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48篇 |
免费 | 2061篇 |
国内免费 | 311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1篇 |
大气科学 | 777篇 |
地球物理 | 1211篇 |
地质学 | 7938篇 |
海洋学 | 934篇 |
天文学 | 63篇 |
综合类 | 845篇 |
自然地理 | 7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4篇 |
2023年 | 511篇 |
2022年 | 624篇 |
2021年 | 614篇 |
2020年 | 499篇 |
2019年 | 550篇 |
2018年 | 391篇 |
2017年 | 426篇 |
2016年 | 424篇 |
2015年 | 492篇 |
2014年 | 592篇 |
2013年 | 565篇 |
2012年 | 637篇 |
2011年 | 640篇 |
2010年 | 564篇 |
2009年 | 550篇 |
2008年 | 554篇 |
2007年 | 459篇 |
2006年 | 505篇 |
2005年 | 408篇 |
2004年 | 381篇 |
2003年 | 259篇 |
2002年 | 297篇 |
2001年 | 285篇 |
2000年 | 217篇 |
1999年 | 266篇 |
1998年 | 250篇 |
1997年 | 184篇 |
1996年 | 185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116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54年 | 4篇 |
1948年 | 4篇 |
1947年 | 6篇 |
1944年 | 4篇 |
1943年 | 4篇 |
1942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基于移动扫描系统提出一套新的1∶2 000地形图检验流程,通过与全站仪、RTK等传统数学精度检验方式,论证移动扫描系统三维点云数学精度对于1∶2 000地形图精度检测的适用性。通过与传统人工外业巡视等传统地理精度检验方式,对比、分析全景影像对于地理精度检测的辅助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移动扫描系统的三维点云数据数学精度符合1∶2 000地形图测绘成果质量精度检测要求,以全景影像辅助地理精度检查一定程度降低外业检验时长。因此,将移动扫描系统运用于1∶2 0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成果质量检验工作能一定程度优化检验流程、提升质检效率,为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应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测量叁期尘肺患者肺组织内二氧化硅(SiO2)含量及混合能量CT值,探讨SiO2含量与其沉积部位及叁期尘肺主要CT表现的关系。结果:①尘肺组肺组织内SiO2含量为(0.57±0.49)mg/mL,健康对照组为(0.26±0.20)mg/mL;尘肺组混合能量CT值为(-777.72±111.33)HU,健康对照组为(-829.95±112.31)HU。尘肺组SiO2含量和混合能量CT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②比较尘肺组患者肺组织不同沉积部位间SiO2含量和混合能量CT值,发现气管分叉下3cm层面SiO2含量和混合能量CT值均最高,气管分叉下缘层面次之,主动脉弓上缘层面最低,提示叁期尘肺患者肺组织内SiO2主要分布在两下肺野,由下而上其SiO2含量逐渐减低。③比较尘肺组CT影像表现的复杂程度与SiO2含量和混合能量CT值关系,含有5种CT征象者SiO2含量及混合能量CT值最高,均值分别为(0.72±0.58)mg/mL及(-719.30±154.68)HU;仅含1种CT征象者SiO2含量及混合能量CT值最低,均值分别为(0.49±0.40)mg/mL及(-809.74±105.60)HU。提示叁期尘肺患者CT表现越复杂,其肺组织SiO2含量及混合能量CT值越高。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可以量化叁期尘肺患者肺组织内SiO2含量及混合能量CT值,其混合能量CT值与SiO2含量有关,SiO2含量与其沉积部位的CT影像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993.
994.
山西高家山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沁源县高家山铝土矿床是山西省地质调查院于2013年发现的大型铝土矿床。本文通过对高家山铝土矿的研究,分析并研究铝土矿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稀土元素对于本区铝土矿成因和环境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该区铝土矿体的ΣREE总量较大,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利用稀土元素图解大致反映出底板碳酸盐岩是本区铝土矿床的主要物质来源,铝土矿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地带海相或海陆过渡相环境。ΣREE与Al2O3含量相关性不大。本区矿床稀土元素含量达到或超过综合利用标准,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大吉山钨矿床处于赣南加里东褶皱区九连山断隆西南端.区内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稀土、铌钽和钨的富集成矿,与岩浆的演化多次侵入直接相关.该矿床矿化以浸染状蚀变花岗岩型黑钨矿化与石英脉型钨矿化为主.浸染状蚀变花岗岩型黑钨矿床与石英脉型钨矿床的时空关系、组分上的继承和演化,体现了该矿床在成因上为浸染状蚀变花岗岩型黑钨矿床与石英脉型钨矿床形成的复合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996.
