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测绘学   334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95篇
地质学   456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与大气可预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线性误差发展理论研究大气可预报性存在的局限性, 采用非线性扰动发展方程讨论动力系统误差增长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概念: 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 它与经典Lyapunov指数有本质的区别, 可以表征初始误差在有限时间内的局部平均增长率, 大小与初值、初始误差、物理量、演化时间、以及时间尺度、空间尺度有关. 结合该指数的定义以及大气本身的动力学特征给出合理的计算方法, 得到大气初始误差随时间的演化并确定了最大可预报时间. 最后以500 hPa位势高度为例, 详细讨论了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在大气可预报性中的应用, 得到的主要结论是: 大气可预报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总体上看, 可预报性呈纬向带状分布. 赤道上的可预报时间最大, 南极地区次之, 北极地区也较大, 南北两半球的副热带和中纬度地区可预报性最小. 在赤道地区, 平均可预报时间为12 d左右, 最大值分布在热带印度洋、印度尼西亚及邻近地区、热带东太平洋等地区, 大约为两周. 南极地区可预报性也很高, 平均可预报时间大约9 d, 这一特征在夏季更显著. 北极地区的可预报性也比邻近中高纬大, 但增加不如南极地区明显. 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30°~60°S和30°~60°N)的可预报性最小, 平均仅有3~4 d. 另外, 可预报性随季节有差异.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 对应冬季的可预报性比夏季的大, 特别是中高纬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以及格陵兰岛等地区, 冬季的可预报性明显比夏季的大; 南半球, 南极附近60º~90ºS对应夏季的可预报性明显比冬季的大, 而其他区域尤其在30°~60°S的可预报时间随季节变化不大, 大约3~5 d. 理论和数据计算结果均说明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以及由它得到的非线性局部误差增长确实可以很好地定量表征各种大气物理量在不同时空域下的可预报性.  相似文献   
92.
谢淑云  鲍征宇  李兵 《云南地质》2006,25(4):451-452
分形是研究复杂系统时一空结构特征的基本理论和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地球化学场作为表征特定区域特定介质中(基岩、水系沉积物、土壤、水体等)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和其它相关地球化学变量值的频率分布及其时一空结构的复杂场,其元素含量频率分布特征,对区域地球化学演化研究、金属和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区域环境生态调查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直是地球化学家和数学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3.
藏北羌塘火车头山新生代火山岩可区分为钙碱性及碱性两个不同的系列。钙碱性火山岩主要岩石组合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其SiO_2介于49%~70%之间,Al_2O_3>10%,Na_2O/K_2O>1;其中玄武岩具平坦型稀土配分型式,LREE/HREE为1.3~1.8,(La/Yb)_N为2.87~4.45,无明显铕异常,δEu为0.96~1.09;该套岩石的Mg~#与SiO_2相关关系以及La/sm-La等亲岩浆元素与超亲岩浆元素协变关系表明,它们应为幔源岩浆经分离结晶演化的产物,其岩石组合类型以及低的Sm/Yb值(Sm/Yb=1.53~5.35)表明它们的原始岩浆应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局部熔融。本区碱性火山岩为一套典型的钾质岩石系列,主要岩石组合类型为碱玄岩-碱玄质响岩-响岩,其SiO_2介于44%~59%之间,Al_2O_3>14%,Na_2O/K_2O介于0.47~1.51之间;岩石轻稀土强烈富集,LREE/HREE为13.20~15.76,(La/Yb)_N=50.44~91.99;其岩石组合类型以及Mg~#与SiO_2相关关系以及La/Sm-La协变关系同样表明它们为共源岩浆分离结晶演化的产物;然而,其较高的Sm/Yb值(Sm/ Yb=2.63~13.98)表明它们并非地幔橄榄岩直接局部熔融的产物,岩石弱的负Eu异常(δEu=0.77~0.85)以及Th、U的强烈富集和Nb、Ta的相对亏损,又反映了原始岩浆中有显著的地壳物质的贡献;该套钾质碱性系列岩石在La/Co-Th/Co同分母协变图上呈直线型分布,而在La/Co-Sc/Th异分母协变图上呈显著的双曲线分布,从而表明其源区为二源混合型,是青藏高原特殊的壳幔混合层局部熔融的产物,这些特征是新生代青藏高原壳幔层圈物质交换的重要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94.
