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奕朋  裴福萍  周皓  焦骥  魏敬洋  宋凯 《世界地质》2021,40(2):229-239,255
笔者对小兴安岭地区福民河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了火山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福民河组火山岩由粗面岩和流纹岩组成,流纹岩中锆石呈自形-半自形,发育震荡生长环带,并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41~0.81),表明其为岩浆成因.它们的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105±1)M...  相似文献   
82.
通过地面放射性能谱等物探方法,对小兴安岭地区1∶5万高精度航放测量圈定的HF101异常开展综合查证工作。采用的工作手段为多道能谱剖面性、面积性查证圈定地面异常,开展槽探、钻探工程验证,最终在探槽及钻孔内部发现低品位铀矿化体、铌钽铷矿化体等找矿线索。通过研究铀异常的分布形态、花岗岩体的产出、变形相、铀矿物元素组合等特征,属加里东期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化);通过成矿条件分析,认为下一步找矿工作应围绕花岗岩体与构造汇聚部位开展。  相似文献   
83.
小兴安岭北部二龙山林场辉长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测试分析结果显示: 二龙山辉长岩为钙碱性系列、偏铝质岩石; δEu 正异常,Sr 元素含量富集明显,具有堆晶辉长岩特征; Rb /Sr、Nb / Ta、LILE/HFSE、Th /Ta、Nb /U 和Nb /La 比值特征均显示,辉长岩岩浆来自受到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Nb /Zr、Th /Nb、Th /Ta 和Ta /Hf 比值特征及对Th /Hf --Ta /Hf 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投点表明,二龙山辉长岩形成于陆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84.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出露的大面积侵入岩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期。通过对3个典型岩体的解剖,获得了最新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69Ma±2Ma和177.4Ma±1.7Ma,闪长质包体为179Ma±2Ma,主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们为形成于早—中侏罗世的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各岩体和闪长质包体均具有低ISr(平均0.704668)和正εNd(t)(1.3837~3.10652)值特点,包体发育针柱状角闪石和空心磷灰石,反映岩体成因与地幔具有密切的联系。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各岩体具有壳幔混合成因,花岗质岩浆主要是从地幔中分离出的新生地壳和原有古老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与来自亏损地幔岩浆相互混合形成的。通过区域动力学分析,认为本区大陆地壳生长可能经历了2个连续过程,首先是晚古生代造山期后岩石圈拆沉导致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的底垫作用;区域上大范围三叠纪沉积记录的缺失说明此时应是北方造山带强烈的造山时期,这一机制很可能与蒙古-鄂霍次克海闭合造山有密切联系,之后岩石圈板块拆沉,并导致先存新生地壳和原有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可能是引起本区大陆地壳生长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5.
报道了黑龙江省东部小兴安岭东风山群亮子河组和红林组锆石的U-Pb定年结果,并讨论了东风山群的所属时代和构造属性。采自该群的大多数锆石呈自形—半自形晶,显示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暗示其岩浆成因,极少数的锆石具有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暗色增生边。定年结果表明:采自东风山铁矿附近的亮子河组二云母片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产生了821 Ma、1 286 Ma、1 396 Ma、1 504~1 595Ma、1.8Ga和2.5Ga年龄众数;采自亮子河组标准剖面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和变质粉砂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产生了425Ma、453Ma、485Ma、506Ma和288Ma、452Ma、486Ma、699Ma、801Ma、900Ma年龄众数;东风山群上部红林组含炭质粉砂质板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产生了275Ma、760Ma、781Ma年龄众数,而红林组中的花岗质片麻岩(原岩为花岗岩,侵入到含炭质粉砂质板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71Ma。根据上述定年结果,结合区域岩浆事件,可以判定:位于东风山铁矿处的亮子河组沉积于新元古代晚期,这是区域上首次发现具有准确同位素年龄的前寒武纪地层;东风山群亮子河组标准剖面处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和变质粉砂岩应形成于早古生代晚期和晚古生代;而东风山群红林组的形成时代应为晚古生代晚期(275~271Ma)。上述结果揭示,小兴安岭东风山群是由不同时代沉积岩和变形的火成岩所构成,主体形成于古生代,部分地层为新元古代晚期沉积;这些地层的物源主要来源于周边的古生代地质体和少量的前寒武纪基底残片。  相似文献   
86.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北段逊克地区出露大面积的第四纪火山岩,分布面积约3000km~2。岩性主要为玄武安山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还有少量的粗面安山岩和安山岩。逊克火山岩的Si O2含量为54.3%~57.4%,MgO含量变化为3.82%~5.80%,镁指数(Mg#=100×Mg/(Mg+Fe~(2+))变化于49.6~57.8之间,属于高镁安山岩。逊克高镁安山岩火山口的位置分布在火山岩区的南面,根据火山岩区南高北低的地势,推测北边的火山岩是由南侧的岩浆向北流动形成的。岩浆流动形成了具有特征性的火山地貌,如沿河谷形成数公里长的石垄以及大面积的翻花熔岩形成的石海景观。火山岩的K-Ar测年结果表明,逊克高镁安山岩可以划分为早更新世(1.12~1.00Ma)和中更新世(0.68~0.25Ma)两期。在第四纪熔岩和河湖相沉积之间还夹有薄层火山灰,推测在岩浆溢流形成大面积熔岩之前有小规模岩浆爆发活动。  相似文献   
87.
