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1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1219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7085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17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535篇
  1997年   484篇
  1996年   590篇
  1995年   534篇
  1994年   500篇
  1993年   508篇
  1992年   354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法和电阻率测深法,并结合钻探对川西岷江河谷发育的尕米寺滑坡、俄寨村滑坡、格机寨滑坡等典型大型—巨型古滑坡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勘探分析,有效确定了古滑坡的空间结构和滑带特征,并认为古滑坡的滑动面多具有高低阻相间的不稳定电性层,且滑坡前缘多位于不稳定电性层变薄收敛的地方。其中,俄寨村滑坡高低阻相间的不稳定电性层厚约0~45 m,为滑坡堆积层,古滑动面紧贴基岩面,滑动面平均埋深约30 m,弱风化基岩面埋深约5.6~61 m,强风化层厚约为3~12 m;尕米寺滑坡高低阻相间的不稳定电性层厚约2.5~43 m,为滑坡堆积层,沿剖面古滑动面平均埋深约35 m,在滑坡中部存在一圈闭的低阻异常体,推测为古河道,并与钻探结果相吻合,其埋深约56~96 m,弱风化基岩面埋深13.3~100 m,强风化及岩溶综合层厚一般约为5~20 m。基于古滑坡的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和解译结果,统计分析了川西岷江河谷地区大型—巨型古滑坡空间岩土体的地球物理物性参数,对指导该区滑坡调查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2.
秦岭地区砂金分布特征与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怀奎 《黄金地质》1999,5(2):36-41
秦岭地区砂金矿床大部分分布在嘉陵江、汉水及其它们的支流流域。总结了砂金矿床分布特征,并将3种类型进行了对比。系统地对矿源、搬运、储存和富集的成矿模式、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地貌与产构造运动在成矿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23.
余忠珍 《江西地质》1994,8(3):165-173
1:5万范家铺幅分布于江西著名的九(江)—瑞(昌)铜金成矿带上。区内各种构造相当发育,断裂构造与铜金成矿关系甚为密切。本文首次对区内主要断裂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不同深度。不同分带以及不同方向的断裂中不同成份的构造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了构造地球化学与成矿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区内北东向组断裂构造是区内最有找矿远景的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924.
康古尔金矿区次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康古尔金矿区分布着一系列的次火山岩 ,这些次火山岩与金矿体相伴产出。从次火山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及单颗粒锆石表面蒸发法 2 0 7Pb/2 0 6Pb年龄资料看 ,次火山岩形成于 30 0~ 2 82 Ma。而石英正长斑岩单颗粒锆石 2 0 7Pb/2 0 6Pb年龄值 ( 593Ma)反映了岩体侵位过程中捕获了基底岩石中古锆石的年龄信息。进一步推测在阿齐山—雅满苏火山岛弧之下可能存在前寒武纪陆壳基底  相似文献   
925.
地质研究发现,南金山金矿区出露的下石炭统白山组上岩组的部分岩石为隐爆角砾岩,其中厚层-块状变花岗质砂砾岩为隐爆岩浆角砾岩,厚层-块状变凝灰质砂砾岩为隐爆凝灰角砾岩。隐爆角砾岩体呈近EW向带状分布,隐爆岩浆角砾岩分布于岩体中部,构成岩体的内带,隐爆凝灰角砾岩对称分布于岩体南北两侧,构成岩体的外带。经矿床地质研究,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受隐爆角砾岩体及隐爆断裂构造的控制,金矿体分布于隐爆角砾岩体外带的隐爆凝灰角砾岩及隐爆断裂中;提出了隐爆角砾岩体外带成矿、对称成矿和双层成矿等3条矿体分布规律。采用EH-4连续电导率成像仪进行了深部地球物理测量,测量结果验证了隐爆角砾岩体控矿及其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926.
湖南省桃源县李家冲金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冲金矿是近年来实施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时确定的具有一定找矿远景的金矿床。矿区地处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南缘的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中段,距著名的大型沃溪金(锑钨)矿床南东约18km。金矿成矿主要受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合矿层位及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地层提供了矿源层,构造提供了矿化进一步富集的动力条件,使矿质得以活化、迁移并在有利成矿空间定位形成金矿体。在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寻找金矿体的勘查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以郭家冲断裂为主的NE向断裂带是今后找金工作的重点,具体部位是近EW向层滑断裂破碎带与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并圈定出叶家坳一电厂、茶子山、文明等三处具体的勘查靶位,可作为矿区进一步工作部署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7.
928.
关于三江(云南段)铜金多金属找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江地壳是一经过多期构造运动拼接起来的地壳块体。该区构造发展史中影响较大的有印支期物喜山斯构造运动。矿产的形成多与上述两期构造运动有关,尤以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影响最强烈,形成的大中型档占比例最大。研究聚矿构造是寻找中、大型矿床的捷径。聚 构造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1)以构造圈闭型为主的聚矿构造;(2)以岩性岩序圈闭性为主的聚矿构造;(3)以岩性层序及构造圈闭性联合控制的聚矿构造。  相似文献   
929.
对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主元素Al2O3,Fe2O3和K2O在红色粘土剖面中共迁移同沉淀,SiO2的变化却与它们相反,这揭示了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红色粘土层除了残积带红土化程度高外,总体上SiO2含量高,去硅作用不完全,红土化程度低;与地层,矿化蚀变岩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色粘土是在加勐嘎组泥岩基础上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红色粘土的微量元素表现为Au,Hg,As,Sb,Cu,Pb,Zn和Mo等元素的共生,在红土化好的残积带明显富集;红色粘土的大离子元素分布模式与矿化蚀变岩和嘎组的相似,红色粘土的稀土分布模式与矿化蚀变岩和地层的相似,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平缓曲线,稀土元素分蚀明显的地方金富集,以上分析揭示,此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化蚀变岩,红色粘土主要来源于勐嘎组和矿化蚀变岩。  相似文献   
930.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的临界-超临界流体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临界-超临界流体对金属矿床,特别是对金矿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对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研究表明,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及爆破角砾岩型3种主要类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临界-超临界流体,随着成矿作用由深到浅,由高温,高压到低温,低压的演化,临界-超临界流体也逐步演化成中低温非超临界流体,从而使现有的测试结果表明,目前只有少部分为超临界包裹体,大部分为非超临界包裹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