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692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1697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对产出于川南和滇北交界处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进行了微形貌特征研究.沥青呈皮壳状、圈层状、杏仁状、致密块状产出于杏仁状玄武岩的晶洞、气孔或裂隙中.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表明沥青是由热液相或气相转变为固相的,沥青中的气孔构造是沥青中的天然气(主要为甲烷)从沥青的气孔逸出的佐证,也表明沥青是成矿热液中的原油受热(> 300℃)发生热裂解的产物.沥青的元素组成、H/C比值、反射率以及微区X射线衍射、水晶晶体中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川南普格石油热演化与变质程度比滇北昭通石油要高.沥青的碳同位素δ13C在-25‰~ 31‰之间变化,表明沥青具生物成因,有机质来自下二叠统的碳酸盐岩.川南普格玄武岩有利于气藏的形成,滇北昭通玄武岩则有利于油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22.
研究区峨眉山玄武岩分布于扬子地块西缘,冈达概组分布于其邻区的中咱微陆块。峨眉山玄武岩与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均具有富碱、高钛特征,大部分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峨眉山玄武岩Mg#变化范围为0.31~0.70,属于适度演化过的岩浆,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Mg#=0.34~0.43。总体上,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比峨眉山玄武岩更富Ti,高FeO*,低MgO,低SiO2。两组玄武岩均有轻稀土强烈富集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但部分具有Sr、Zr负异常,均属板内玄武岩,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在地幔柱作用下产生。峨眉山玄武岩Rb、Ba有明显的波动,可能是受到源区混染作用影响,其微量元素比值表现出EM1-OIB与EM2-OIB的混合特征,起源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熔融程度为4%~7%。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元素比值较稳定,与EM1-OIB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也起源于石榴石稳定区,其形成深度比峨眉山玄武岩深,熔融程度较低,为2%~5%,可能是产生于地幔柱边缘。中咱微陆块、扬子地台西缘的二叠系玄武岩源区物质均受峨眉山地幔柱影响,具有很大的亲源性,峨眉山地幔柱的活动为板块的裂解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823.
徐则民  黄润秋 《中国地质》2013,40(3):895-908
峨眉山玄武岩属典型低渗透介质,其岩体风化是通过结构体风化实现的.风化玄武岩结构体具有一层或多层腐岩壳包围核心石形成的壳状结构;从表面向内,越靠近结构体几何中心,玄武岩风化程度越低.玄武岩风化可分为初期和中后期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存在二价铁向三价铁的转变而无明显组分流失与相对富集,第二阶段二价铁氧化与活动性组分(Si、Ca、MgNa、K)淋失和惰性组分(Al、Ti、ΣFe)相对富集同时发生.风化初期,随着风化程度的提高,FeO和Fe2O3相对含量此消彼长,但∑Fe相对含量变化不大;风化中后期,随着风化程度的提高,SiO2、CaO、MgO、Na2O、K2O、FeO相对含量单调降低,Al2O3、TiO2、Fe2O3、LOI单调升高.玄武岩风化过程中,FeO和Fe2O3相对含量对风化程度变化最为敏感.贯穿整个风化过程的含铁矿物氧化引起的铁种相对含量变化应成为峨眉山玄武岩风化程度评价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24.
分布于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内的黄水河群夹片,为一套典型的浅变质(绿片岩)岩系,局部变质程度可达低角闪岩相,其中火山岩广泛发育.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之上,结合岩石学、岩相学分析,对干河坝组中采集的玄武岩锆石进行SHRIMP U-Pb测年,获得(799±8)Ma和(875±12)Ma两个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前者为玄武岩结晶(成岩)年龄,表明该玄武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后者为捕获锆石年龄信息,代表晋宁运动的一次构造岩浆事件.结合区域上的成果资料,认为黄水河群与盐井群、苏雄组为晚青白口纪同时代沉积的地层.  相似文献   
825.
