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02篇 |
免费 | 5484篇 |
国内免费 | 708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94篇 |
大气科学 | 298篇 |
地球物理 | 5443篇 |
地质学 | 26584篇 |
海洋学 | 1498篇 |
天文学 | 55篇 |
综合类 | 1714篇 |
自然地理 | 7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3篇 |
2023年 | 789篇 |
2022年 | 1117篇 |
2021年 | 1074篇 |
2020年 | 962篇 |
2019年 | 993篇 |
2018年 | 742篇 |
2017年 | 821篇 |
2016年 | 903篇 |
2015年 | 993篇 |
2014年 | 1513篇 |
2013年 | 1143篇 |
2012年 | 1395篇 |
2011年 | 1431篇 |
2010年 | 1209篇 |
2009年 | 1279篇 |
2008年 | 1256篇 |
2007年 | 1066篇 |
2006年 | 1154篇 |
2005年 | 1010篇 |
2004年 | 1124篇 |
2003年 | 1040篇 |
2002年 | 1128篇 |
2001年 | 1192篇 |
2000年 | 1007篇 |
1999年 | 1093篇 |
1998年 | 1070篇 |
1997年 | 1025篇 |
1996年 | 1003篇 |
1995年 | 981篇 |
1994年 | 943篇 |
1993年 | 833篇 |
1992年 | 852篇 |
1991年 | 740篇 |
1990年 | 679篇 |
1989年 | 513篇 |
1988年 | 142篇 |
1987年 | 113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28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11篇 |
1954年 | 12篇 |
1948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生代东亚大陆边缘构造演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摘 要 根据东亚陆缘增生带生物古地理、放射虫时代研究的进展并结合同位素年代及东亚
地区火山活动、构造演化探讨了中生代东亚大陆与古太平洋板块之间的运动学关系及俯冲带
后退特征。中、晚三叠世那丹哈达岭、美浓等地体还位于北纬12°以内及赤道附近,晚侏罗世
到达中高纬度。东亚活动大陆边缘开始于中侏罗世末,在此之前属转换大陆边缘。洋壳板块
向大陆下俯冲之后,由于地体拼贴引起俯冲带快速、长距离后退。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构造形成序列的砂箱实验研究──以黄骅盆地中区新生代构造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按照黄骅盆地中区典型构造剖面设计砂箱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砂箱实验可以有效重现构造形成的过程和序列,黄骅盆地中区新生代构造形成序列是:歧东构造带、歧中构造带、自东构造带、新港断层带,在同一构造带中断层形成的总体顺序是北倾断层略早于南倾断层。 相似文献
995.
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矿种成矿规律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7~2013年开展的内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对铁、铜、铅锌、金、银、钨、钼、铬、镍等重要矿种进行了区域成矿规律总结,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文章即是对该项工作部分成果的概括总结。主要进展包括:在全国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首次进行了覆盖全自治区的Ⅳ级成矿亚带的划分,共划分出34个Ⅳ级成矿亚带;对内蒙古铁、铜等11个重要矿种的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特征进行了概述,对其时空分布规律做了归纳,认为全区70%以上的矿床数量和资源储量均集中在Ⅲ_5、Ⅲ_6、Ⅲ_8、Ⅲ_10和Ⅲ_11五个成矿区带。此外,不同矿种甚至同一矿种,由于成矿地质背景的差异,在不同的三级区带中的分布也不一样。主要成矿期为元古宙和中生代,次为太古宙和晚古生代,不同矿种的重要成矿期也不完全相同。从区域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认为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不同的矿床类型和不同矿种的矿床,其中,古大陆边缘裂谷带以白云鄂博式铁_稀土元素矿床为代表,而大兴安岭岩浆岩带则以产出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多金属矿产为特点。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樊家川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为了精确预测层内剩余油潜力,解剖更小级别的储层非均质单元分布,在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储层FZI值进行单一河流沉积单元的渗流单元划分,并讨论了成因砂体与渗流单元的关系以及渗流单元中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提高了剩余油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9.
内蒙古火成岩Sr—Nd同位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收集了本区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类火成岩,包括花岗岩、火山岩、岩墙群、堆晶岩、蛇绿岩的Sr-Nd等30组同位素数据,从中可以看到以下两个特征:①研究区从800Ma以来形成的包括蛇绿岩在内的火成岩都有高εNd低Sri的同位素特征,绝大多数Sri集中在0.7045~0.7060之间,εNd(t)集中在1~5之间。②TDM年龄较多集中在800~600Ma,个别为1000Ma。结合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探讨了这些同位素特征值形成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