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55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以秦岭南北的汉江上游、渭河为例,对比分析了万年以来洪水发生的时间、流量的差异,并探讨了气候变化与洪水发生的联系。结果表明:在长时间尺度上,秦岭南北的汉江上游、渭河均有古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汉江上游的洪水流量远大于渭河流域的洪水流量,洪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 200~4 000 a BP和3 200~3 000 a BP这两个时间段内;对季风气候变化分析表明,4 200~4 000 a BP和3 200~3 000 a BP是季风突变气候恶化的两个转折期,气候突变使得秦岭南北河流在这个时间段均有古洪水事件记录,但因测年分辨率的限制,似乎秦岭南北洪水发生时间具有一致性。在短时间尺度上,对秦岭南北实测洪水分析发现,虽然大多数年份秦岭南北没有洪水同时发生,但在个别年份内秦岭南北还是有洪水同时发生情况;从华西秋雨角度分析表明,秦岭南北的汉江上游、渭河处于华西秋雨核心区,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秦岭南北洪水发生的时间并不都是完全相同。研究成果有助于从水文学角度在长时间尺度上揭示秦岭南北地区主要河流洪水发生规律,深化特大洪水事件与季风气候的关系;同时也加深了对秦岭地理分界作用的认识,对秦岭南北因地制宜的进行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开发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2.
53.
1 引言 黄河中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陕西、河南、山西三省;黄河上游流域,考古界指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以及内蒙古托克县河口以西的广大地区.从裴里岗文化、表观台文化、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带庙底沟因素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客省庄文化早期,在距今8200~4100年的是时间间隔中,即使在红山文化和良诸文化玉器高度辉煌时,即使在其周边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遗址、石家河文化玉器对她先后影响时,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先民们也极少使用玉器.该区甚少出土玉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在距今8200~4100年间甚少使用玉器?其实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商晚期之前.这是解不开的心结.国中有玉,玉器何以几千年不进入中原?  相似文献   
54.
"生态环境地质"的概念是近年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向引起"地质状态变迁"的"生态环境"要素研究领域拓宽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生态环境与地质、特别是水文地质的交叉研究结果,而"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却非常困难,重点讨论了生态、环境、地质之间的关系,尝试性提出了"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体系,选择了评价因子与确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系统评价,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5.
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岷山隆起西以岷江断裂为界,东为虎牙断裂。该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重要活动区。岷山隆起是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由西向东的推覆逆掩运动差异运动导致的。GPS及地质研究表明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现今仍在活动。岷江断裂为左右旋走滑断裂,运动速度大于2mm/a;虎牙断裂整体速度2.55mm/a,断裂性质为右旋走滑断裂,而震源机制解为左旋走滑断裂。这一结果,可能与GPS观测时段、位置及断裂面结构、几何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56.
汶川地震造成泥石流形成条件的改变,其次生灾害堰塞湖的危害已开始显现。如何对震后潜在性泥石流堰塞湖进行判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取岷江上游映秀至汶川段为研究区,通过分析震后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典型泥石流堰塞湖的危害及松散物质储量,选取潜在性泥石流堰塞湖的判识指标,利用模糊物元可拓模型,建立潜在性泥石流堰塞湖的综合判识模式。通过判识,研究区形成泥石流堰塞湖可能性高的一级支沟有17条,主要集中分布在映秀镇至草坡乡段,此段将是今后受堰塞湖危害的高危地段。  相似文献   
57.
塔里木河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河,由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田河汇流而成。全长2,179公里,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最后流入台特马湖。塔里木河自西向东蜿蜒流淌于塔里木盆地北部,上游地区多为起伏不平的沙漠  相似文献   
58.
李闽 《中国地名》2012,(7):62-63
闽江,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乡,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闽江总长2959千米,干流长577千米,流经30余个县、市,流域面积6.1万平方千米,上游有沙溪、富屯溪和建溪3大支流,由水口镇入福州市境,在福州市境内150公里,经闽  相似文献   
59.
王亮  朱仲元  刘轩晓  何桥 《高原气象》2012,31(4):1158-1165
为了解近50年滦河上游气温和降水气候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其对该流域径流量的影响,利用1956-2009年滦河上游的实测气温、降水量和径流深资料,分析了该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深的年均和季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并建立了该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复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径流深随着年降水量的减少而减少,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减少;春、夏和秋季的径流深随着同期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冬季径流深则相反,而且其变化幅度非常小。  相似文献   
60.
《青海气象》2010,(3):F0004-F0004
<正>祁连县野牛沟气象站(以下简称野牛沟气象站)位于祁连县野牛沟乡。位于走廊南山与托勒山之间的祁连山腹地、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上游地区,距县城80千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