东太平洋海隆洋脊玄武岩具有不同的类型。对1.23°N(EPR(A))、3.10°S(EPR(B))和5.70°S(EPR(C))3区域洋脊玄武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发现,EPR(A)附近样品属于富集型玄武岩,其他2个区样品基本属于亏损型玄武岩。EPR(A)区附近洋脊玄武岩具有斜长石含量高、自形程度好、粒径大、高Al2O3、低TFeO和低MgO等特征;EPR(B)和EPR(C)区玄武岩整体上为亏损型,具有斜长石含量低、粒径小、高TFeO、高MgO等特征。EPR(A)区岩浆来源较浅,且在浅部岩浆房内经历了较为强烈的岩浆混合结晶作用,其混合作用有3个阶段。同时该区产生斜长石斑晶的堆积作用,喷出岩浆具有高黏度、低密度特征。与之相比,其他2个区域岩浆来源可能较深,并且所经历的低压岩浆混合作用期次可能较少。从岩相学及Sr和Eu元素含量特征来看,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单斜辉石的高压分离作用,而斜长石在这一过程中很可能没有经历分离作用。  相似文献   
826.
青海南部扎河-带上三叠统克南组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玄武质安凝灰熔岩及中基性火岩碎屑岩组成.岩石化学总体显示富Mg、A1,贫K、Ti的特征;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弱富集,弱负铕异常到正异常,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和高场强元素Hf、Sm、Yb,表现为板内拉斑玄武岩特征,形成于陆壳减薄拉张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27.
我国华南地区分布较广的玄武岩风化壳剖面由于代表了自基岩开始向上逐步风化成壤作用加强的过程,具有深入研究土壤磁学参数与成壤强度之间关系的潜力。对来自海南文昌南阳的新生代玄武岩风化壳剖面的磁化率测量和分析表明:该剖面低频质量磁化率(Xlf)和高频质量磁化率(Xhf)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总体而言,随着成壤强度的增加先缓慢降低而后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百分频率磁化率(Xfd%)则从玄武岩基岩到风化壳顶部呈明显的升高趋势;低频质量磁化率与高频质量磁化率的差值(Xfd)则随着成壤强度的增加先缓慢升高而后迅速升高。这些数据暗示,各种磁学参数与成壤强度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相对而言,百分频率磁化率(Xfd%)在一个较广的成壤强度范围内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成壤强度指示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该类型剖面更为深入的环境磁学和岩石磁学研究,有可能更详细地了解风化成壤过程中磁学参数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828.
石鸡河一带是近年新发现的北祁连山多金属成矿带, 气侯和自然条件恶劣, 研究程度很低.该区地层岩性为阳起石岩、角岩和细碧岩; 岩石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数据显示岩石来源于亏损地幔, 具有N-MORB洋脊玄武岩特征; Sr同位素特征显示地层Sr同位素组成的改变是蚀变引起, 而不是由地壳物质加入引起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481±20 Ma.提出了石鸡河地区地层形成于早奥陶世, 成岩环境为北祁连洋扩张环境, 而非区域资料上显示的残留海盆封闭、大陆碰撞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829.
滇黔邻区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金矿地质特征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专家对区内单矿种矿床同位素测试研究成果,建立起Cu-Au矿床的时[CD*2]空谱系,进而探索其综合成矿模式: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发生了地幔上隆,引发峨眉山玄武岩浆上涌喷溢,带来了丰富的铜、金成矿物质,不但在玄武岩及凝灰岩内形成了原位的铜、金矿化,亦为岩浆期后上覆层控型铜、金矿成矿提供了最主要的物源;印支-燕山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产生构造热液驱动效应,导致热液将初始含矿层中的主成矿元素萃取后沿断层、裂隙向上迁移,在容易造成压力和化学势变化的有利部位,铜、金富集就位,进一步富集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830.
咸贵军  李惠  肖波  张辉 《地震学刊》2010,(Z1):382-386
与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相同,单向玄武岩纤维布可以通过外粘结工艺用于土木结构的加固。由于用于粘结纤维布的高分子胶粘剂易燃烧,高温软化,本文系统研究了单向玄武岩纤维布增强环氧树脂基湿法浸渍片材的高温中及高温处理后的力学性能。BFRP片材经100、150、200°C处理720小时,冷却后,其拉伸模量保持不变,而拉伸强度在200°C下处理720小时后下降约20%。电子显微镜照片及玻璃化温度变化分析表明,在高温处理过程中,树脂的降解与界面脱粘是导致BFRP拉伸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BFRP的拉伸模量随着试样温度的升高,逐步下降,当达到最大试验温度300°C时,模量下降约35%。BFRP的拉伸强度对试样温度更为敏感。当测试温度超过树脂的玻璃化温度(约82°C)后,BFRP的拉伸强度急剧下降,并趋于稳定,约为室温初始值的45%。当温度超过树脂基体的玻璃化温度后,树脂开始从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不能有效地传递应力,导致BFRP片材的拉伸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