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494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它属海相泥质沉积岩,是数亿年前,海相运动过程中海底的淤积细泥,经沉积、覆盖、压制等物理过程形成的,坚硬的沉积型微晶石灰岩,成分是方解石、石英、云母、粘土及少量的矿物质等。松花石始于明末,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它都十分欣赏,用它制成的砚台,被封为“御砚”。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甘肃北山预选区旧井和新场预选地段的古地下流体来源、成因、化学演化历史以及水-岩相互作用,文章系统研究了该地段花岗岩填隙方解石的产出特征及其碳、氧、锶同位素的组成特征。测试结果表明,旧井和新场方解石的δ13 C组成均较稳定且为负值(分别为-11.6‰~-5.7‰和-9.9‰~-5.1‰);δ18 O分别为-0.7‰~19.7‰和10.9‰~21.9‰,旧井方解石具有更宽的δ18 O取值范围。87 Sr/86 Sr也略有差异,旧井为0.708584~0.718749,新场为0.708838~0.732967,二者随深度增加而呈明显的降低趋势。研究表明,北山预选区地下流体来源及成因较复杂,浅部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影响较大,深部流体则主要源于地下咸水,为低温流体蚀变成因。花岗岩裂隙中的水-岩反应强度总体较弱,地下水环境相对稳定。相比较而言,新场岩体深部的地球化学环境更稳定,更有利于高放废物的长期处置。  相似文献   
73.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是新疆西南天山地区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容矿的重要矿床。本文采用高精度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主要矿石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热液脉石矿物方解石进行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方解石具有较为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Eu正异常明显,弱负或弱正Ce异常指示成矿流体最初由相对氧化的条件演化为还原条件。与霍什布拉克岩体、容矿围岩的稀土元素组成进行对比后发现,硫化物及热液方解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部分与重结晶泥晶灰岩重合,结合前人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容矿坦盖塔尔组碳酸盐岩为成矿提供了必要的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组分。Ga/In值显示闪锌矿为低温成矿;硫化物明显富集LREE,Hf/Sm、Nb/La和Th/La值小于1,显示铅锌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主体以富Cl为特征;Y/Ho、Zr/Hf和Nb/Ta值变化范围相对较小,表明成矿期流体性质相对较为稳定,基本未混入外来流体。  相似文献   
74.
纤维状方解石脉与构造流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状方解石脉作为同构造期流体活动产物,被认为是在超高压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高压流体排泄的标型矿物,记录了构造变形过程中的流体特征。从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纤维状方解石脉和构造流体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环境条件等。以大巴山前陆构造发育的纤维状方解石脉为例,综述了纤维状方解石脉和构造流体的研究方法、思路、内容及其构造意义,强调了构造脉体在古应力场恢复和构造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碳酸盐矿物是MVT型铅锌矿床最为常见的热液蚀变矿物,记录了成矿流体特征,其元素或同位素组成对示踪和定位矿体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由于该类矿床中碳酸盐矿物成因多样,单一的岩相学观察往往难以准确识别与成矿有关和无关的方解石,需要辅以地球化学手段来确定方解石成因。本文利用钻孔编录、岩相学观察、C-O-Sr同位素和原位微量与稀土元素组成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青海多才玛超大型MVT铅锌矿床中与成矿有关和无关两期方解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多才玛矿床成矿前方解石(Cal1)空间上与矿体无相关关系,遍布于中二叠统九十道班组灰岩内,阴极发光呈暗棕色至棕黄色,无明显生长环带;成矿期方解石(Cal2)主要产于铅锌矿体内及其上盘围岩中,多呈砂糖粒状-皮壳状充填于围岩裂隙和溶孔内,阴极发光呈暗黄色至亮橙色,常发育生长环带。相对于Cal2, Cal1与围岩的C-O-Sr同位素组成更为接近,这表明水岩反应期间,Cal1组成受围岩影响更大,Cal2组成受影响更小;相比于Cal1,Cal2具有较高的Mn、Fe、Zn、Pb含量和U/Th、V/Cr值以及较低的LREE/HREE值、Mg、Sr含量和弱的Ce负异常,指示成矿...  相似文献   
76.
长城岭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与钦杭成矿带的叠合部位,发育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同时产出锑铅锌多金属矿床和铷等稀有金属矿床,锑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对与锑铅锌矿共生的脉石矿物方解石开展Sm-Nd同位素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C-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1)方解石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51.5±3.2 Ma,表明锑铅锌矿是南岭燕山期成矿大爆发产物,与矿区内花岗斑岩型铷矿(222.5±1.8Ma)属于两期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2)方解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Y/Ho-La/Ho分布特征显示方解石为同源热液产物;不同矿物组合的方解石稀土元素变化特征表明,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的稀土元素总量随成矿作用进行而减少;较负的Eu异常值指示,原始成矿流体亏损Eu元素;(3)热液方解石δ13CPDB值为-5.12‰~-0.63‰,δ18OSMOW值为3.80‰~12.69‰,具有明显较低的δ18OSMOW值,表明成矿CO2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滇西北兰坪-维西地区灰岩破碎带中方解石脉体的宏-微观变形分析,总结了其主要类型及特征,揭示出其形成时的脆性破裂流体对大型远距离的逆冲推覆运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8.
对四川盆地彭水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剖面黑色页岩中的硬石膏、黄铁矿、方解石脉进行了矿物学分析,结果显示,脉体中硬石膏为溶蚀残余,黄铁矿平行于脉体两边对称分布,从中心至边缘,晶体大小和完整性不断变化,方解石为次生自形晶,这些特征都表明该矿物组合是黑色页岩中发生过TSR的特色矿物组合。溶蚀硬石膏能提供反应所需的硫酸根离子,黑色页岩中有机质及其演化产物提供了还原剂,TSR形成的硫化氢与铁形成的黄铁矿沿脉体分布,方解石主要为成矿流体沉淀所致。这一特征拓宽了高演化阶段成烃流体TSR发生的范畴,证明了TSR在地质条件下的广泛发育,有利于对海相层系油气形成的认识。  相似文献   
79.
桂西下甲方解石脉型水晶矿床是水晶矿床的新类型。它是古岩溶水被封存后,由于区域的剧烈沉降而被深埋于地下,从而获得高温、高压,使之转化为热液,溶解围岩形成石溶液。之后为褶皱上升,使上覆地层遭受剥蚀,形成有利于方解石和水晶的结晶条件。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热液PH值的变化,从而使方解石和水晶在结晶过程中产生分异,形成水晶矿床。据此,此矿床可称为“构造-溶异”型水晶矿床。  相似文献   
80.
广西天峨牛坪金矿位于右江盆地北东侧、天峨构造北端 ,以岩溶砂金为主 ,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受多组断裂控制的溶蚀洼地及溶洞中。矿区内发现含 (金 )锑水晶的石英—方解石脉、方解石脉 ,脉体成份与砂金矿石成份相同 ,说明砂金矿源于岩金矿脉。此发现对黔桂地区在碳酸盐岩区寻找同类型金矿 ,对锑、水晶矿点 (床 )资料二次开发 ,研究该区金矿成矿作用 ,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