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0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664篇
测绘学   411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373篇
地质学   4150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92篇
自然地理   33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41.
将滑坡的变形看作时间、月降雨量、气温的函数,使用泰勒级数建立它们的函数关系,并将泰勒级数展开至二次项,建立卡尔曼滤波模型,用于滑坡变形的预测预报。实例计算表明,卡尔曼滤波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土质滑坡变形的短期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942.
分析了四川理县一处山体滑坡2014-08~2015-08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滑坡处于缓慢发生中,滑移的主要方向指向山体旁的学校;1 a中3个监测点在该方向上的累积位移量分别为180 mm、262 mm和448 mm。分析降雨量资料发现,降雨对山体滑坡有延迟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对滑坡发生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计算监测点的位移,结果与实际观测情况吻合较好,得到降雨量与弹性模量、密度、粘聚力、内摩擦角之间的关系。该数值模拟实验提供了一种预测滑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43.
建立小寨滑坡水文地质模型,模拟其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渗流场分布及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该类型滑坡的失稳演化过程主要分为上覆Q4el+dl堆积阶段、接触带泥岩富水风化阶段和风化带富水软化阶段,风化带富水软化程度与滑体的高渗透性和滑床的隔水特性密切相关,是滑坡失稳破坏的决定性因素;滑坡的发生是因地表降雨下渗受阻,在上覆堆积层及下伏泥岩层间形成富水带,富水加速泥岩风化,并在坡体内形成强风化泥岩软弱层,随地质过程持续,泥岩强风化层逐渐加厚形成软弱带,在极端暴雨气候条件下,软弱带发生蠕变,地表开裂,滑坡形成。  相似文献   
944.
高位隐蔽滑坡因为难到达、难识别、难监测,致使成灾表现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针对传统人工地面调查和地面布设监测设备存在危险系数高、工作效率低、设备易损坏和离线误报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高位隐蔽滑坡数字孪生体的方法,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对地质灾害变形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以西藏金沙江白格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2019年4月—2021年9月共计10期次航测数据,融合多源数据构建了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体,通过多期孪生滑坡体实现对白格滑坡整体滑移、局部微变形、滑塌体积等多维要素的高精度定量分析,并及时应用于白格滑坡时空演化分析和监测预警中。研究表明:白格滑坡在2019—2021年监测期内存在持续变形迹象,强变形主要位于滑坡两侧及后缘,渐有扩大趋势,存在垮塌堵江风险。运用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变形监测手段实现对地质灾害定性-定量化特征描述与风险评估,具有快速灵活、覆盖全面、不受复杂艰险地形条件限制等优势,可为高位隐蔽滑坡等斜坡灾害大梯度形变监测提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45.
汶川地震高速远程滑坡机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大地震触发了多处高速远程滑坡,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其中,东河口滑坡是这次地震触发的最为典型的高速远程滑坡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备受关注、争论颇多的滑坡之一。野外调研结果表明,该滑坡的成因和动力特征主要包括震裂溃屈、水平抛射、碎屑流化和振动液化等4个方面。为了对该滑坡滑动过程中的振动液化这一动力特征进行模拟再现,在东河口滑坡体上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滑带土作为试验样品,并以该地震时的实测地震波作为动力输入,利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DPRI环剪试验机,对滑坡滑动过程中的振动液化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环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过程中,发生在滑坡潜在滑面上的振动液化现象是导致高速远程滑坡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着振动液化过程,滑体的剪切强度迅速降低并产生逐渐增大的剪切位移,为高速远程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46.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地学中的若干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洪超 《地球科学》2011,36(2):347-354
对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全球冰川监测、局部断裂带提取、滑坡监测和稳定性评价以及海岸线提取和海岸侵蚀等方面的应用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作为一种新型的对地观测手段,激光雷达(含星载、机载、车载和地面)的应用已经从传统的测绘扩大到包括文物保护在内的诸多其他应用领域.所综述的激光雷达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4个应用方面,是传统地学研究中与全球变化和人居环境最为密切的方向.分析表明,激光雷达技术在这些研究方向中的应用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47.
利用QUICKBIRD影像数据对白刺滩滑坡机理作了遥感分析,通过对该滑坡体和岩土体的解译,对区内滑坡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为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8.
<正>哪里有地质灾害,哪里就有国土人的身影。他们冒着滑坡、崩塌、落石的危险,忘记自身安危,一心为群众排险解危。4月14日7时49分,突如其来的7.1级强烈地震突袭青海玉树。地动山摇后,余震仍然不断,地  相似文献   
949.
文章通过收集梧州市有关滑坡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和施工资料,在结合补充勘察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相关规律性,得出滑坡治理设计中有关参数的平均值和估计区间,为今后地质灾害治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0.
次生滑坡灾害的影响是震后较长时间里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对其开展敏感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取5.12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北部作为研究区,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提取地震滑坡信息,在全面分析滑坡与高程、坡度、坡向、岩性、断裂带、地震烈度以及水系等7个影响因子相关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法与逻辑回归模型进行灾害敏感性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极轻度、轻度、中度、高度和极高危险5个级别,并对不同模型的适用性开展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在描述区域滑坡灾害危险度总体特征方面稍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