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538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265篇
地球物理   279篇
地质学   1836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0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地域分异是地球表层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地段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差异。为了研究不同区位土壤侵蚀问题,从土壤生态景观及系统论出发,运用地质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环境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因子,使土壤侵蚀问题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为一不对称的断块一环组合,土壤流呈现向长江、江汉盆地中心轴带辐聚、单流向特点。景观空间异质性形成的首要驱动因子是大地构造背景,以房县一襄樊一广济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地壳物质组成和构造发展史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现代气候带、降雨量、温热程度及土地利用等差异,造成了湖北省区域土壤地理、土壤生态的分异,形成湖北省土壤生态带、区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宏观格局;其次大兴安岭一武陵山深部构造陡变带两侧新构造运动强度差异、大别造山带构造强烈隆升,导致土壤侵蚀强度的西强东弱、南北强中间弱的态势;成土母岩差异性决定了土壤可蚀性的多变;空间上“土壤侵蚀内城区”分布在湖北省的周边地区,经济贫困、管理落后,这一地区的经济水平与水土流失间形成“自反馈作用”,这一现象在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2.
介绍网络加密技术和DES(对称密钥体制)加密算法,分析了选用DES数据加密标准对网络数据流加密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了JAVA安全结构和在B/S模式下APPLET与SERVLET之间的通信机制,最后基于该模式给出了一个在四川省图书馆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3.
马林波  王明启 《测绘科学》2004,29(Z1):16-19
提出了空间基础地理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含义,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表现,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交换中的不对称本质上就必然导致利益上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34.
竹利  王厚伯 《湖北气象》2008,27(3):242-24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NCAR 1°×1° 6h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07年4月29日发生在川东北地区的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西北气流型冰雹天气是在低能量环境场条件下发生的;冰雹天气发生前12h内降雹区的对流有效位能激增、午后下垫面强烈加热对大气不稳定性增强的作用显著;大气层结对流不稳定、湿对称不稳定、充足的水汽以及干线(露点锋)的存在为此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5.
沙空那空盆地处于滇藏印支褶皱系南段,属于印支中央地块,沙空那空盆地已发现他曲、乌隆、廊开、哇伦等多处钾盐矿床,是亚洲重要的蒸发沉积型钾盐矿成盐盆地,本次研究的哇伦矿区便位于该盆地的中心地带.为了解决矿区勘查之初所遇到的困难,本次工作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仔细分析,提出了前人成果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已有地质、...  相似文献   
36.
热带气旋"蒲公英"两次登陆过程的灾害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7月1~3日,热带气旋“蒲公英”自生成到影响浙江沿海地区期间,不仅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移动路径长、变化较复杂,而且创下了近3年来台湾风灾损失的最高纪录,同时也给浙江等沿海地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作者主要利用卫星云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从宏观上对热带气旋“蒲公英”两次登陆过程中的强度及其引发的风雨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蒲公英”登陆台湾期间,东亚环流形势呈典型的鞍形场分布,有利于处于两高之间热带气旋“蒲公英”的维持和北上转向。而在其登陆浙江沿海地区后,浙江沿海地区处于较强的偏东气流中,“蒲公英”中心处于高空槽后,气流下沉以及缺少水汽和能量充沛供应使得其减弱为热带风暴。无论是其登陆台湾还是浙江沿海地区,台风垂直方向始终呈深厚气旋性涡柱结构,但中心附近低层辐散,中层辐合,不利于中心附近的对流发展。相反,台风外围螺旋云带内不仅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辐合层较深厚,且存在高湿和强上升运动,因而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展。对流云团发展强度的不同使得“蒲公英”两次登陆期间引发的风雨灾害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7.
那江盆地是十万大山盆地北侧的一个中小型断陷盆地之一。本文根据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的构造背景、控制因素及层序边界和内部结构特征等方面对那江断陷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初析,确定出4个层序边界,划分出2个超层序(二级旋回)和35个层序(三级旋回);识别出冲积体系域(AST)、湖泊扩展体系域(EST)和湖泊萎缩体系域(RST),初步探讨了断陷盆地层序地层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8.
冰川岩溶为冰川融水对于下伏灰岩地层侵蚀形成的岩溶地貌,具有重要的气候意义,国内少有深入的研究.在山东费县小泉庄一带灰岩面上发现河曲状岩溶槽与冰臼一起构成的岩溶系统.对岩溶通道水流路径进行恢复,发现岩溶通道水流起源于前端的冰臼,根据岩溶通道的叠加关系恢复了通道形成的先后次序,进一步发现了冰臼具有位移特征,位移量的大小显示...  相似文献   
39.
湘西震旦系留茶坡组炭质宏化石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初步研究表明,留茶坡组中部黑色页岩中化石呈炭质压膜状保存,主要包括长绳状或带状宏观藻:Chenlidenella spiralis gen.et sp.nov.,Longifuniculum dissutum Steiner,Erdtmann and Chen,1992,Longitaenina triphyllus gen.et sp.nov.,L.rhodina gen,et sp.nov.,L.lanceolatus gen.et sp.nov.;直立不分枝的管状 宏观藻Longfengshania elongata Duan et Du,1985,L.elliptic-ulum sp.nov,Paralongfengshania oblong sp.nov.Miaohenella hunanensis(Steiner,Erdtmann and Chen,1992),M.rhomba Ding,1996,M.taenina sp.nov.,Cystoculum catenuatus gen.et sp.nov.;末端存在二歧式分的丝状宏观藻:Sectoralga bibarb atus sp.nov.,S,typica Hu,1996,S.capillaceus sp.nov.,S.umbellulata Hu,1996和水母状化石Taoyuania ovatoides gen.et sp.nov.,Liaonanella giganta sp.nov.,Wulingshania canopse gen.et sp.nov.及蠕虫状化石Wenshanwania simplex gen.et sp.nov.等。从地层对比上看,上述化石可能与伊迪卡拉动物群为同一时期的产物。晚震旦世晚期留茶坡组中类水母化石的出现是我国晚震旦世生物演化史上一次重要事件,以类水母等软躯体动物和高分异度的宏观藻类共同繁盛为特色的生物群与国内外同期地层中的已知生物群面貌不同,显示出一种新的伊迪卡拉庭园,为此,本文将棋其合名为武陵山生物群。  相似文献   
40.
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建立了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①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界面模式;②体系域模式;③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其中,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包括岩相格架模式及年代框架模式两个内容。研究结果显示,断陷湖盆陡坡带可识别出Ⅰ型和Ⅱ型两类陆相层序;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从下往上发育LST、TST、HST及RST四个体系域,共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而Ⅱ型陆相层序缺失LST。无论何种体系域,其沉积体的几何形状均为楔状体,且各体系域的沉积相横向配置呈现规律性变化。陆相层序地层等时框架模式清晰地显示了研究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的沉积充填史及其沉积层序时空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