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73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023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368篇
海洋学   26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最后两个冰期黄土中记录的Heinrich型气候节拍   总被引:46,自引:7,他引:46  
洛川、宜川及渭南黄土剖面古风化强度的研究揭示出,在L1和L2中记录了一系列干冷气候事件。它们多数发生于黄土与古土壤的交界处,以5000—10000a的间隔叠置于明显的准20000a岁差周期上。前六个事件的时代与北大西洋的Heinrich事件大致相当。上述结果表明,Heinrich事件在东亚季风区有明显印迹,且类似事件在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6的黄土中也存在。最后两个事件时我国的古环境状况可能比末次盛冰期还要干冷些。这些事件出现的地层层位似乎表明,它们易发生于由地球轨道变化引起的气候转变时期。  相似文献   
992.
早更新世东山古湖氯离子含量变化与季风演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奚晓霞  黎德芬 《冰川冻土》1996,18(2):125-130
高分辨率东山古湖沉积物中氯离子含量变化表明,早更新世早期亚洲季风稳定建立,其变化较小。早期较干;中期出现大湿润期,氯离子含量最低;晚期(1.7-1.66Ma)再变干。  相似文献   
993.
地球化学块体的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是勘查地球化学领域近年根据不断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最新的矿产勘查新战略之一。用于快速追踪巨型矿床 ,为矿产资源勘查及新一轮异常查证提供战略靶区  相似文献   
994.
WCRP1985年开始了为期10年的TOGA计划,随后又实施WOCE计划,它的观测阶段到1997年也将结束。WCRP1995年又正式提出了一步新的科学计划CLIVAR。  相似文献   
995.
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异常对亚洲季风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丽娟  吕世华 《高原气象》1996,15(1):124-130
该文利用一个移植和改进的COLAAGCM谱模式,进行了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异常对亚洲夏季风环流和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试验结果指出:高原地区3月份积雪增多,亚洲地区6,7月的夏季风环流明显减弱,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996.
最近0.6Ma南、北半球古气候对比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中国黄土高原最近0.6Ma夏季风增强以及35~25kaBP和4~2.5kaBP时段东亚夏季风增强的记录与澳洲干旱化或沙漠化增强记录的对比,提出导致澳洲沙漠化的澳洲高压增强,通过穿越赤道的气流有可能在过去增强东亚夏季风的论点;在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东亚与澳洲气候记录所表明的同步变化,可能反映了与蒙古高压系统有关的东亚冬季风环流穿越赤道对澳洲夏季风环流增强的影响。南、北半球季风气候通过穿越赤道的气流相互作用可能自0.6MaBP开始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997.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与青藏高原隆升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根据地层记录,对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所反映的构造气候旋回与青藏高原冰碛-古土壤序列所反映的隆升过程进行对比,表明它们在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准0.4Ma周期变化方面具有大致同步的相位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变迁和古季风气候递变,对青藏高原隆升及其下垫面变性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8.
150ka来宝鸡黄土植物硅酸体组合季节性气候变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现代表层土壤中植物硅酸体组合与气候参数的回归关系,研究了宝鸡黄土剖面约150Ka以来植被类型的演替及1月份、7月份、年均降水和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季风气候在不同时期对该区影响强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999.
最近150ka黄土高原夏季风气候格局的演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覆盖黄土高原的30个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的测量,绘制了倒数第二冰期(约150kaBP)、末次间冰期(约130~74kaBP)、末次冰期间冰段(约59~24kaBP)、末次冰期极盛期(约18kaBP)及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约9kaBP)共5个特征气候期的磁化率等值线略图。以末次冰期极盛期黄土的磁化率作为风成粉尘的原始磁化率,相对于这个本底值的磁化率增量可作为夏季风气候活动在相应地区的指示及其相对强度。据此,初步恢复了由磁化率等值线所反映的各个时期夏季风气候的空间格局,并估计了夏季风平均锋面的活动范围及其北界的可能位置,从而粗略地再现了最近150ka黄土高原夏季风气候格局的演化过程。同时提出,这一演化过程不仅包含了控制东亚季风环流的各个成员的位置、强度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置方式等重要信息,而且可能也与极地和穿越赤道的气流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东亚冬,夏季风百年强度指数及其气候变化   总被引:35,自引:15,他引:35  
定义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计算了1873-1989年夏季、冬季及其逐月的东亚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冬、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长期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00多年来,东亚夏季风明显加强,冬季风变化不大,稍有减弱。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918年前后,东亚夏季风突变增强,与半半球夏季地面气温突变增是同步发生的,但是,科季风不太明显的突变发生于1958年,此外,用滑动相关系数分析了东亚冬夏季风与北半球地面气温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