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5篇
  免费   2239篇
  国内免费   3105篇
测绘学   308篇
大气科学   256篇
地球物理   1711篇
地质学   10627篇
海洋学   633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758篇
自然地理   468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466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485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449篇
  2001年   503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454篇
  1998年   454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371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327篇
  1992年   339篇
  1991年   289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鸟类起源是物种起源中的重大且严肃的科学课题,本文从地层学、鸟类形态学及兽脚恐龙演化等方面分析了有关鸟类的演化特征,对中华龙鸟是鸟类的最早祖、鸟类起源问题已经解决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鸟为原起源演化课题仍需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62.
安徽肥东地区造山带的韧性剪切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肥东地区识别出一条与造山带有关的韧性剪切带(烟头山韧性剪切带),不同于郯庐断裂带韧性活动产生的呈带状产出的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带),岩相学上表现为矿物的重结晶作用,并有新生的矿物形成,变质程度已达低角闪岩相。构造学上表现为强烈的塑性变形,对态恢复及重结晶作用,以及较活动组分的流失等特征,导致岩石体积的缩减和矿物优选方位的增强。  相似文献   
963.
内蒙古临河—集宁断裂带中段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德臻  李龙等 《中国区域地质》2001,20(4):337-342,347
内蒙古临河-集宁断裂带是华北地台北缘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对其中段沙湾子-大老虎店段进行了重点解剖。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结合构造形迹特征,对该断裂带的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大地构造意义。该断裂带在航磁、重力及深震剖面上都有明显的反映。对断裂带上韧性剪切带、碎裂岩带、推覆构造、断层、褶皱等构造形迹的研究表明,该断裂带是一条自新太古代至今长期活动的构造活动带,控制着该区地质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964.
嵩县雷门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次生富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条典型含金蚀变破碎带入手,通过对其次生富集带的分析,对比,归纳,揭示出次生富集带的深度,厚度和品位变化规律,并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从次生富集带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65.
姑婆山花岗岩西南缘矽卡岩风化带含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研究姑婆山花岗岩体西南缘矽卡岩中含Au丰富,以及其上部风化土壤中各不同分层中金含量变化情况,分析金在矽卡岩风化土壤中的迁移富集机制,认为相对还原、碱性的C层是主要含金层,所形成的“泥巴矿”金矿化及矿床是一种新的金矿化和矿床类型,具有找矿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66.
俯冲带深部物质的非均匀流变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计算表明,俯冲带深部主要矿物相的流动强度差异很大。俯冲带矿物流动强度的差异和构造环境复杂性预示着俯冲带深部物质变形是非均匀的,这种非均匀性是控制俯冲带内许多地质、尤其是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俯冲带构造物理背景和俯冲带深部矿物流变性质变化,研究了俯冲带深部非均匀变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板舌变形的几何形态、俯冲带火山活动性、中、深源地震活动性、板舌下插深度和消减过程与俯冲带非均匀变形的相变性。  相似文献   
967.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强震构造条件及未来强震危险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构造条件的研究发现,这条断裂带的强震构造条件不仅与所处的区域地壳运动状况有关,而且与该活动断裂带的规模、形态,断裂带的构造组合及断裂带的运动条件等密切相关。在研究了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构造条件的基础上,还沿断裂带划出了三个未来强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968.
东秦岭毛坪变质沉积岩系基本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源分析、碎屑岩成分特征和区域构造综合对比表明毛坪变质沉积岩系的主体属古生代秦岭古岛弧弧前沉积。该岩系位处秦岭商丹带东部,是南、北秦岭结合时首先发生点接触/碰撞的部位。南、北秦岭的结合由石炭纪早期的点接触/局部碰撞到中三叠世末最终全面碰撞造山的完成,其间经历了晚海西期的长期板缘构造演化。毛坪地区变形序列和构造发展反映出这一独特的演化进程,为研究南、北秦岭以及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时代和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69.
黄陵地块内部北西向雾渡河断裂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黄陵地块内部北西向雾度河断裂的几何学分段、运动方式和剩余变特征,指出晚更新世以来雾渡河断裂可能较为稳定。在暂不考虑全断层同时滑破的前提下,分段计算各段潜在地震强度为5.0≤M≤6.0。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