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62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283篇
海洋学   60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0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我国豆科植物属的地理分布型及其结瘤固氮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雪华 《地理研究》1995,14(3):97-104
本文对我国豆科植物属─主要指我国野生自产的属─的地理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井阐述了豆科植物属在地理分布上的几个特性;区域局限性、间断性和扩散性。通过对属的大小类型与地理分布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成分属与属的大小类型关系密切。关于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特性,三个亚科是有区别的,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地理分布环境有一定关系。随着豆科植物在我国当今农业、林业及正在兴起并迅速发展的农林复合业(Agro-forestry)中重要性的增强,尤其对土壤改良和土地持续利用的贡献加大,本文对于在区域范围内选择豆科植物属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84.
Nuia属微化石在我国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鹏远 《地质论评》1990,36(2):183-185
本文报道新藻属(Nuia)在我国的发现。标本采自天津蓟县雾迷山组二十里铺亚组。该亚组广泛发育条带状黑色燧石,其中富含保存完好和形态多样的新藻属(Nuia)。经鉴定,计1属,1新种:Nuia pelucidus sp. nov.,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Nuia属地质和地理分布的新的古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85.
高联达 《甘肃地质》1991,(1):1-10,12,119
本文首次报道甘肃漳县大草滩王家店组发现的丰富的化石孢子研究结果。在王家店组除孢子外,还发现少量疑源类(Acritarchs)和虫颚化石(Scole-codonts)。本文图示14个孢子属,23种和变种(包括未定种),根据孢子在地层中分布规律和演化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两个孢子带,下带称Retispora lepido-phyta-Knoxisporites literatus(LL)带,上带称Retispora lepidophyta-Hymenozonotrletes explanatus(LE)带。 甘肃漳县大草滩王家店组孢子带可以与华南和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孢子带比较,同时可与西欧(Clayton et al,Higgs et al. ,1987)晚泥盆世晚期的Retis-pora lepidophyta-Knoxisporites literatus(LL)带和Retispora lepidophyta-Hymenozonotriletes explanatus(LE)带比较,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斯特隆阶(Strunian)早中期。  相似文献   
86.
两种类型爆破的水文地球化学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着重研究江西永平三次地表爆破与福建龙海两次井下爆破所获得的大量水文地球化学效应的观测资料。确认了爆破膨胀冲击力是使氡及其它水化学组份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爆破后引起的水文地球化学效应与各观测点所处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球化学环境有关。在此基础上对地震的水文地球化学前兆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7.
富锡硼镁铁矿是硼镁铁矿的含锡亚种。它产于湖南常宁县七里坪镁质矽卡岩硼矿床中。矿物中SnO_2变化范围为4.6—12.0%,其分子式为(Mg_1.64Fe~(2+_(0.35))Mn~(2+_(0.01))(Fe~(3+_(0.55))Sn_(0.16)Mg(0.23))BO_5,这是迄今未见详细报导过的。笔者从矿物的光学物理性质、化学成分、X射线晶体学以及晶体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它的类似矿物在晶体学方面作了对比讨论。从以上研究中得出结论:Sn~(4+)在结构中占据Fe~(3+)的位置,并以伴随着的Mg~(2+)作电荷补偿。还提出了Sn元素在硼镁铁矿中不仅作为微量元素存在,而且可以作为造种元素存在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88.
洪友崇  吴坚等 《地质论评》2001,47(4):345-349
1989年,张俊峰发表了山东山旺盆地中新世(N2)2个蚂蚁新属新种:Heteromyrmex atopogaster Zhang,1989和Tolylasius inflatus Zhang,1989。经检验,前一个属是基于不实的观察结果,新属、种应予废除,作为未定属种归人蚁亚科(Formicinae);后一个属的建属根据都非建属的根据,其他的特征系毛蚁属(Lasius)的属征范围,没有建属条件,属应予废,保留其种,转移到毛蚁属。  相似文献   
89.
晋玲  李鸣  张勇  白蕾  安黎哲  陈拓 《中国沙漠》2007,27(3):466-468
 摸索沙拐枣属(Calligonum L.)七种植物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Turcz. )、泡果沙拐枣(C. junceum (Fisch. et Mey.) Endl.)、无叶沙拐枣(C. aphyllum (Pall.) Gürke)、红果沙拐枣(C. rubicundum Bge.)、心形沙拐枣(C. cordatum E. Kor. ex N. Pavl.)、密刺沙拐枣(C. densum Borszcz.)、乔木状沙拐枣(C. arborescens Litv.)的总DNA提取方法并对DNA样品的纯度和浓度进行鉴定,对传统的CTAB法进行方法和材料的改进,开展与总DNA相关的PCR扩增和其他遗传学分析,并取得满意的结果。其结果对于沙拐枣属植物的有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90.
桂林喀斯特石山阴香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华  梁士楚  胡刚 《山地学报》2007,25(4):475-482
采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了桂林喀斯特石山阴香群落乔木层12个和灌木层13个主要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1)乔木层χ2检验有1个种对为显著正关联,1个种对为显著负关联;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有3个种对为显著正相关,4个种对为显著负相关。灌木层χ2检验仅有1个种对为显著正关联;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有8个种对为显著正相关,2个种对为显著负相关。整体来看,种对间达到显著水平的种对数较少,大多数种间关系松散,独立性相对较强;(2)正关联的种对主要体现了它们间生物学特性相近,对生境的生态适应性相似和相互重叠的生态位;而负关联的种对间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条件的适应性相异或存在相互竞争;(3)喀斯特石山生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为干扰的加剧等因素对阴香群落种间关系的波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