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6篇 |
免费 | 699篇 |
国内免费 | 2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33篇 |
大气科学 | 167篇 |
地球物理 | 249篇 |
地质学 | 1180篇 |
海洋学 | 188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320篇 |
自然地理 | 30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210篇 |
2021年 | 225篇 |
2020年 | 207篇 |
2019年 | 162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69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237篇 |
2013年 | 164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165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136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26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主要取决于叠前地震数据品质、偏移速度可靠性和偏移算子成像精度. 库车坳陷异常复杂的近地表条件导致极低信噪比的地震采集数据. 该区逆冲推覆高陡构造刺穿盐体大面积分布, 盐层厚度变化大、顶底面形态复杂, 盐下断裂带破碎、小断块发育, 形成异常复杂的地震成像问题. 本文重点研究三个关键环节:(1)精细的叠前地震预处理研究: 根据该区地震地质复杂性和地震资料特征, 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技术和技术组合从振幅与时移的大、中、小尺度变化三个层次来解决资料信噪比问题, 重建深部反射信号; (2)三级偏移速度分析研究:利用库车坳陷盐刺穿逆冲推覆构造建模理论及变速成图配套技术解决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时深转换问题,利用井约束低频速度地震迭代反演技术解决连井层速度场与偏移速度场的融合问题,实现从DMO速度分析、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的有机衔接,建立拓扑结构相对保持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3)基于退化Fourier偏移算子的半解析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研究, 极大地改善了地震偏移过程中高波数波的成像问题. 通过对库车坳陷大北、博孜、却勒、西秋4和西秋10等复杂高陡构造的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地震成像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86.
基于影像方位信息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维模型以其直观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等特性,成为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传统三维建模纹理检索、纹理映射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利用纹理、模型的方位信息,对三维建模的关键技术纹理检索、纹理映射进行研究,改进传统三维建模纹理检索不高的缺陷,并利用OpenGL纹理映射进行三维建模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本文讨论方法的可行性,以期在实际的三维建模生产中能够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87.
基于物元模型的可拓学理论分析,提出华北平原德州地面沉降易发区的可拓学划分方法。利用地面沉降易发性分级、分类标准和影响因子分析,构造出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了易发性等级综合评判的可拓评价模型,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可拓学评价分析,采用正方形等间距(2km×2km)剖分了135个网格,再将剖分单元转化成面元,经过等值差分,得到了地面沉降易发区划结果。计算结果显示,可拓学方法能够实现定量化、多因子评价地面沉降易发性等级问题,从而科学合理地指导地面沉降综合分区防治。 相似文献
88.
89.
90.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在计算机中表达的复杂性,三维模型的构建成为3DGIS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探讨了三维建模思想以及建模方法,并以ArcGIS和SketchUp交互建模方法为例,论述了三维建模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通过模型库的构建,提高了该方法在小区域内景观的三维快速构建效率,所得的模型为3DGIS提供了数据源。实践表明,在有限的经济、技术等条件下,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