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95篇 |
免费 | 569篇 |
国内免费 | 3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776篇 |
大气科学 | 235篇 |
地球物理 | 533篇 |
地质学 | 1197篇 |
海洋学 | 436篇 |
天文学 | 201篇 |
综合类 | 513篇 |
自然地理 | 2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78篇 |
2022年 | 266篇 |
2021年 | 340篇 |
2020年 | 251篇 |
2019年 | 310篇 |
2018年 | 241篇 |
2017年 | 283篇 |
2016年 | 326篇 |
2015年 | 283篇 |
2014年 | 417篇 |
2013年 | 344篇 |
2012年 | 444篇 |
2011年 | 395篇 |
2010年 | 329篇 |
2009年 | 359篇 |
2008年 | 412篇 |
2007年 | 272篇 |
2006年 | 248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198篇 |
2003年 | 247篇 |
2002年 | 211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145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106篇 |
1997年 | 101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115篇 |
1992年 | 98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40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GIS中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后提出了5点建议。主要包括:1)要区分GIS中确定性目标和不确定性目标;2)要区分用离散点逼近曲线/曲面的逼近误差和离散点自身量测误差及其传播;3)要研究GIS中的几何不确定性,更要重视研究属性和时态不确定性;4)要研究空间数据质量,更要研究空间信息服务的质量;5)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要努力向实际应用转化。 相似文献
142.
143.
利用东印度洋海域周边长期验潮站实测数据、TOPEX/Poseidon等系列卫星测高反演结果,评估了DTU10,EOT11a,FES2014,GOT4.8,OSU12和TPXO8六种全球潮汐模型精度,根据卫星测高结果给出了浅水分潮改正量和长周期分潮改正量的经验模型,又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研究区域精度最优的深度基准面模型。考虑到全球潮汐模型在近岸的影响因素及验潮站位置,将13个验潮站分成开阔海域与近海海域两类,与潮汐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DTU10和FES2014模型分别在开阔海域和近海海域精度最优。根据潮汐模型在不同分潮处的精度,如EOT11a模型在O1和K1分潮处精度较高,DTU10在N2,M2,S2和K2分潮处精度较高等,分别构建了开阔海域与近海海域的组合深度基准面模型,计算得知误差分别为11.33和20.95 cm,其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4.
不透水面作为反应城市表征变化和区域城镇化的重要技术指标,其位置、图斑大小、空间分布等信息在地表水热循环和能量平衡等领域被广泛需求。传统方法大都基于单一时相信息提取不透水面,而忽略多时相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因此,本文提出多时相信息融合的不透水面级联提取方法,利用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MNDWI)和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ing Index, NDBI)年内时序变化特点和典型地物间多时相波谱曲线的协同特征,并归纳不透水面多时相变化规律;再根据先验知识所获取的有效地表信息,进行多时相分级提取不透水面信息。此外,基于实地考察数据和同期2 m GF-1遥感影像屏幕数字化生成30 m不透水面图斑,进行精度验证、分析和对比单时相、四季相及多时相3种时序情况下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单时相提取不透水面总精度最低,四季相提取精度优于单时相,而多时相提取精度最高(精度可达93.66%,Kappa系数为0.81)。本方法在偏远城镇不透水面的有效识别中显露潜在优势,可为不透水面提取方法融合时序波谱特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5.
以地面相机影像、低空无人机影像和地面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为融合对象,研究空地影像融合、低空影像融合地面三维激光点云和低空影像融合三维白模进行三维建模的方法,并对其三维建模精度和建模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这3种融合方法进行三维建模丰富了三维模型的色彩纹理信息,提高了三维模型的几何结构精度,能满足较大场景的三维实景模型的建模要求,为数字化古建筑(古文物)保护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6.
零位校正误差是重力仪除标定以外最主要的误差来源.本文根据作者数年来从事高精度重力勘探工作中所积累的资料,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研究.(l)对Lacoste-Romberg重力仪的正常零位变化和零位突变特性提出了分析结论;(2)对实测资料采用动、静分高处理方法,分析了重力仪连续工作时(数日至数十日)由于零位非线性变化可能引起的零位校正误差;(3)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到了零位突变对重力仪观测精度影响的参考值;(4)针对重力仪使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改善零位移线性度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地表温度是衡量地表水热平衡的关键参数,微波地表温度因其范围大、全天候等独特的优势,在气候、农业和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经质量控制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对风云三号卫星C星的微波地表温度日产品和月平均产品进行验证评估,结果显示:FY-3C卫星升轨(夜晚)和降轨(白天)微波地表温度日产品平均分别高估8. 7 K、低估13. 2 K,月平均产品平均分别高估7. 9 K、低估12. 0 K,日产品和月平均产品的反演误差都在15K以内。在全球空间分布上,升轨(夜晚)和降轨(白天)月产品误差分别呈现高估和低估,热带雨林区和沙漠、荒漠区域在夜晚分别高估5 K以内和30 K以内,白天则分别低估10 K以内和10~30 K。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间FY-3C微波地表温度反演精度存在差异,总体上升轨(夜晚)比降轨(白天)的精度高,反演精度最高和最低的土地类型分别是常绿阔叶林和荒漠、稀疏植被,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间的地表温度反演精度在季节上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分析结果,改进FY-3C微波地表温度的反演算法,可进一步提高微波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50.
全球气温气压(GPT)系列模型可用于计算全球任意位置的气温、气压和水汽压等各种气象参数,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且精度较高的全球气温气压模型主要为GPT2w模型.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102个国家气象站实测的气温、气压和水汽压数据对GPT2w模型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GPT2w模型的气温误差均值为-0.45 ℃,标准偏差均值为10.04 ℃;气压误差均值为2.05 hPa,标准偏差均值为6.55 hPa;水汽压误差均值为0.11 hPa,标准偏差均值为6.15 hPa.总体而言,GPT2w模型计算出的气温、气压和水汽压值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三种气象参数的精度在中国大陆地区分布不均匀,不同纬度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且以年为周期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