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26篇 |
免费 | 1272篇 |
国内免费 | 77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80篇 |
大气科学 | 466篇 |
地球物理 | 2131篇 |
地质学 | 1955篇 |
海洋学 | 573篇 |
天文学 | 422篇 |
综合类 | 446篇 |
自然地理 | 2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233篇 |
2022年 | 267篇 |
2021年 | 304篇 |
2020年 | 226篇 |
2019年 | 287篇 |
2018年 | 233篇 |
2017年 | 212篇 |
2016年 | 240篇 |
2015年 | 281篇 |
2014年 | 364篇 |
2013年 | 340篇 |
2012年 | 402篇 |
2011年 | 383篇 |
2010年 | 424篇 |
2009年 | 377篇 |
2008年 | 396篇 |
2007年 | 332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249篇 |
2004年 | 257篇 |
2003年 | 228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192篇 |
2000年 | 166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131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77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7篇 |
1974年 | 6篇 |
1965年 | 14篇 |
1961年 | 6篇 |
1957年 | 10篇 |
195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冰雷达探测研究南极冰盖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缘冰体,其物质收支和稳定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高有重要的影响。冰雷达,或称无线电回波探测,是冰川学家调查南极冰盖冰下特征的主要方法。在过去的50年里,冰雷达被广泛用于测量冰盖厚度、内部构造和冰下地貌,这些参数是计算冰盖体积和物质平衡、重建过去冰雪积累和消融率以及冰盖动力和沉积过程的基础。现在,冰雷达测量覆盖了南极绝大部分区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南极冰盖和全球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理解。首先,简要介绍了冰雷达及其技术发展,然后着重评述了冰雷达在探测研究南极冰盖厚度和冰下地形、内部反射层、冰下湖和冰下水系、冰床粗糙度以及冰晶组构上的进展。最后,对未来冰雷达探测研究南极冰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给出我国的现状。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72.
盘锦市湿地对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及周边国家的气候调节、空气净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际国内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近年来盘锦市湿地动态变化信息相对匮乏的问题,本文提出以盘锦市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对影像进行缨帽变换、采集光谱值以及计算形状指数,构建决策树模型,进而提取湿地信息.通过对湿... 相似文献
173.
17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因其具有新颖、环保、节能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安装数量在各地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人们普遍对其存在的雷击安全隐患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殊不知,太阳能热水器一旦遭雷击,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轻则烧毁热水器以及家中其它电器,重则引起爆炸、火灾或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75.
对数据量及复杂度日益激增的多维时空场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分析是当前GIS必须解决的重要瓶颈。本文通过引入具有多维统一与坐标无关特性的张量数学结构,研究了多维时空场数据的多模式表达模型,实现了地学数据的张量表达以及面向分析的多维张量数据流与任务流构建。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管理与分析需求,通过定义基于原始张量、张量分解以及层次张量分解的三类张量数据表达及应用模式,实现了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多维时空场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张量的多模式数据分析框架以及应用分析业务流模板。对上述关键技术进行算法实现并基于卫星测高数据对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与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张量的新型海量时空场数据的多模式表达模型可以很好地支撑海量时空场数据的管理、分析与存储,并在存储空间占用,检索与分析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6.
岩体自由场的动应变测量,是在岩体中打一个钻孔,将传感器埋入其中;在动荷载的作用下,岩体发生变形时,传感器应随着岩体产生相应的变形。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岩体的变形。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传感器测出的变形往往很难与岩体真正的变形相一致.原因是在岩体中打了一个钻孔之后,局部破坏了岩体的天然应力场;其次,传感器与岩体为两种不同特征阻抗的介质.当应力波到达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将产生折射和反射现象,因此使测量带来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7.
地震信号的瞬时属性分析对地震岩性解释和烃类检测很有帮助,通过采用希尔伯特变换的复数道分析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方便地从地震记录中分离出波的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等参数。信号的不同频带具有不同的属性特性,而小波变换具有对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的特性,如采用解析小波则分解后的小波系数仍为一解析信号,且其虚部是其实部的希尔伯特变换。因此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研究地震信号在不同分辨率下的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8.
一种检测煤田地表热异常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田自燃导致严重资源浪费,同时又引起大气污染、地表坍塌等灾害,遥感已成为检测煤火的一种重要途径.研究时采用MNF变换、多阈值密度分割、差值法提取煤火高温火点与普通热异常信息,并结合GIS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差值法适合提取高温火点信息,MNF变换可以很好的去除太阳辐射对地面温度的影像,并且能够很好地提取普通热异常信息,多阈值密度分割可以确定较高的亮温区域,三种方法综合运用就可以较准确的圈定煤火热异常区域,从而有效的监测地下煤火情况. 相似文献
179.
180.
本文以汶川地震地表形变带的实地测量数据为基础,结合沿实测地震地表变形剖面建筑物破坏情况的调查与测量,分析了不同地震地表变形类型及其建筑物破坏特征,定量化地讨论了地表变形梯度与建筑物破坏程度间的关系。提出无论地震地表变形表现为何种类型的断层陡坎,地表破裂、强变形局部化在宽10~30m的地表破裂带内;建筑物受损情况最直接的影响是建筑物所处地点的地表变形梯度,地表变形梯度大于0.1的地段,建筑物均完全被摧毁;地表变形梯度在0.07~0.1间的地段,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产生倾斜及强烈变形等;地表变形梯度在0.03~0.07之间的地段,建筑物可能受到中度损坏,产生倾斜及变形等,具有抗震设防能力的构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地表变形梯度小于0.03的地段具有抗震设防能力的构建筑物一般只会受到轻的损坏或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