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78篇 |
免费 | 857篇 |
国内免费 | 6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3篇 |
大气科学 | 168篇 |
地球物理 | 629篇 |
地质学 | 1845篇 |
海洋学 | 733篇 |
天文学 | 33篇 |
综合类 | 196篇 |
自然地理 | 2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201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48篇 |
2009年 | 202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169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126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66年 | 6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南黄海中部沉积岩心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南黄海中部所取得的3个柱状样岩心资料,对该区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层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反映了物源环境,为地层划分提供了有效的信息;相关分析表明,稀土元素与Ti,Co,Ni,Fe等元素呈正相关,而与Ca,Sr等元素呈负相关;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REE)分布模式也表明了研究区沉积环境有一次较大的变化;稀土元素的富集因子和判别函数研究表明,该区域的物质来源可能与黄河的物质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82.
根据总体最小二乘(total least squares, TLS)模型理论,提出了一种影像端元光谱可受噪声污染的混合光谱线性扩展模型,并实现了该模型的端元光谱自动迭代提取以及混合像元的限定性分解.实验结果表明,扩展的混合像元分解模型明显优于传统的最小二乘分解模型,总体精度大约提高了10%~20%. 相似文献
83.
栉孔扇贝大量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3年,对养殖的栉孔扇贝进行了较系统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栉孔扇贝养殖集中海区长岛县亚美扇贝养殖场为定点调查和样品采集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栉孔扇贝各养殖期的死亡率和可疑病原生物检测,同时对pH、溶解氧、温度、盐度等环境理化因子进行连续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栉孔扇贝在养殖初期幼贝阶段死亡率较低,随后死亡率逐渐升高,至8月24日月死亡率达最高点71%.9月份以后死亡率开始下降.至10月份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对环境理化因子的调查显示,pH、溶解氧、盐度的变化幅度不大,与扇贝死亡率无明显相关性;温度变化与死亡率似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高温(月平均23℃以上)可能是养殖栉孔扇贝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通过对可疑致病性生物因子的调查研究及病理学观察表明,栉孔扇贝在养殖过程中可感染多种微生物,其中原核微生物类立克次体(RLO)在养殖过程各生长阶段均可检出,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扇贝死亡率呈现一致的趋势.在病原病理检测中,发现RLO的大量感染与组织细胞严重病理损伤密切相关.在病原生物检测过程中,除RLO以外还发现有类枝原体原核生物(MLO)和类病毒(VLP)寄生.RLO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说明RLO是栉孔扇贝重要的病原菌.结合感染率和死亡率、感染强度和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以及感染实验的结果分析,认为类立克次体(RLO)可能是栉孔扇贝养殖过程中大量死亡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84.
《岩矿测试》2009,28(1):90
《岩矿测试》杂志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各省地勘局中心实验室协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反映分析测试技术的专业性科技期刊(ISSN0254-5357,CODEN码YACEEK,国内统一刊号CN11-2131/TD)。《岩矿测试》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分析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中国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 相似文献
85.
地下水对地电前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含水岩土为样本,研究了不同含水率,不同矿化度,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以及岩土层中重力水面的不等高度状态下岩土电阻率的定量变化,实验表明,岩土介质电阻率与所含水的特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该实验首次把地下水前兆与地地前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地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其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岩石与断层泥的摩擦特性,在远安断裂带附近的灰岩体中开挖试洞、制作试体,进行大尺度试件的现场实验研究.实验用直剪法进行.试体的尺度为506030cm3.试体与岩体间的摩擦面积为3000cm2.摩擦面分为天然断层面、软弱夹层面和节理裂隙面三种.测得的摩擦系数平均值是:(1)天然断层面————0.48;(2)软弱夹层面————0.41;(3)节理裂隙面————0.84.与室内小试件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现场断层泥的摩擦系数与室内实验结果相近.现场岩石的摩擦系数与室内粗糙岩石的实验结果相近.由于摩擦面积的增大,摩擦面上各点介质屈服的时间有明显的差别.部分摩擦面上介质的较早屈服可作为预报整体失稳的前兆. 相似文献
87.
88.
89.
目的:探讨复方芩柏颗粒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p38MAPK通路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阻断剂组和中药组,每组各20只。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采用TNBS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2周后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进行灌胃,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p38MAPK、CK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阻断剂组、中药组中p-p38MAPK、CK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阻断剂组、中药组中p-p38MAPK、CK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阻断剂组与中药组p-p38MAPK、CK2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剂可能是通过抑制相关蛋白CK2的表达以弱化p38MAPK通路来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0.
为更好地服务深部钻探工程,准确了解冲洗液封堵性能,对6种成膜封堵剂开展了砂床实验、API静失水量实验、流变性能实验及抗温实验等室内实验进行优选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2号和4号成膜封堵剂在6种成膜封堵剂中封堵性能最好,它们在基浆中的最优加量均为2%,100 ℃温度条件下加入这2种封堵剂的冲洗液具有较好的抗温性能;冲洗液中膨润土含量和处理剂是影响冲洗液封堵性能的2个重要因素:膨润土含量越高,冲洗液封堵性能越好,加入聚合物、降滤失剂等处理剂可以提高冲洗液的封堵性能。砂床实验是评价冲洗液封堵性能好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