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5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458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1711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454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56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生境下祁连圆柏叶片色素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测定了祁连山大火烧(相对干旱环境)和吐鲁沟(相对湿润环境)中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幼树和老树叶片5种色素含量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在相对干旱的环境下,幼树和老树的叶黄素循环转换率(Z+A)/(V+A+Z)、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稳定碳同位素值都较高,而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及叶绿素含量都较低,且花青素和紫松果黄素含量也较低;在两种不同生境下,除Fv/Fm及叶绿素外,老树的其它指标都显著高于幼树.结果说明色素在干旱胁迫下起重要的光保护作用,其变化是祁连圆柏在长期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22.
利用1961—2007年雷州半岛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季节无雨日数作为划分干旱的指标,对雷州半岛的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NCAR/NCEP再分析逐月资料,采用合成方法,对干旱年份环流背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干旱南部比北部严重,全区旱(涝)型是主要的分布型态;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偏北造成的华南较强的偏南风和东亚大槽偏弱直接影响雷州半岛春季降水偏少;夏季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及南海的海温偏高,海陆热力差异偏弱引起东亚、南亚西南季风减弱,导致雷州半岛易旱,热带气旋路径偏东也是导致雷州半岛夏旱的诱因;秋季亚洲大陆气压场异常偏高,导致向华南水汽输送减少,造成雷州半岛易旱;雷州半岛冬旱发生与东亚冬季风异常偏弱/El Nio事件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El Nio成熟的当年冬季雷州半岛易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23.
利用陕西省96个气象站1971-2005年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计算各气象站35 a逐月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对比分析表明:PDSI不是采用简单的时段平均,它考虑因子全面,除降水外,还考虑蒸散、气温等综合因素,并引入气候适宜值的概念,因此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能反映出干旱过程,具有更大的时空尺度.在夏季高温蒸发较大的地区,PDSI比降水距平百分率描述干旱强度更准确.  相似文献   
24.
关于西非荒漠化的本质和特征存在着许多看法。该文将追溯其历史,回顾荒漠化对气候影响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一些有关研究结果。对荒漠化的认识通常为“沙漠”的扩张,是一个总体上不可逆转的人为过程。其过程与地表反照率增强,风沙加大以及土地生产力下降相联系。研究表明,在最近16年里撒哈拉沙漠的边界和萨赫勒植被均变化不大,从植被水分有效利用率来看,“生产力”没有系统性降低,地表反照率也没有多少改变。自20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25.
一种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6.
黔南—桂北地区南华系化学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最早作为判别源岩化学风化程度而提出, 随后又应用于对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判定。化学蚀变指数的表达式为CIA={n(Al2O3)/[n(Al2O3)+n(CaO*)+n(Na2O)+n(K2O)]}? 100。CaO*代表硅酸盐中的CaO, n(CaO*)=n(CaO)?n(CO2方解石)??n0.5?n(CO2白云石)??10/3?n(P2O5)。化学蚀变指数样品的选取极为重要, 最佳岩性为细碎屑岩, 并需清除成岩过程中钾交代作用的影响, 以及采用成分变异指数(ICV)来判别沉积再循环作用和沉积物成分被改造的程度。使用A-CN-K三角图解判别物源区的源岩性质和样品钾交代的程度及其风化趋势。黔南—桂北地区南华系的CIA研究表明: 该地区南华系下部的长安组其下部CIA值为60~65之间, 中部为70~5, 上部回落到65~70之间。南华系中部富禄组CIA值高, 在85~95之间。南华系上部的南沱组CIA值再次回落到60—65的范围。上述CIA值的变化表明本区南华纪时期自老至新经历多次由干燥寒冷—温暖潮湿气候期的变化。本文据此提出扬子地块南华系新的划分、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27.
李浩  颜辉 《地质学报》2007,81(12):1723-1726,I0012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在罗布泊罗中地区先后进行了20万t钾肥项目采输卤工程、盐田、试验加工厂及120万t钾肥项目盐田等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大量的地层浅表裂缝(简称浅表裂隙),其平面上分布具区域性,走向上具一定方向性,垂直方向延深依地质条件不同而不同,且具有裂缝壁面平直,倾角陡等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本文就罗中地区地层浅表裂隙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规律、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性及浅表裂隙的形成机理进行描述和分析,并针对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危害性影响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8.
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的中国春季区域干旱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全国515个站(1957-2000年)气象资料,修正计算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y index),进行干旱区划和研究春季区域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干旱变化全区一致性程度低,干旱演变的区域差别大,存在着以内蒙古高原、南岭、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长江中下游、黄土高原、黄淮地区、天山北部、东北平原、河西走廊、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等为代表的12个干旱特征区.内蒙古高原区、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区、黄土高原区、天山北部区域、东北平原区、河西走廊及其沙漠戈壁区春季干旱指数趋势变化呈下降趋势.南岭区、长江中下游区、黄淮区域、云贵高原区、塔里木盆地区、青藏高原区春季干旱指数趋势变化呈上升趋势.中国春季干旱指数大多存在5~8年的短周期年际周期变化,12~13年、15~16年的长周年际周期变化存在于部分区域,个别区域还存在20年长周期年际周期变化.中国干旱的区域特征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29.
在2009—2012年西部地区出现3 a连旱的大背景下,通过对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2009—2012年的降水量、气温、地理环境及大气环流场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姚安县2009—2012年三连旱的成灾过程,结果表明:此次百年不遇的气象干旱自2009年10月开始,持续到2012年,在此期间,与姚安县30 a平均气象资料相比,降水明显偏少,平均气温偏高、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且由于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异常等原因,造成了滇中姚安旱情迟迟未能解除,成为此次百年不遇的气象干旱灾害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0.
在阐述本省干旱概念、类型、成因与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旱情监测区域,采用地面常规监测、气候监测和空间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和建立了“监测-评估-预测-预警”信息业务系统,为研究干旱发生规律,及时监测、预测干旱的发生及对旱情程度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