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437篇 |
免费 | 4745篇 |
国内免费 | 64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43篇 |
大气科学 | 451篇 |
地球物理 | 4811篇 |
地质学 | 22963篇 |
海洋学 | 1311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1560篇 |
自然地理 | 12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7篇 |
2023年 | 793篇 |
2022年 | 1082篇 |
2021年 | 1040篇 |
2020年 | 885篇 |
2019年 | 1000篇 |
2018年 | 801篇 |
2017年 | 916篇 |
2016年 | 974篇 |
2015年 | 1014篇 |
2014年 | 1478篇 |
2013年 | 1105篇 |
2012年 | 1430篇 |
2011年 | 1378篇 |
2010年 | 1198篇 |
2009年 | 1268篇 |
2008年 | 1328篇 |
2007年 | 1074篇 |
2006年 | 1095篇 |
2005年 | 916篇 |
2004年 | 1027篇 |
2003年 | 972篇 |
2002年 | 1029篇 |
2001年 | 1044篇 |
2000年 | 899篇 |
1999年 | 931篇 |
1998年 | 876篇 |
1997年 | 875篇 |
1996年 | 863篇 |
1995年 | 854篇 |
1994年 | 783篇 |
1993年 | 673篇 |
1992年 | 713篇 |
1991年 | 589篇 |
1990年 | 545篇 |
1989年 | 442篇 |
1988年 | 106篇 |
1987年 | 97篇 |
1986年 | 60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11篇 |
1954年 | 6篇 |
194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台湾造山带是中新世晚期以来相邻菲律宾海板块往北西方向移动,导致北吕宋岛弧系统及弧前增生楔与欧亚大陆边缘斜碰撞形成的。目前该造山带仍在活动,虽然规模很小,但形成了多数大型碰撞造山带中的所有构造单元,是研究年轻造山系统的理想野外实验室,为理解西太平洋弧-陆碰撞过程和边缘海演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本文总结了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台湾造山带的诸多研究进展,讨论了其构造单元划分及演化过程。我们将台湾造山带重新划分为6个构造单元,由西至东分依次为:(1)西部前陆盆地;(2)中央山脉褶皱逆冲带;(3)太鲁阁带;(4)玉里-利吉蛇绿混杂岩带;(5)纵谷磨拉石盆地;(6)海岸山脉岛弧系统。其中,西部前陆盆地为6.5Ma以来伴随台湾造山带的隆升剥蚀形成沉积盆地。中央山脉褶皱逆冲带为新生代(57~5.3Ma)欧亚大陆东缘伸展盆地沉积物由于弧-陆碰撞受褶皱、逆冲及变质作用改造形成的。太鲁阁带是造山带中的古老陆块,主要记录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在欧亚大陆活动边缘形成的岩浆、沉积和变质岩作用。玉里-利吉蛇绿混杂岩带和海岸山脉岛弧系统分别为中新世中期(~18Ma)以来南中国海板块向菲律宾海板块之下俯冲形成的岛弧和弧前增生楔,其中玉里混杂岩中有典型低温高压变质作用记录,变质年龄为11~9Ma;岛弧火山作用的主要时限为9.2~4.2Ma。纵谷磨拉石盆地记录1.1Ma以来的山间盆地沉积。台湾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欧亚大陆边缘增生阶段(200~60Ma);(b)欧亚大陆东缘伸展和南中国海扩张阶段(60~18Ma);(c)南中国海俯冲阶段(18~4Ma);(d)弧-陆碰撞阶段(<6Ma)。台湾弧-陆碰撞造山带是一个特殊案例,其弧-陆碰撞并不伴随着弧-陆之间的洋盆消亡,而是由于北吕宋岛弧及弧前增生楔伴随菲律宾海板块运动向西北方走滑,仰冲到欧亚大陆边缘,形成现今的台湾造山带。 相似文献
872.
山西地堑系北部的晋冀蒙盆岭构造区历史上无7级以上强震记录,但该区地处多个Ⅱ级活动地块的接合部位,具有孕育强震的构造条件,对其开展活动构造研究对区内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晋冀蒙盆岭构造区内研究相对薄弱的阳高-天镇断裂为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构造地貌调查对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阳高-天镇断裂多沿基岩山体与盆地内沉积物之间的接触带展布,在局部断裂几何结构不规则处向盆地内部生长;第四纪以来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但其运动性质沿走向存在差异。NEE和NE向为纯正断性质,而NWW向以正断为主,兼具左旋走滑运动分量;对沿断裂断错的地质体、地貌面进行了位移测量和光释光定年工作,得到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为0. 12~0. 20mm/a,对应的拉张速率约占山西地堑系北部地壳伸展速率的10%。 相似文献
873.
