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5篇
  免费   1065篇
  国内免费   1460篇
测绘学   377篇
大气科学   2433篇
地球物理   1125篇
地质学   1114篇
海洋学   634篇
天文学   96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19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2007年夏季我国深对流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逐时FY-2C卫星红外亮温 (TBB) 资料讨论了2007年夏季 (6—8月) 我国深对流活动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同10年的深对流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TBB≤-52℃统计特征来看,2007年夏季我国大陆深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4个区域:华南沿海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部及四川、重庆,江淮流域。我国中东部地区深对流日际变化特征表明:不同月份深对流分布特征不同,深对流活动具有明显的间歇性、波动性特征。对比10年TBB≤-52℃统计结果来看,2007年夏季深对流日变化具有如下异常特征:华南地区深对流具有午后发展特征;青藏高原深对流活动持续时间明显短于10年统计结果,并且东传特征不明显;贵州东部、四川东北部山区、湖北西部山区、山东丘陵地带、江淮流域与华北平原深对流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峰特征;江淮流域深对流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向东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972.
利用由美国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OLR资料研究了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记为ATC)与热带对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1)当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ATC为异常偏多(少)时,ITCZ位置累积距平为正(负)值,即ITCZ位置异常偏北(南);(2)利用OLR设计了Walker综合指数WI,该指数的强弱可以反映ATC的异常情况,即当ATC为异常偏多(少)时,walker环流圈异常强(弱);(3)OLR距平累积量场能较好的表征ATC异常年份所对应的低纬度及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配置,其可以作为预测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强信号。  相似文献   
973.
地幔对流及其对地壳表层拉张盆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近十年来在地幔对流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板块俯冲后在地幔中的演化特征,以及地幔上升流即地幔柱的驱动机制和地质效应。特别介绍了地幔柱对地壳表层拉张盆地形成和充填过程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地幔柱活动在济阳坳陷的地质表现及其引发的火山岩浆活动、碎屑充填特征。认为盆地演化的阶段性间接反映了地幔对流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974.
地震数值模拟中,完全匹配层( PML)边界能有效地吸收衰减地震波,得到无边界反射干扰的波场快照和地震记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分裂完全匹配层( SPML)的衰减机制,通过波动方程模拟,分析了震源主频、空间网格间距、介质速度等参数对SPML边界吸收衰减特征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条件下,PML边界对地震波的吸收效果。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了震源主频对PML吸收效果无直接影响,空间网格间距与PML吸收效果成反比,高速层PML吸收效果缓慢等结论。并通过Marmousi2模型测算,对结论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复杂模型、不同尺度数值模拟中SPML参数的选取方法,为地震数值模拟中SPML边界参数的定量选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5.
利用现有实验结果和统计、调查资料,分析了侧柏(学名Pla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林主要虫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起预报方程,并对林业部门开展了专业气象服务,为害虫防治工作争取了有利时机,拓展了气象服务领域,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76.
977.
978.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试采过程中,水合物、游离气和水的三相混合层中的游离气首先被采出,从而提高降压效率,促进水合物分解;因此利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开展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三相混合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对水合物矿体储量计算以及产业化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三相混合层与水合物层相比,其密度和中子孔隙度值均减小,纵波速度明显下降;与气层相比...  相似文献   
979.
地形与流对水平无旋浅水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水平无旋及Boussinesq假设之下,导出了水面变化与水平速度场耦合方程组,以及相应的压力与垂向速度解析表示式。通过数值方法求得水面变化及某一特定水深的水平速度分布之后,压力分布及其余水深的速度分布即可由简单计算得到。由色散关系式可知,不同水深的长波色散关系在O(ε)近似之下是等同的。粘性的存在会使波高随时间的增加而衰减,但粘性与底斜率的耦合又可能使波高增长,形成不稳定;计算及分析说明,当同向流增大时,波速增大,波长增大,波高会增加;而水深减少,使波速减少,波长缩短,振幅增加。  相似文献   
980.
虽然傅氏转换能够筒化波动方程式的解法,但在频率-波数领域中,求解波动方程式,计算震波模型,该方法不能适应传波介质之界面弯斜或传波速度横向变化。把界面视为一组不连续的绕射点,用各点反射系数作为讯号源强度,各绕射点分别在频率-波数领域中实施波场向上外插,再把各点外插波场相加,由此得到震波模型。利用相位转移函数,取代每一绕射点的傅氏转换,能节省大量电算时间。这种频率-波数领域震波模型法,比时间-空间领域法更容易处理复杂介质模型。用新的方法对几种典型之地质模型,包括断层、背斜、尖灭、多层簿地层岩相突变等进行了计算,所得震波特性相当合理,符合震波传播理论。实例表明,即使对于岩相突变,计算的震波模型与实际震波记录,亦相当吻合。频率-波数领域震波模型法,对于复杂界面和速度变化之地质模型,其数学处理上远比射线理论和克希霍夫积分方程来得可行且单纯。且比定差法和定元法显著节省网格点和容易处理边界条件。唯这种频率-波数领域绕射点法,随绕射点数之增加,其电算时间之增加幅度似乎较高。关键词震波模型傅氏转换波动方程式频率-波数领域波场外插相位转移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