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松山金矿床赋矿围岩中代表性的粗安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元素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揭示:(1)获得6组单颗粒锆石年龄,第一组为2 422~2 683 Ma,为残留锆石年龄;第二、三、四和五组分别为606~943 Ma、428~437 Ma、281~303 Ma和169~221 Ma,为捕获锆石年龄;第六组为121~129 Ma,代表火山作用过程形成的锆石年龄;(2)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该套火山岩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3)微量元素和REE指示岩石明显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元素(HREE)。结合相关成果,初步厘定该区可能存在古元古代—新太古代结晶基底或碎屑物,该期火山作用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发的岩石圈伸展和减薄环境下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岩浆上侵、喷发作用形成,岩浆在上升演化过程中受到早侏罗世中酸性侵入岩的混染,该次岩浆活动与东北地区早白垩世早期大规模火山喷发岩浆事件相吻合。  相似文献   
88.
冯光英  牛晓露  刘飞  杨经绥 《地质学报》2022,96(12):4224-4241
丰丽镁铁质侵入岩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其岩石组成主要为角闪辉长岩和辉长岩。其中角闪辉长岩中含有较大的角闪石斑晶,并可见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包含其中。SHRIMP锆石U 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侵位年代为107±1. 0 Ma。丰丽岩体具有基本一致的(87Sr/86Sr)i(0. 7065)和εNd(t)(-0. 17~0. 14)组成,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且同早中生代镁铁质岩浆岩相比,丰丽岩体的Sr Nd同位素组成较为富集,可能与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多期次俯冲交代导致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富集累积有关。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揭示岩浆来源于亏损的岩石圈地幔,其源区物质组成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岩浆经历了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3%),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及钛铁矿物的分离结晶。锆石氧同位素组成δ18O值变化于5. 0‰~6. 6‰之间,平均值为5. 8‰,略高于典型地幔锆石的δ18O值,暗示岩浆源区曾受到洋壳上部俯冲沉积物熔流体交代作用影响,同时角闪石矿物的结晶说明原始岩浆含水量较高,也证明源区经历过丰富的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早白垩世最晚期(110~100 Ma),东北地区岩浆作用的空间分布范围集中在最东部地区,岩性上主要为碱性岩、双峰式火山岩及少量的镁铁质岩浆岩,说明此时东北地区处于古太平洋后撤导致的陆内伸展拉张环境中,岩石圈地幔发生减压部分熔融形成了研究区镁铁质岩浆岩。  相似文献   
89.
小兴安岭地区花岗质岩浆的活动期次,对讨论东北地区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小兴安岭东南部伊春—鹤岗地区花岗质岩浆活动可分为4期:寒武纪—奥陶纪(508~447 Ma)、中—晚二叠世(266~259 Ma)、早—中三叠世(244~231Ma)、晚三叠世(222~200Ma).根据花岗质岩石的S...  相似文献   
90.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部中高纬地区,大、小兴安岭林区面积占该省的50%以上,雷暴这种对流天气现象对该地区林业和社会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借助黑龙江省74个地面气象站点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1976~2005年雷暴发生和变化情况.研究得出:该地区雷暴的发生受地形的影响明显,尽管雷暴逐年发生站数总体减少趋势显著,大兴安岭部分林区却与全省大部分地区雷暴变化有反位相关系,1976年、1979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9~2002年、2004年这些年大兴安岭林区部分地区雷暴发生偏多,这可以部分解释林区雷击火多发的原因.另外,该地区雷暴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雷暴站数年内变化呈单峰分布;而且雷暴具有热对流性和夜发性的特点;强雷暴日的发生具有连续性,在出现强雷暴日后,一定要注意随后强雷暴日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