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73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023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368篇
海洋学   27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150ka来宝鸡黄土植物硅酸体组合季节性气候变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现代表层土壤中植物硅酸体组合与气候参数的回归关系,研究了宝鸡黄土剖面约150Ka以来植被类型的演替及1月份、7月份、年均降水和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季风气候在不同时期对该区影响强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942.
最近150ka黄土高原夏季风气候格局的演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覆盖黄土高原的30个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的测量,绘制了倒数第二冰期(约150kaBP)、末次间冰期(约130~74kaBP)、末次冰期间冰段(约59~24kaBP)、末次冰期极盛期(约18kaBP)及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约9kaBP)共5个特征气候期的磁化率等值线略图。以末次冰期极盛期黄土的磁化率作为风成粉尘的原始磁化率,相对于这个本底值的磁化率增量可作为夏季风气候活动在相应地区的指示及其相对强度。据此,初步恢复了由磁化率等值线所反映的各个时期夏季风气候的空间格局,并估计了夏季风平均锋面的活动范围及其北界的可能位置,从而粗略地再现了最近150ka黄土高原夏季风气候格局的演化过程。同时提出,这一演化过程不仅包含了控制东亚季风环流的各个成员的位置、强度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置方式等重要信息,而且可能也与极地和穿越赤道的气流有关。  相似文献   
943.
东亚冬,夏季风百年强度指数及其气候变化   总被引:35,自引:15,他引:35  
定义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计算了1873-1989年夏季、冬季及其逐月的东亚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冬、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长期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00多年来,东亚夏季风明显加强,冬季风变化不大,稍有减弱。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918年前后,东亚夏季风突变增强,与半半球夏季地面气温突变增是同步发生的,但是,科季风不太明显的突变发生于1958年,此外,用滑动相关系数分析了东亚冬夏季风与北半球地面气温的关  相似文献   
944.
季风异常,ENSO事件和地气角动量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风异常和ENSO事件是发生在低纬地区的年际大气和海洋异常现象。本文把近年来这方面的分散研究集中到固体地球,全球海气相互作用的地球系统中来,揭示出季风异常和ENSO事件以及其它的大气和海洋事件的固海气相互作用的反映。这一分析具体得到下列认识:(1)南方涛动(SO)是太平洋东西部海温异常与山脉地形共同作用在海平面气压场上的反映;(2)在地球系统的年际变化中,除了大气对海洋的动力作用和海洋对大气的热力  相似文献   
945.
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l~1997各年1月和7月的大气垂直经圈环流的变化特征,特别分析了110~140°E平均的垂直经圈环流和其中的东亚季风环流。计算了各年的经圈环流与多年平均垂直经圈环流之相似系数、差异系数和相对强度。文中除讨论了它们的年际和10年际变化外,还讨论了东亚季风环流强弱变化与ENSO循环的关系。结果表明:(1)垂直经圈环流除有年变化外,存在着较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1月的全球平均经圈环流1966~1974年较弱,1976~1987年较强;7月的全球垂直经圈环流则是1963~1974年较强,1986~1995年则相对较弱。(2)110~140°E的平均经圈环流主要特点是:1月东亚季风环流圈代替了北半球的Ferrel环流圈,7月东亚季风环流圈代替了北半球的Hadley环流圈,而且其10年际变化也比较明显。(3)东亚季风环流强弱的变化与ENSO循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6.
季风系统振荡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现了中国不同年份8级大震发生日期之间的倍九天时间间隔,对于陕甘宁地区7级以上大震的类似时间特征也被发现了。这种时间间隔可能是不同年份相同季节具有倍九天时间间隔的季风振荡触发大震形成的。  相似文献   
947.
回顾 2000年我国汛期 (6~8月 )的气候特征 ,从LaNina事件、东亚阻高、西太平洋副高、太阳活动、东亚季风、赤道辐合带、青藏高原积雪等因子 ,初步分析了我国 2000年汛期旱涝的成因  相似文献   
948.
热带环流演变与南海季风爆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8-1997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气候特征,并讨论了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大尺度环流的关系。研究发现阿拉伯海经向环流管的上升气流和南半球纬向环流管的上升气流在5月份同时到达南海,经向环流管低层的偏西风和纬向环管低层的偏南风共同组成西南风,于是5月份西南季风在南海地区首先爆发。此外,由于青藏高原地形及各经度海陆分布的影响,造成太阳辐射加热不均,是热带夏季风爆发的直接原因,也是南海季风早于印度风爆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9.
亚洲季风区地面感热通量的区域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1979~1995年(缺1986、1987、1993)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逐旬感热通量资料,对亚洲季风区地面感热通量的空间结构及时间演变进行了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区感热通量的变化与亚洲季风的爆发及演变有密切关系,是季风爆发的主要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