874.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构造变形分析及其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大巴山前陆西段发育典型的横跨叠加褶皱,清楚地记录了自身构造演化历史,为查明大巴山前陆构造体制转换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野外褶皱形态分析,结合层面和断层面滑动矢量的观测,获得大巴山前陆西段中生代主要的两期挤压构造应力场,即早期(T3—J1)的构造应力场以近南北向挤压为主,大巴山地区受其控制,发生近东西向展布褶皱变形,这期构造变形与印支运动有关;晚期,即J3—K1期间,大巴山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变,本区构造应力场由近南北挤压转变为近东西向强烈挤压,大巴山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大巴山推覆构造带以断裂活动为主,镇巴—城口—房县断裂带强烈向大巴山前陆逆掩。而大巴山前陆则以强烈的近南北向延伸的褶皱变形为主,早期近东西向褶皱遭受强烈改造,形成大巴山前陆西段较为典型的横跨叠加褶皱构造。这期构造变形是燕山运动早期活动的结果。大巴山叠加变形的研究不仅为研究中国盆—山系统变形特征提供了具体例证,而且对大巴山前陆油气勘探起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75.
876.
通过对银坑山铀矿点半径断裂构造活动性质的分析,指出本构造具多期次活动特点,既控矿又含矿的成矿关系,并非属单一活动的矿后中构造。 相似文献
877.
针对外媒报道长白山天池火山在近2年内有可能喷发的言论,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布测了一条长度约为103 km的二维大地电磁测深观测剖面,对火山区深部电性结构进行探测研究.由于研究区内不明来源的电磁干扰非常强,对数据采用了远参考处理、Robust处理、Rhoplus分析、张量阻抗分解和基于一维层状介质电阻率与相位互算方法等先进处理技术,获取到一批在强干扰区质量较为可靠的电磁数据,利用数据计算分析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二维构造走向和感应矢量特征,采用NLCG二维反演技术对资料进行了二维反演解释,并将反演结果与前人探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探测结果表明:在天池火山口下方存在明显的直立型岩浆通道,岩浆通道在下方约5~8 km位置形成关闭;在火山口下方往北方向附近,在埋深位置约7 km深处存在一个明显的低阻异常体,电阻率小于10 Ωm,且与岩浆通道对接,推测其可能是地表浅部发育的岩浆囊;在长白山山门附近C07-C09号测点之间和C04-C05号测点之间,在埋深约7~17 km深处发现近直立型低阻带,低阻带与下方低阻体直接相连,推测低阻带内赋存有活动的岩浆;随着埋深的增加,从天池火山口南部约20 km位置往北方向,在埋深13~30 km之间壳内广泛发育明显的低阻异常体,推测其可能是活动的岩浆囊.反演结果与前人探测结果整体电性特征相似,但又局部不同. 相似文献
878.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主要取决于叠前地震数据品质、偏移速度可靠性和偏移算子成像精度. 库车坳陷异常复杂的近地表条件导致极低信噪比的地震采集数据. 该区逆冲推覆高陡构造刺穿盐体大面积分布, 盐层厚度变化大、顶底面形态复杂, 盐下断裂带破碎、小断块发育, 形成异常复杂的地震成像问题. 本文重点研究三个关键环节:(1)精细的叠前地震预处理研究: 根据该区地震地质复杂性和地震资料特征, 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技术和技术组合从振幅与时移的大、中、小尺度变化三个层次来解决资料信噪比问题, 重建深部反射信号; (2)三级偏移速度分析研究:利用库车坳陷盐刺穿逆冲推覆构造建模理论及变速成图配套技术解决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时深转换问题,利用井约束低频速度地震迭代反演技术解决连井层速度场与偏移速度场的融合问题,实现从DMO速度分析、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的有机衔接,建立拓扑结构相对保持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3)基于退化Fourier偏移算子的半解析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研究, 极大地改善了地震偏移过程中高波数波的成像问题. 通过对库车坳陷大北、博孜、却勒、西秋4和西秋10等复杂高陡构造的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地震成像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79.
利用统计数据,参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方法,对2008年我国各省区CO2的排放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东西部地区进行对比得出:东部发达地区在人均排放量和排放密度等方面均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但东部地区的排放强度却明显低于西部地区。国家经济战略,东、西部地区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我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分解减排任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