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669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现场试验方式:三点激振,研究了在不同类型起振机、不同形状振动基础条件下的人工地震增油技术,观察了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52.
江西安远热隆基本地质特征及其铀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安远-寻乌地区位于地幔隆起部位,为一热隆伸展构造区,称安远热隆。在阐述安远热隆基本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化学)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热隆边部火山盆地中铀矿成矿潜力较大,具有进一步勘查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嘧磺隆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防除杂草的效果和用量方面,而对环境产生的生态效应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本文以某市用地下水灌溉蔬菜后相继出现受害事件展开调查,通过实地勘察农作物及其他野生植物的受害症状和特征,对污染区的潜水进行了全量分析,排除了地下水中无机物污染的可能。通过相关有机物的确认模拟试验,初步认定潜水遭受污染可能与嘧磺隆有关。在检测污染区及非污染区潜水中嘧磺隆含量和分析污染区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了地下水确系嘧磺隆污染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为受害区农业生产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东准噶尔鲍尔羌吉——带热隆伸展构造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准噶尔1:25万造山带填图方法研究过程中,在鲍尔羌吉一带发现较为典型的伸展构造,与许志琴等提出的热隆伸展构造有相似之处,其隆升与晚古生代造山后期抬升侵位的花岗岩有关,重熔花岗岩侵位上隆形成“热穹隆”构造,在岩体顶部垂直主应力作用下导致上部地壳伸展减薄,形成以晚古生代花岩为核心的伸展构造。  相似文献   
55.
关于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宋鸿林 《地质通报》2002,21(4):193-197
核杂岩顶部代表深处韧性变形的长英质糜棱岩,其实是温度敏感型的,在异常高的古地温梯度或同构造岩浆活动的情况下,不一定代表中地壳变形的产物。伸展的剥离断层造成相当厚的地壳柱的切失,但在长期受到剥蚀的古老岩系出露处,年轻岩层(如白垩系或第三系)直接覆盖于太古宇之上,究竟是沉积缺失还是构造切失,必须加以具体分析。核杂岩隆升至地面,难以单纯用地变薄的重力均衡作用来解释。与变质核杂岩密切相关的局部的古地热异常、同构造岩浆岩的强力侵位等。揭示出热隆和岩浆作用在核杂岩隆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变质核杂岩和岩浆核杂岩的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晚造山的伸展不一定是变质核杂质所反映的伸展作用的唯一起因。一个地区可以有多次伸缩交替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56.
加油站静电灾害的形成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电灾害已成为现代工业安全生产活动的主要危害之一。过对易燃易爆性液体及气体静电产生机理的分析,结合防静电、防爆安全检测工作实际,指出了加油站静电产生的三个主要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57.
昆仑山黄土与中国西部沙漠发育和高原隆升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昆仑山北坡黄土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同期相关沉积. 对出山口河流最高阶地80多米厚的黄土古地磁和古气候记录研究表明, 昆仑山黄土形成于距今约88万年 前, 指出塔里木盆地现代形式环流格局与极端干旱气候和塔克拉玛干沙漠雏形大致于同时出现.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的隆起是导致上述过程发生的根本原因, 适应于高原隆升的大气环流变化是干旱化过程进行的机制. 随高原和周边山地的隆升, 中国内陆和塔里木盆地持续干旱化和沙漠化, 沙漠逐步扩大至今天规模, 并在距今约50万年前有一次突变,全球变化仅是叠加于这一变化趋势之上, 并在长期变化和冰期-间冰期旋回演化上, 均表现为西风环流越强, 降水越大, 但水热搭配似仍与亚洲季风区气候变化相似.  相似文献   
58.
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结构和构造地貌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回顾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历史,剖析各种隆升动力学模式,依据着青藏高原岩石圈组成的构的强烈不均一性和、三分性”,“对称性”构造地貌格局,提出了青藏高原隆升是印度地块和塔里木一可拉善地块双向不均一俯冲和青藏腹地深层热隆扩展联合作用的结果,俯冲是高原隆升的重要机制,而热隆扩展是高原隆升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9.
张智礼  曹立君 《地质通报》2001,20(3):252-258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巴楚地区10口探井的石炭系-下三叠统的大孢子进行研究,建立了石炭纪-早三叠世大孢子组合5个(包括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及早三叠世大孢子组合各1个),并对国内外相关层位的大孢子组合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其所在层位的地质时代.笔者为首次报道该地区早石碳世和二叠纪大孢子组合,对本区及邻区今后开展地层古生物研究及油气勘探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0.
新生代西昆仑隆升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记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金小赤  王军等 《地质学报》2001,75(4):459-467
西昆仑北坡的新生代沉积在很大程度上良好地记录了新生代西昆仑的隆升过程。区域性不整合面和沉积界面记录了隆升的阶段性;沉积环境变化反映了山体和盆地在格局上的变化;沉积物厚度、粒度变化显示了隆升的幅度和速率。就西昆仑的情况看,海相环境(塔里木海湾)由晚白垩世持续到渐新世,尽管此时海湾已退缩到西部。在此期间,形成了石膏层、瓣鳃类介壳灰岩和杂色砂泥质沉积。中新世全面出现了陆相沉积。中新世2000-3000m的沉积厚度表明了相对较高的隆升速率。从中新世后期开始的厚达2000-3000m的磨拉石沉积,其粒度向上加大,显示从中新世后期到早更新世隆升速率高而且是加速的。磨拉石沉积被早更新世的一次强烈的构造脉动所打断,它使磨拉石沉积和较老的沉积在许多地方高角度向盆地方向倾斜甚至直立、倒转。水平盖在磨拉石和更老地层之上的中-晚更新世河流和冲积扇机粗粒沉积是重新隆升的标志,亦可视为磨拉石沉积的继续。由昆仑山流向塔里木盆地的河流将中-上更新统及更老沉积切割50-100m以上,表明全新世以来的隆升速率是相当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