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9篇
  免费   1851篇
  国内免费   4253篇
测绘学   212篇
大气科学   519篇
地球物理   951篇
地质学   11788篇
海洋学   979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860篇
自然地理   56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447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601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649篇
  2001年   770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458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84篇
  1994年   399篇
  1993年   308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52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4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3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983.
984.
985.
冀东太平寨紫苏花岗岩类深熔成因的矿物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东太平寨地区紫苏花岗岩的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岩石中的主要组成矿物具有残晶相和结晶相矿物共存特点。残晶相和结晶相矿物与围岩中同类矿物对比研究表明,该区的紫苏花岗岩类是由其围岩—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紫苏斜长片麻岩深熔而成。  相似文献   
986.
本文在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吉维特-弗拉斯期的沉积相和沉积古地理。将该期地层红岭山组分为陆棚、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生物礁和丘、礁前斜坡及泻湖六个相及十二个微相.提出西成地区泥盆纪存在-南北两侧均有镶边礁的小型碳酸盐台地.礁间泻湖区是该区铅锌矿成矿的有利部位.也是今后寻找铅锌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987.
在岩溶及其伴生的成矿作用发生的同时,来自溶解岩石中被分离出的有机质、地表水携带的陆生植物及由含矿卤水自深部或它地搬运的有机化合物与其它岩溶液填物一起沉积于岩溶洞穴中.根据它们的不同来源及受到岩溶成矿的影响程度,可区别出改造型、继承型、搬迁型、原生型有机质.由于有机质的热稳定性低,因此能较好地反映岩溶的性质、演变过程及其中成矿的特点.研究岩溶型铅锌矿床中有机质的类型、变化、分布规律,有助于矿床成因研究,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988.
Avias  JV 王常明 《世界地质》1991,10(1):159-160
“Source du (?)ez”岩溶含水层系统(北蒙皮立(North Montpellieran)岩溶区-Franle S.E.)是内陆类型的岩溶含水层系统演化的地质控制的例子。岩溶含水层系统的演化主要受气候(和古气候)、地质和生物的控制。气候控制水进入岩溶含水层系统后,地质就成了主要的控制因索。地质控制包括: 1.岩性(和古沉积岩相)控制; 2.构造控制; 3.地形雕塑作用和其平面控制; 4.其它地质控制(电磁的,变质的,火山的)  相似文献   
989.
Yang  B 束龙仓 《世界地质》1991,10(1):160-161
岩溶覆盖层坍塌是天然力或人类活动引起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灾难性坍塌通常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例如:矿山排水,挖掘坑道,过量开采岩溶水引起水位大幅度下降或急剧上升,频繁而剧烈的振动等,都能引起大规模的坍塌。岩溶覆盖层的坍塌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覆盖层之下的是基岩有岩溶发育,岩溶形成的溶蚀洞厅系统上都是开启的;其次,覆盖层是松散沉积物或象土壤、砂或砾石的堆积物;第三,地下水位频繁变化且发生在基岩和覆盖层界面附近。当岩溶区的岩石、土壤、水和空气的天然平衡遭到破坏时,就很可能发生坍塌,就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