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42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240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328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5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前寒武纪沉积岩中自生独居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受到葛家屯组中发现自生方铅矿的启发 ,首次于大连前寒武纪震旦系十三里台组泥岩中发现了自生独居石 ,这一发现为在中国北方前寒武纪沉积岩中寻找自生独居石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它为进一步探索 U、Th- Pb同位素测年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列举了中国北方前寒武纪沉积岩中 Ce元素异常以及 REE较高的例证 ,认为上述地区都有可能发现自生独居石。同时介绍了最近又在北京十三陵中元古代的常州沟组和串岭沟组所发现自生独居石的新资料。研究表明 ,自生独居石的电子探针扫描形态 ,与岩浆岩、变质岩及砂矿中截然不同。在地质年代分布上 ,元古宙 REE相对丰度较高 ,特别是 L REE较高的泥质岩多数来自古陆壳上。资料对比结果显示 :在 L a+Ce+Nd、Yb+Y、Sm+Gd+Dy三角图中 ,北京十三陵元古宙泥质岩、大连震旦系十三里台组泥岩和辽南 -辽西中元古代泥质岩都属于近古陆的沉积类型。首次提出 ,中国北方元古宙沉积与南方震旦系磷块岩沉积环境存在明显的不同并反映在三角图中 ,前者离 L a+Ce+Nd端点近 ,而后者由于成因上属于洋流上升沉积物而远离该端点。按照大连震旦系十三里台组沉积环境特点 ,自生独居石应为生物成矿作用的产物 ,含矿物泥岩形成于总体氧化环境中的局部还原亚环境中。基于此 ,建立了  相似文献   
942.
陕南地区前寒武纪基底与金铜铅锌矿床分布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依据陕南秦岭造山带区域地质及重力资料,按是否露出地表将前寒武纪基底划分为出露基底和隐伏基底两种类型。其中,圈定出露基底15处,解译推断隐伏基底6处。小秦岭—北秦岭地区的基底大多露出地表,其总体具典型华北地块基底特征;南秦岭、勉略阳及北大巴山地区的出露基底则呈较零散的孤岛状分布,而隐伏基底向南、北两侧扩展延伸范围较大且基本连为一体,基底性质总体具典型扬子地块双层基底特征。区内已知大—中型金、铜、铅锌矿床(田)及Au、Ag、Cu、Pb、Zn元素化探异常密集区(带)的分布大多与前寒武纪基底有关。前寒武纪基底与上述矿产和化探异常间的分布关系,无疑为今后本区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勘查评价及成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3.
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间海 气通量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西沙海面铁塔梯度观测资料,利用总体(Bulk)系数法和多层结通量廓线法对西沙海面的海-气通量进行了估算,得出两种方法估算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基本一致。总体系数法估算的潜热通量比多层结通量廓线法略大1~3 W·m-2,感热通量小0~1.5 W·m-2。一般而言,季风爆发期间潜热输送逐渐增加;季风爆发前期夜间潜热通量比季风爆发后期大;季风爆发后期,白天潜热通量明显大于爆发初期和中期。感热通量季风爆发前海面向大气输送,爆发后期大气向海面输送。动量通量和摩擦速度随风速增加。  相似文献   
944.
桂西古岩溶型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允义 《中国地质》2003,30(2):179-185
桂西地区自寒武纪至三叠纪发生了多次古侵蚀作用,已大致查明有11次沉积间断时期形成了古岩溶面,其中两次大范围的构造隆升及一次在裂谷拉张期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古水下岩溶作用,造成古生界为主的碳酸盐岩系溶蚀尤其强烈,形成大面积的古岩溶面。这些古岩溶面对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控制非常明显,部分金矿床虽未直接产于古岩溶面,但其控矿断裂带多与深部古岩溶隐伏带有关系,古岩溶面起到间接控矿作用;主要金矿化的岩性有细碎屑岩、硅质岩、基性及中酸性侵入及喷出岩等,均为硅铝质岩系,而矿化最终底板均为古岩溶面下的碳酸盐岩系。金矿形成机制为:古岩溶潜山构造在后期叠加构造蚀变时,由地层淋滤出的金在古岩溶面及其影响带发生再富集而成矿。  相似文献   
945.