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带来的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过程引起了全球大气CO2浓度的显著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其中对地表蒸散发的影响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地表蒸散发及其分量植被蒸腾是能量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分,直接影响着陆气相互作用和水循环系统.由于大气CO2浓度增加可通过减小叶片气孔导度从而抑制植被蒸腾,为量化这一影响,基于碳水耦合的蒸散发模型PML-V2和CMIP6的大气CO2浓度时空序列驱动数据,分别进行了考虑和不考虑大气CO2浓度逐年增加情况下的2组植被蒸腾模拟试验.通过对比2组结果分析了2001-2014年大气CO2浓度增加对中国区域植被蒸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季节上,夏季大气CO2浓度增加对植被蒸腾的抑制作用最小,冬季最大;在数量级上,2001-2014年大气CO2浓度引起植被蒸腾变化在0~5%;不同生态系统比较而言,森林、耕地和灌丛生态系统受CO2浓度增加引起植被蒸腾的减小量较大,14年间减小量为15~20mm/a,而草地下降最小,约5 mm/a;在空间上,我国中东部受影响最大;CO2浓度引起植被蒸腾变化最敏感的区域是我国东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997.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对夏季降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利用TRMM 2A25卫星降水数据和CMORPH同化数据对珠三角洲地区的降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观测表明:珠三角城市群区域总体处于降水的低值中心,且对流降雨的低值中心尤为明显;同时近10 a珠三角核心城市区域降雨有减少的趋势,这种降水减少的趋势可能与珠三角城市化效应有关。本文进一步利用WRF模式模拟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对夏季降雨的影响,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化使得该区域降雨减少,其原因为城市化使得地表的蒸发减弱及其大气中的水分供应减少,同时也抬升了珠三角区域边界层高度相应增强了低层大气水汽垂直混合。 相似文献
998.
文章提出了基于Sentinel-2A密集时序的山区林草资源自动分类方法。在GEE云计算平台支持下,首先基于Sentinel-2A影像计算年度NDVI密集时间序列;然后利用HANTS谐波分析对年度NDVI进行时序重构,获得年度完整的NDVI时序特征谱;在此基础上构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通过特征计算和优选,完成影像分类和精度评价;并以大别山西麓麻城市为研究区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时序谐波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区分林草资源及森林亚类,时序谐波特征支持下Sentinel-2A密集时序林草资源遥感分类总体精度较高,相比传统多期分类、现有的全球30 m GLC_FCS30-2020分类产品,OA和Kappa均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9.
龙门山南段南盆地中—新生代砂岩特征及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山南段前陆盆地发育了巨厚的陆源沉积岩,其中砂岩分布最广、含量最多。在详细观察描述砂岩宏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薄片鉴定、粒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新生代砂岩的物质成分及结构特征,指出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中等至低,并按成分-成因分类方法划分了砂岩的岩石类型。根据砂岩特征,分析岩石的组成物质来源于龙门山造山带,再结合前陆盆地充填地层的沉积特征,提出了砂岩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构造带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的分析研究,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特征分析的手段,结合与前龙门山构造带、碧口地块、米仓山构造带和汉南地块的沉积特征对比,探讨后龙门山构造带南华纪—早古生代的沉积环境,查明其形成环境。结果表明:在南华纪—早古生代后龙门山构造带沉积环境可分为南华纪—震旦纪裂解-稳定沉积和早古生代伸展裂陷沉积两个阶段,其中在早古生代伸展裂陷阶段后龙门山构造带经历了裂解→抬升→局部裂解→抬升→裂解的反复过程,最终形成了志留系茂县群裂陷槽沉积,主要沉积了一套代表伸展裂陷环境的沉积岩系,并有少量的陆内火山岩系。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龙门山构造带在南华纪—早古生代总体是一个陆内裂谷带,不发育与古缝合线相关的构造混杂岩和蛇绿混杂岩带,是在陆内裂谷的基础上于印支期—燕山期形成的陆内造山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