南山区干旱的实时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干旱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最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比较准确地描述干旱发生的程度,对于监测干旱的发生发展、及时采取防灾减灾措施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许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干旱指标的研究,陆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指标,但由于影响干旱的因子比较复杂,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指  相似文献   
56.
57.
58.
张隐农  张玉兰 《四川气象》1997,17(1):20-23,19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季风环流等因素,使四川盆中老旱区存在着降水偏少和降雨水适时的不利条件,加之风化剥蚀流失使不少旱地地始终处于幼龄化的发育阶段。而人口增长造成的过度垦殖,又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因此蓄水,改土、发展电能为基础的节水灌溉技术是制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从农业需水量与自然降水之配合出发,计算了关中地区6个代表点历年逐月水分盈亏(D)及季的缺水率(K),以K值划分出4个干旱等级,以此对关中地区各代表点作物生育期内水分供需平衡和四季的干旱状况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了干旱对关中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塔里木盆地是亚洲大陆腹地独特的巨型地质地貌单元,是研究新生代地球系统的天然实验室。新生代以来,它经历 了古近纪海湾、新近纪湖泊—三角洲平原、河流—湖泊—沙漠、沙漠—河流的地质演化过程,古地理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远程碰撞造山作用,造成盆地的封闭、气候干旱。古近纪以来,海湾盆地西低东高,构造挤压造成周缘山脉隆升和盆地 逐渐封闭,这是盆地演化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新近纪南高北低,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周围山脉持续隆升,早先形成的河湖 等地质地貌单元不断被周边山脉所封闭,形成塔里木盆地,发育大湖泊。第四纪以来,盆地西高东低,经历了最快速的地 球系统演化,形成中国较大的内流水系以及最大沙漠。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控制了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地 球系统演化,塔里木盆地周缘新构造活跃,在巨型盆地内发育了河流、湖泊、沙漠、戈壁、雅丹、干盐湖等多种第四纪的 地貌类型。不同地质因素时空上相互作用,塑造着巨型盆地地球系统演化,塔里木盆地展示了极干旱地区地球系统第四纪 快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