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01.
闽东无居民海岛岛群资源与保护性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闽东宁德市无居民海岛过境岛等7个海岛所组成的岛群资源的调查结果,首次报道所调查海岛面积与岸线测量结果,描述了这些海岛植被生态特征和海岛开发利用现状,结合海岛开发利用主导方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岛群资源利用的不同方式与布局,评述海岛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海岛生态脆弱性出发,提出保护性利用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02.
海岛是维护生态平衡、推进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托。但海岛生态系统脆弱,人类活动会对海岛尤其是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为了研究如何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科学地保护海岛,选取渤海区进行旅游娱乐开发的典型无居民海岛--菩提岛为研究区域,分别解译了2003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共5期菩提岛的遥感影像,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转移矩阵、变化速率来分析菩提岛自旅游开发以来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5个时期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指数显示:单个斑块面积减小,斑块的复杂性有所增加,斑块类型趋于分散,斑块类型的邻接度变化较大,香农多样性指数增大,景观多样性增加。综合景观时空变化与景观指数进行分析,人为干扰对研究区域的影响在2003-2010年期间持续增长,景观破碎化明显,2010年之后人为扰动逐渐减弱,进入海岛自然景观恢复时期,景观破碎有所改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是导致菩提岛近年来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功能定位,按照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来科学开展。  相似文献   
603.
文章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个系统层,精选景观多样性和可利用土地面积比重等14项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影响指数,探索建立旅游型无居民海岛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以海南省蜈支洲岛为例,评价其环境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是影响蜈支洲岛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目前蜈支洲岛仍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以及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和措施是提升蜈支洲岛环境承载力的核心要素。旅游型无居民海岛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4.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无居民海岛发展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标尺,在现有的承载力条件下如何设计合理的海岛规划方案,如何分配各资源环境成为海岛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章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多目标规划方法,以海岛旅游人口和经济总量最大化为目标,从资源、生态、环境的有限性或限制性作为模型约束条件,以期为海岛规划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05.
李智轩  胡宏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1):1712-1725
虽然国内外大量研究探讨了居住环境与健康关系,但较少将城市地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结合,从理性行为角度分析居住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机制。论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以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特殊性为切入点,以南京为实证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居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传统社区、单位社区、保障房社区、城中村和商品房小区的居民社会经济特征和健康活动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居民健身意向和健身活动的最重要因素为知觉健身行为控制强度感知。消减居民健身的主观限制,包括为其提供健身设备、公共健身资源和对健身进行补贴,可提升其健身活动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通过改善建成环境进行健康行为的主动干预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6.
介绍了一种人工湿地与岸线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技术,应用于城镇居民集中区黑臭河道生态修复系统。针对苏州昆山珠泾中心河道居民集中区可用地较少、排口来水复杂、水质较差的特征,设计了一套峰谷蓄流湿地、水平流湿地、截留湿地相结合的黑臭河道生态修复工艺。该系统实现了河道常年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标准,同时解决了周边百姓因农耕行为对河道沿线景观的破坏,并为沿岸百姓提供了河道散步、观景、纳凉的民生服务,为城镇可用地较少的居民集中区黑臭河道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借鉴与示范。  相似文献   
607.
徐维祥  李露  黄明均  刘程军 《地理科学》2019,39(10):1631-1641
以浙江省69个县域为分析对象,选取了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重构“四化同步”和居民幸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ESDA、耦合协调模型和GWR模型等方法,对浙江省区域“四化同步”与居民幸福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空间演化特征以及形成机制。得到了以下结论:2005~2015年,“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居民幸福综合指数、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展现了“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演进趋势,空间集聚的强度以倒“V”型变迁。已形成由杭州湾为核心的连绵区域,不断向外扩散最终以杭州市区-宁波市区双核心分布的热点区域,浙西南散点分布的冷点区域。“四化同步”演进与居民幸福协调发展的影响因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影响因子作用强度自信息意识、市场机会、居住环境、经济机会、文化价值和开放共享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608.
在遗产地生态移民能否实现生态保护、改善民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多赢是遗产研究者、决策者和居民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对新疆天山的4个移民社区进行调研,从居民感知和满意度的角度评估移民效果。结果表明:(1)居民对经济、心理正面影响反对率高,社会影响感知存在分歧,环境正面影响赞成率高。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但居民收入、生活质量改善不大,社区归属感弱。(2) 居民满意度偏低。(3) 不同人口学特征、旅游依存度的居民感知及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从事旅游业的居民收入和满意度最高,旅游富民作用和不足兼有。(4) 与定居民族比,游牧民族在移民后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更大。最后,提出改善居民经济条件,加强其知识、技能培训,社区赋权,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609.
Environmental degener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ttracts worldwide attention, whereas case studies on how the residents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degeneration are scarce. Using a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metho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the people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upper Dadu River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degeneration, based on comparative field surveys in three villages, in which Danzamu village is chosen from villages in the valley region, Kerma village from mountainside region, Rico village from the mountain and plateau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although awakened to environmental degeneration, the resid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have different responses. As agricultural labors have been transferred to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population pressure in Danzamu and Kerma villages is mitigated. Residents in Danzamu village actively respond to natural disasters and forest degradation, as their livelihoods never rely on forests and rangelands again. Whereas the residents in Kema village negatively respond to natural disasters, forest and meadow degradation and the ruin of wildlife resources, as their livelihoods still rely on stockbreeding. Labors in Rico village are hard to transfer to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so they have to raise more livestock to make a living. Active measures are just taken to avoid livestock loss, not to avoid forest and meadow degradation and the ruin of wildlife resources. So the most fragile region is the mountain and plateau region and mountainside region, not the valley region. (2) Livelihood strategy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residents to respond to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environmental degeneration. So the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strategy should be used to explain and intervene in issues of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ecotones. (3) Transferring agricultural labors to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were favorable to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education fees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labors transferring in the mountainside region. In the mountain and plateau region, preferable ways also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highways, education equipment and other establishments.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471009; No.30270256;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2002CB412500; No.2005CB422006;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CAS, No.KZCX3-SW-339 Author: Yan Jianzhong, Ph.D., specialized in LUCC,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l responses.  相似文献   
610.
蔡天新 《地图》2006,(2):68-69
今天的芬兰和亚洲的新加坡一样,已成为从殖民地国家转变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典范,它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芬兰人尤以诺基亚(Nokia)引为骄傲——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芬兰无疑是幸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