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3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1573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25篇
地质学   4235篇
海洋学   135篇
综合类   213篇
自然地理   663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新疆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天山晚古生代造山带,铜镍总储量达百万吨,是我国仅次于金川硫化物矿床的铜镍矿基地.黄山西铜镍矿床是该成矿带内一个大型矿床,Cu平均品位是0.31%,总储量18.8×104t,Ni平均品位是0.49%,总储量32×104t.黄山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塔里木大火成岩省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和玄武岩存在明显差异;较之塔里木大火成岩省镁铁-超镁铁岩体( 269~ 274Ma),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形成更早(274~298Ma);此外,成矿带内并没有早二叠溢流玄武岩大量出露.黄山西岩体各岩相的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明显的Nb、Ta、Ti负异常,(87Sr/86Sr)269Ma值较低(0.7034~0.7037),而εNd(269Ma)较高(5.14~ 7.14),这些地球化学特征难以用地壳混染来解释,而显示其原始岩浆来自于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表明原始岩浆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然而,黄山西岩体的岩相学特征与阿拉斯加型岩体存在差别,因此,不能排除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发生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阶段的可能,软流圈的上涌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单强  曾乔松  罗勇  杨武斌  张红  裘瑜卓  于学元 《岩石学报》2011,27(12):3653-3665
阿尔泰南缘康布铁堡组酸性火山岩分布在麦兹、克朗、冲呼尔以及阿舍勒等火山-沉积盆地.本文对其中的钾质流纹岩(TM1,铁木尔特地区)和钠质流纹岩(KK7,可可塔勒地区)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以及地球化学的研究.钾质流纹岩的年龄为400.8±8.4Ma(加权平均年龄为394.8±7.9Ma),钠质流纹岩的年龄为402.2±6Ma(加权平均年龄为396.8±5.1Ma).主元素分析结果证明研究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共生的高钾流纹岩和高钠流纹岩同属于高碱、高硅、低钙、过铝质的钙碱性岩系.相似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和同样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Ta)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二者的原始岩浆源于上地壳部分熔融.钾质流纹岩富集Rb,Ba、Pb,钠质流纹岩则富集Sr,这种元素分相富集的特征符合在岩浆液态不混溶条件下微量元素在共轭钠质熔体和钾质硅酸盐熔体中的分配原则.由此推论,本区产出的钾质流纹岩和钠质流纹岩可能是上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高挥发分酸性岩浆液态不混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3.
文章通过对南岭东段寨背和陂头岩基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判明它们的侵位深度(7.5 km)、围岩温度(250℃)及岩浆初始温度(950℃),建立起寨背-陂头岩基的数学计算模型,并计算得出:寨背和陂头花岗岩熔体侵位后,其初始温度降低至结晶温度所需的时间(Δtcol)分别为4.04 Ma(寨背岩基)和3.97 Ma(陂...  相似文献   
994.
岩浆成矿系统演化的时空结构与成矿预测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以往的找矿成果被归功于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法,地质学方法主要起着指导作用,但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找矿路径。其主要原因在于流行的成矿理论是归纳总结的产物,尚存在许多结构性的缺陷。因此,成矿系统向勘查系统的转换往往不成功。  相似文献   
995.
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是紫金山Cu-Au-Mo浅成低温—斑岩矿田新近发现的大型斑岩铜钼矿床。我们在对罗卜岭赋矿斑岩体矿物组成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析了赋矿斑岩体时代、锆石Ce4+/Ce3+比值及氧逸度特征。这些工作对深入了解紫金山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田成矿系统形成机制及了解华南新近发现的一系列斑岩  相似文献   
996.
各贡弄斑岩铜多金属矿区属藏东贡觉县管辖,位于玉龙成矿亚带南段。关于玉龙成矿带前人做了大量工作,认为玉龙铜矿岩体为钙碱性中酸性花岗斑岩,含矿岩体多在喜山期岛弧环境下侵入三叠系地层,本文认为各贡弄岩体与玉龙岩体产出构造背景基本相同,其岩体属I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997.
岩浆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造山带,而造山带又是矿床比较集中的区域。岩浆岩的形成、演化往往本身也是成矿的过程,因此,岩浆岩与矿床的关系是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以往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浆的起源、上升机理、化学演化过程及成矿专属性等方面(董由葆,1995),本文就岩  相似文献   
998.
三江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义敦岛弧带经历了印支期的洋壳俯冲造山、燕山期的弧-陆碰撞和喜马拉雅期的陆内走滑作用。义敦岛弧带南端的中甸地区广泛发育中-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复式杂岩,曾普胜、侯增谦、李文昌等根据斑岩体空间的分布特点及岩性、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把中甸地区的斑岩带分为东斑岩带、西斑岩  相似文献   
999.
滇西三江成矿带南段主要的两期成矿岩浆岩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动力学背景(曾普胜等,2006;郭晓东等,2009)。与印支期岩浆作用相关的矿床主要是斑岩型Cu-Mo多金属矿床,与喜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类型为Cu-Mo-Au多金属矿床。前者以普朗为典型代表,后者以老王寨、马厂箐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00.
六合富碱斑岩群是滇西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研究认为富碱侵入岩的成岩物质来源与地幔源区有关,成岩过程和成岩后遭受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本文通过对富碱斑岩中花岗岩包体的岩相学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研究,初步揭示了地幔流体作用与花岗岩包体的关系,为该区带化学成分上更偏酸性的富碱侵入岩提供成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