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14篇 |
免费 | 615篇 |
国内免费 | 20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8篇 |
大气科学 | 15篇 |
地球物理 | 232篇 |
地质学 | 4956篇 |
海洋学 | 42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343篇 |
自然地理 | 1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55篇 |
2022年 | 243篇 |
2021年 | 224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211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205篇 |
2016年 | 156篇 |
2015年 | 188篇 |
2014年 | 257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244篇 |
2011年 | 227篇 |
2010年 | 227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76篇 |
2007年 | 212篇 |
2006年 | 194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85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39篇 |
2001年 | 193篇 |
2000年 | 147篇 |
1999年 | 139篇 |
1998年 | 128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115篇 |
1995年 | 100篇 |
1994年 | 111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95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72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0篇 |
1980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45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
岩溶地区灌注桩施工难度较大,地质条件不同、岩溶发育程度各异,情况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主要有施工超前孔;超截面代换;小孔注浆补强;嵌岩力的作用;堵漏及护壁;先易后难原则;清渣方法。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淮北市区以开采地下岩溶裂隙水为供水水源。多年来在强开采条件下,已造成地下水位逐年连续下降,尤其在干旱年份更为严重。本文通过实际监测资料,揭示了因大量开采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质逐步恶化及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对水质变化与开采强度及降水量相关的分析上,亦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水文地质常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研究了对平凉电厂岩溶水的补给来源、补给范围及其年龄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该区岩溶水的开发利用及潜力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陕西省富平县城区供水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分析了城区供水工程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状况,对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开发地下水资源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7.
8.
许多人习惯于把分水岭同水资源贫乏联系在一起。而岩溶区域内的地下水分水岭非但不一定贫水,有的还可成为重要的水源地。作者根据在广西工作的实践,将地下水分水岭划分为三种类型、七种型式,并简述了各种类型的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
可溶岩区地下岩溶水对隧洞造成很大的威胁,如引起隧洞涌水、突水、突泥等。本文通过地质调查、勘探、抽水试验,分析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地下岩溶水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为滇中引水工程以及今后地下隧洞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调查分析显示,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岩溶在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可溶岩中均有分布,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地下水排泄基准面附近及断陷盆地、断裂沟谷内,其次在新构造运动控制的断裂地段及岩性变化造成的不同微水文地质单元交界处;在二叠系灰岩中,地下水分层排泄,石炭系、泥盆系中发育有落水洞,形成地下岩溶通道;在1900~2150m高程段岩溶发育密集,该高程区为岩溶地下水的主要径流区,对隧洞影响最大,存在涌水、突水、突泥、岩溶塌陷、遭遇岩溶空腔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岩溶资源环境领域的创新问题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中国岩溶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解决和应对岩溶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将推动岩溶科学的发展,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今后的岩溶研究应当落实地球系统科学在岩溶学中的应用,发挥我国岩溶研究的地域优势,探索我国岩溶关键带的特征和重要过程;加强岩溶作用应对全球变化、岩溶碳汇速率和稳定性的研究,建立应对极端气候的长效机制;考虑古纬度和古气候对古岩溶形成的影响;深入探索微生物对深部碳酸盐岩岩溶形成的作用;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第一期石漠化治理工程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治理工作;思考从南北方岩溶分界线的角度开展岩溶自然遗产地的申报工作;将现代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到岩溶资源环境、水文地质研究中,做好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研究,服务国家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