辽东地区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丹东、青城子、营口-盖县、清原等4个金矿化集中区(带)。S,Pb同位素特征显示金矿的成矿物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和上地幔。成矿流体中的CO2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在成矿过程中流体的盐度较低,且由弱酸性向弱碱性变化,金矿多为中低温矿床。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空间分布显示出多级有序的控制作用,同时对金矿的矿床类型和矿化类型也表现出显著的控制作用,构造应变场和地球化学场的改变,促使成矿元素迁移富集而形成金矿。研究认为,在元古宇分布区,在深部寻找脆韧性变形带中的金矿仍然具有较大远景,同时要注意寻找与BIF建造有关的金矿新类型。  相似文献   
946.
爆发流(Busty Bulk Flows)事件是发生在地球磁层里的等离子体输运现象,磁泡模型能很好地解释这一过程.现有的理论和观测事实已给出了对磁泡在跨尾方向上的尺度以及其他重要的物理参数的估计,但由于观测手段的限制这些参数并不十分精确,而只是个数值域.本文从最新的Tsyganenko磁层模型出发,利用磁泡在极光区根部的位置参数和自编的磁力线跟踪程序,通过映射给出了对应的磁泡在磁赤道面跨尾方向上的尺度.计算结果与理论预计和观测事实相符.  相似文献   
947.
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热”过,气候变化问题已从一个纯科学研究的领域变成社会公众和传媒谈论的热门话题。对于人类生产生活而言,气候变化与人们脆弱性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为人类与其生产系统只能适应一定范围内的气候状态,过与不及都是不能适应的灾害。生产的稳定性与气候的多变性决定了灾害不可避免性,但是灾害的减少却是可能的。首先要弄清气候变化的原因,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我们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提高我们的适应能力,把灾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很多,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  相似文献   
948.
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提高,同位素年龄资料越来越丰富,这就给存储和管理这些资料提出了更高要求。以VisualFoxPro为软件平台,开发了一个以前寒武纪铀铅、钐钕和铷锶同位素年龄及相关资料为主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为有关数据的存储、管理、修改和更新及有效使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49.
我国辽东地区早元古代大石桥组镁质碳酸盐-泥质岩建造中赋存有多个超大型菱镁矿矿床。在这些矿床中,菱铁矿矿体均只限定在大石桥组三段岩层中。该层岩石主要由白云质大理岩、菱镁质大理岩、菱镁矿和少量泥质板岩薄层组成。赋矿层位之下地层为大石桥组二段的云母片岩;其下为大石桥组一段的白云质大理岩与云母片岩夹层。在大石桥组一段中未见菱铁矿体产出。研究表明,菱铁矿的δ18O值为5.2‰~13.8‰,低于围岩大理岩的δ18O值(11.2‰~22.8‰)。但两音的δ13C值大多接近零值,其中菱镁矿δ13C值变化为-1.4‰~1.2‰,大理岩δ13C值变化为-4.5‰~4 4‰。在菱镁矿层位中发现有石膏成层和脉状产出,其δ34S值为23.9‰~26.5‰,显示海相蒸发沉积特征。菱镁矿的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存在三种不同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类型Ⅰ显示中稀土富集特征,类型Ⅲ显示重稀土富集和正铕异常特征,它们可能反映了不同时期成矿热液的特征。而类型Ⅱ显示与围岩大理岩相同的平坦型,反映继承了原岩沉积碳酸盐岩的特征。本文认为,辽东地区的镁质碳酸盐岩(镁方解石和白云石)可能是从蒸发的泻湖盆地中沉积的,而菱镁矿石则主要是沉积后富镁卤水下渗交代原岩碳酸盐岩形成的。由于大石桥组二段云母片岩渗透率低隔水性强,因此菱铁矿的矿化交代作用只发  相似文献   
950.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湖的爆发过程也就是大气长波的调整过程。本文通过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中、短期预报的角度出发,对德阳市2004“4.22”寒湖、雷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着眼于过程前期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环流演变特征,并且重点关注南支槽的活动对降水的开始期及降水范围的影响。此次寒湖、雷雨天气过程是在前期(5—6天)盆地持续异常升温,欧亚500hPa为两槽一脊的典型环流背景下,北方冷空气取东北路径以回流方式侵入盆地而产生的。值得注意的是EC、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德阳SVM客观预报方法对这次过程的开始期及降温幅度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