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长江上游径流变化及其对三峡工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远东  魏加华 《地学前缘》2010,17(6):263-270
长江上游1881—2006年径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宜昌站1990年之后的径流量比1990年之前明显降低,其中9、10两个月份的降幅最为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所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6年间,上游地区的年用水量平均以6亿m3/a的速度增长;随着上游地区未来用水量的增加、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以及调水工程的实施,三峡水库的来水量及径流过程将发生进一步变化,进而可能对三峡水库未来汛后蓄水、枯水期通航、发电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枯水年份。梯级优化调度模型评价结果表明,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增加,将对三峡电站的发电效益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2.
近40a来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利用黄河上游兰州水文站以上流域(及少数邻近站点)26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及5个水文站的径流逐月资料(1950’s—1990’s),分析了20世纪后期近40a来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黄河上游流域普遍存在升温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冬季升温明显,同时导致冻土层温度的升高和冻土退化,蒸发加剧,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流域内径流的变化;流域内降水减少趋势明显。黄河上游自然来水径流量呈显著的减少趋势,1990年以后减小的趋势更加明显;从年内变化分析来看,流域内各水文站春季径流(4~6月)有明显的增大趋势,该时段降水(雪)的明显增加,是导致其春季(4,5,6月)融雪径流的增加的主要原因;秋、冬季径流的减少,主要是秋季变于的结果;分析兰州站径流的变化特点,主要还受到上游水库调节等人类活动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3.
气候变化对黄河上游水资源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年来在气候变暖对黄河上游水资源情势变化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这些研究表明,由于黄河上游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脆弱的区域生态环境,使其形成具有独特的水文水资源系统。这个系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且表现为对降水的敏感性远大于气温。黄河上游的天然地表径流量随降水的增加而增加,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少。随着温度持续上升,黄河上游21世纪水循环的演变趋势呈现为蒸发量增加,径流量进一步减少。一般来讲,随着气温升高,海洋和陆地蒸发量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全球降水量总体上增加,黄河上游降水增加的概率加大;但由于增加的幅度有限,加之随气温上升而增加的蒸发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降水的可能增加,还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资源量的减少。未来黄河上游水资源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必须通过如南水北调工程等各种途径来解决我国西北和华北的水资源问题,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24.
根据汉江上游安康以上流域1961-2005年历年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了近45 a流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同时,通过对各站气温、降水量与安康站径流量的相关计算,建立了天然径流量气候模型,并分析了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 近45 a来汉江上游安康以上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递减趋势,90年代以后减少更为显著。2) 在过去45 a中,汉江上游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1961年以来,汉江上游径流量大体经历了两个丰水段和两个枯水段;1985年发生跃变,以前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以后呈下降趋势。3) 径流量与区域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而与年降水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年径流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较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25.
利用汉江上游流域21个测站1971~2011年汛期(5~10月)逐日降水资料及安康和石泉2000~2011年逐日库流量资料,采用距平分析、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相关分析及重标极差R/S分形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汉江上游流域汛期面雨量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流域汛期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月、日面雨量极大值均发生在7月;20世纪80年代为汉江上游流域丰水期,90年代为明显少雨期,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逐渐增长,突变点为2005年,面雨量总体呈不显著增长趋势;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和9月,且日面雨量在50.0 mm及以上的强降水,仅7月就占了一半以上;7月和9月发生3 d以上集中强降水过程的频次显著偏高,20世纪80年代为集中强降水过程的频发期,90年代频次明显下降,21世纪以来频次明显增多,这与汉江流域汛期面雨量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相一致。另外,Hurst分形指数为0.690,表明未来汉江上游流域汛期面雨量具有持久性和长效记忆效应,未来雨量虽仍存在着增加趋势,但其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26.
基于分位数映射法的黑河上游气候模式降水误差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气候模式降水弥补了高寒山区气象站点稀少的缺陷,是水文模拟的重要驱动变量。然而,高寒山区模式输出降水的总量和频率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改进了用于降水频率纠正的分位数映射法(Quantile Mapping,QM),对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模拟的黑河上游日降水输出数据进行误差订正。选取第95分位和第98分位降水量为阈值,选择2004-2009年为建模时段,2010-2013年为验证时段,使用分段拟合的方法建立传递函数,侧重于对极端降水进行单独订正。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对降水空间分布有明显的改善,对极端降水也有很好的订正效果。订正前模式模拟日降水与台站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为3.41 mm·d^-1,绝对偏差为115.67 mm·y^-1,订正后均方根误差减少为3.11 mm·d^-1,绝对偏差有明显改善,为60.3 mm·y^-1。订正后流域内年降水空间分布更加合理,年降水量也更接近于观测降水插值结果,其空间相关系数由0.74改善为0.94。春、夏季订正效果优于秋、冬季,其中夏季订正效果较为明显,订正前降水偏差百分比在-0.1~0.1以内的区域面积仅占流域总面积的28%,而订正后占比增加至66%。同时,该方法对极端降水有较好的订正效果,减小了日降水强度(SDII)和极强降水量(R99p)的模拟偏差,订正后的第95分位模拟降水与观测降水插值的相关系数由0.15提高到0.48。本研究为站点稀少的黑河上游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误差订正方案,有利于为寒区水文研究获取更精确的降水数据。  相似文献   
227.
228.
岷江上游干流岸坡主要表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岷江上游地处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地质环境导致区内表生地质灾害极为严重.通过对岷江上游(汶川以上)河段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表生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其分布沿岷江两岸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与河谷地貌分段基本一致,它们形成发展与特定地形地貌、易崩滑或软弱地层、特殊的构造部位、降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9.
黄河上游径流与太平洋海温场关系及其预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太平洋网格点月平均海温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海面水温场与黄河上游年径流量丰枯的联系,并探讨了海温异常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回归方程,利用海温资料对黄河上游年径流量作长期预测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30.
2005年12月13日开始,伊犁河支流特克斯河自恰甫其海水库上游喀拉托海和喀拉达拉河段发生严重冰凌.受两次强降温天气的影响,冰塞封冻长约15 km.封冻面积达 13 km2,河水漫溢,造成两个牧业村受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