 以胶州湾及周边海岸带为研究区,采用Landsat 7 ETM+数据,提出一种基于à trous小波变换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融合改进算法。对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行适当层数的小波分解,多光谱图像的低频部分采用全色图像和其低频分量的比来调制; 最高分解层外的其余分解层采用多光谱图像和全色图像在该层分解系数的加权和,加权系数由局部区域能量比来确定; 最高分解层则采用绝对值最大准则。实验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图像可提高空间分辨率,对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扭曲也较小,为提高海岸带地物分类和信息提取精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基于局部条纹频率估计的二维高斯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条纹频率估计的干涉相位图二维高斯滤波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局部条纹频率,并用相位噪声的局部标准差评价噪声强度,从而控制滤波器参数实现自适应滤波,并采用仿真数据和SIR-C/XSAR在意大利Etna火山的干涉数据进行试验,将本算法与均值滤波方法和中值滤波方法以及Goldstein滤波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干涉相位噪声,还能够很好地保持干涉条纹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96.
在利用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RSDOM)进行数字线划地图(DLG)更新中,多源遥感影像经几何纠正、融合后存在局部变形,严重影响着后序的更新。结合生产实践,本文提出一些解决局部变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庞晓红  王贞松 《遥感学报》1998,2(4):259-263
在处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精确地估计图像的局部统计特性和尽可能多地滤除相干斑都需要较大的窗口尺寸,而这与图像边缘和纹理结构的检测需要较小的窗口尺寸相矛盾。一般滤波器都是二者窗口尺寸的均衡,这必然导致二者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提出的新方法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矛盾。此方法使处理后的SAR图像既保存了边缘和纹理结构,避免了以往滤波器中使边缘变模糊的问题,又有效地滤除了相干斑噪声。  相似文献   
98.
在本文中介绍了基于整体积分和局部微分方程分解(GILD)的一种新的有效的3-D电磁模拟和非线性反演算法。这种整体积分和局部微分方程分解并行非线性反算法包括三部分;(1)域被分解成两个子域;子域1(sd-1)和子域Ⅱ(sd-Ⅱ)。(2)子域Ⅰ中整体的新的磁积分方程和子域Ⅱ中局部的磁微分方程将共同用来在模拟步骤获得磁场。(3)在子域1中整体的新的磁积分方程和子域Ⅱ中局部的磁微分方法将共同用于反演中不断  相似文献   
99.
为促进隰县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城南乡、龙泉镇和黄土镇等共3个乡(镇)布局和规划进行协调,主要是对现行规划安排的部分允许建设区内部、以及允许建设区与有条件建设区在空间布局上进行的适当调整,其调整不影响所在乡(镇)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的规模、以及建设用地总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规模)。调整后全县及所涉3个乡(镇)的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总指标(规模)均保持不变;同时,调整后新增建设占耕地还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00.
川西北塔公石英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北塔公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属于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东南部边缘。塔公石英闪长岩侵位于晚三叠世地层中,岩体的K-Ar同位素年龄为134~136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SiO2质量分数为61.37%~62.25%,铝饱和指数为0.93~0.95,全碱质量分数为5.46%~5.77%,里特曼指数为1.62~1.74,样品属于亚碱性准铝质高钾钙碱系列石英闪长岩。岩石Mg#值较高,总体具有高Sr含量、低Nd含量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N(87Sr)/N(86Sr)值为0.712 589~0.713 009,初始N(87Sr)/N(86Sr)值为0.709 503~0.709 878,N(143 Nd)/N(144 Nd)值为0.512 135~0.512 196,εNd(t)值均为负(-8.6~-7.5),Nd模式年龄为1.33~1.41Ga,Hf模式年龄为1.13~1.37Ga。该岩体是早白垩世期间,川西北地区陆缘-陆内造山环境下由松潘—甘孜造山带古老的下地壳镁铁质物质局部熔融形成的晚碰撞-碰撞后非分异Ⅰ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