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94篇 |
免费 | 862篇 |
国内免费 | 1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23篇 |
大气科学 | 190篇 |
地球物理 | 423篇 |
地质学 | 991篇 |
海洋学 | 364篇 |
天文学 | 161篇 |
综合类 | 408篇 |
自然地理 | 1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154篇 |
2022年 | 196篇 |
2021年 | 278篇 |
2020年 | 251篇 |
2019年 | 258篇 |
2018年 | 209篇 |
2017年 | 220篇 |
2016年 | 266篇 |
2015年 | 226篇 |
2014年 | 332篇 |
2013年 | 265篇 |
2012年 | 351篇 |
2011年 | 306篇 |
2010年 | 269篇 |
2009年 | 294篇 |
2008年 | 334篇 |
2007年 | 219篇 |
2006年 | 206篇 |
2005年 | 184篇 |
2004年 | 158篇 |
2003年 | 185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136篇 |
2000年 | 108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40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跨河水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入手,分析了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推导了跨河水准网中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并结合目前的全站仪,指出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精密跨河水准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62.
结合工程实践,对单基站CORS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并用其解决平面控制网中野外作业数据采集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的问题,在项目中使用单基站CORS系统下的数据结果与四等城市坐标系GPS控制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精度统计表明,单基站CORS系统下进行平面点位的测量能够为中小城市测绘工程提供足够精度的实时定位服务,并且可以将其推广到其他同等精度要求的工程项目中,为今后的工程作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基于Atmega16单片机为检测和控制核心,并同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及模拟湿度传感器HS1101构成温度与湿度的测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设计及软件框图.所设计的粮情测控系统具有优良的性价比,通过系统软硬件的联合调试说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对温湿度及烟雾进行实时监控的需要,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等特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方法是一种能同时顾及EIV(errors-in-variables)模型中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误差的参数估计方法。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EIV模型则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加权整体最小二乘EIO模型与算法"一文采用EIO模型处理EIV模型中的结构化问题*。为了将其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本文罗列出4种处理EIV模型结构特征的方法,并归纳了8种参数估计公式。同时从精度评定的角度讨论了整体最小二乘解的一阶及更高阶精度近似评定方法。需要强调的是,针对EIV模型及其参数估计理论可以从函数模型、随机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3个方面展开研究,但各方法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65.
66.
67.
地下巷道弹性位移反分析各种优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探讨了6种最优化方法(鲍威尔法、单纯形加速法、阻尼最小二乘法、变尺度法、模式搜索法和变量轮换法)在巷道弹性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情况。从参数初始点的选择、收敛速度、收敛精度和可靠性方面评价了这6种无约束最优化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68.
塔河油田巴楚组底部砂泥岩段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油田下石炭统巴楚组底部砂泥岩段岩性复杂,沉积相类型及分布规律不清楚。利用岩心观察、连井剖面对比、薄片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对巴楚组底部砂泥岩段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巴楚组底部砂泥岩段主要为冲积扇、潟湖、障壁型滨岸相沉积。冲积扇沉积发育于工区北部S85井附近,为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朵状体,岩性以大套细-中砾岩为主,物性差,不具储集能力;潟湖沉积分布于工区南部古鼻凸西南轴部,岩性主要为钙质泥岩、泥灰岩;障壁岛沉积位于工区南缘,沿北东东向平行于阿克库勒古鼻隆轴线分布;滨岸沉积位于工区西南部,主要发育临滨亚相,以细砂岩沉积为主。障壁沙坝和滨岸临滨砂岩的储集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69.
利用卫星遥感探测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相比传统的地面观测方法,具有稳定、连续、大尺度观测等诸多优点,能更好地获得全球CO2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一系列具备大气CO2探测能力的卫星相继发射升空,大气制图扫描成像吸收光谱仪(SCIAMACHY)、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等卫星传感器,已经获得了多年的全球CO2浓度分布产品。对这些卫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本底观测数据进行全球范围的长时间序列的对比验证。研究显示,3种CO2卫星遥感产品中,SCIAMACHY数据系统性略高于本底数据,且观测范围局限性较大;GOSAT数据稳定性较好,但系统误差较大,平均低于本底数据近9ppmv;AIRS数据产品相比前两者优势突出,单月全球覆盖率达到90%左右,与本底观测数据平均误差小于2ppmv(0.5%),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能够较好地反映全球大气CO2浓度的时空特征。卫星遥感产品与本底观测资料显示,全球CO2浓度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分布规律与海陆分布规律,时间变化规律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