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8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传统资料管理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数据库并结合GIS技术对长周期大地电磁资料进行可视化管理的方法,将工区测点信息与行政区域信息、道路交通信息、地形高程模型和地质构造信息等多种空间数据源相融合,阐述了该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实现过程.并针对数据反演前的测线投影与测点距计算问题,介绍了测点高斯平面投影与最小二乘下测线直线拟合...  相似文献   
12.
石油物探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物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同石油物探信息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工程系统.通过数据库存储与石油物探相关的数据和图形信息,实现物探信息的科学管理、动态查询和决策分析.在此围绕石油物探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建立,从物探数据模型、数据管理方法、工作流程、数据库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根据物探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项目为主线的数据管理方法;根据系统既有地理信息数据,又包含物探专题数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科学的数据库结构;并强调了数据安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祃树攀  魏红利  苗克顺 《探矿工程》2010,37(7):25-27,36
根据镇泾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低成本开发战略要求,在设计范围之内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缩短钻井周期,提高作业效率,缩短钻井液对储层浸泡时间,减轻钻井液对储层伤害。在确保安全生产、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胆应用水基无粘土低固相钻井液体系,并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经实践证明能有效地控制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达到了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梁广华 《探矿工程》2004,31(1):50-54
鄂尔多斯北部塔巴庙工区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刺、断、粘钻具事故,极大地影响了该区块的勘探开发速度,也是影响钻井效率提高的瓶颈,通过对钻具失效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钻具失效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或减少钻具失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徐波 《探矿工程》2008,35(10):16-17,35
在分析了PDC钻头特性及破岩机理的基础上,结合螺杆钻具和PDC钻头在鄂尔多斯工区定向井中的应用,总结了螺杆钻具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介绍了螺杆钻具和PDC钻头组合在鄂尔多斯工区定向井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荣士卫  卜有伟  刘杰 《探矿工程》2005,32(11):37-40
鄂北工区钻杆耐磨环失效现象很普遍,造成钻杆耐磨环失效的主要原因有地层研磨性、钻杆的井下工况、耐磨材料选择与敷焊工艺的影响。选择合理的耐磨材料与敷焊工艺对解决鄂北工区钻杆偏磨耐磨环失效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米合江  汤涛  常军伟 《探矿工程》2012,39(Z2):326-329
对新疆孔喀依萨依工区ZK4孔的深孔钻探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总结。对煤矿地层深孔钻探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了成功的经验和需要改进提高的技术方法,对今后类似钻孔钻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苏里格南工区试验分析和往年施工经验,运用基于目标的较大炮检距观测系统设计方法,缩短道间距,同时增大排列长度;采用三线生产方法提高覆盖次数;使用"多井组合、单井小药量"的激发方式等野外技术措施以求改进野外采集记录。试验对比表明,此方法明显改善了资料品质,提高了剖面的信噪比及分辨率,达到了高精度地震采集的设计效果,为苏里格南工区地震勘探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三维地质结构是岩体力学计算和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也是岩体力学分析最大误差来源。强变质变形的复杂构造区由于地层失序无法用常规地质方法建立地层-构造三维模型。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部的丹巴水电站工区经历角闪岩相变质和多期剪切-挤压构造变形,地层序列混乱,构造格架复杂。二云母片岩等软岩层分布规律和厚度更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结合工程地质勘查要求和丹巴地区地质特征,以构造历史分析为主线,综合利用构造解析方法对工程区岩体的原岩类型、变形机制和构造演化历史进行了恢复,认为丹巴工区主期片理化岩体形成于15~20km的剪切型构造置换和构造堆垛作用下,提出了丹巴工区以顺层剪切和多层次滑脱为主的变形模式。在丹巴工区单斜层中识别出多套基本岩性段,将软岩基本厚度限制在328m,在"大套有序、小套无序"岩层序列基础上建立了丹巴工区三维地质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构造变形区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