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42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240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328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5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1.
西伯利亚克拉通寒武纪沉积史:碳酸盐台地和盆地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伯利亚克拉通或古西伯利亚台地,其面积4000000km2以上,是亚洲北部最主要的大陆地块之一。它以寒武系分布区域极为广泛、层序非常完整为特色。寒武系构成了遍及全区的下沉积盖层和出露在大的正向构造内。寒武纪时,研究区是重要的碳酸盐沉积区,有碳酸盐-硅质碎屑的混合沉积、蒸发盐、礁和深水盆地的碳酸盐沉积。半个多世纪来,区内进行了各种大型的旨在找烃的地质调查及有关的寒武系层理、古地理和古构造的重建,以及沉积环境的重塑。但关于沉积物内部构造的研究工作一直主要是根据传统地层学的“连续地层柱”概念。有些工作者认为,古深度和地貌史或排列的各式各样的恢复不强调瞬时。只有最近10—15年,地下调查配合成因地层学和盆地分析概念的发展,使得有可能将生物群演化、沉积体边界的形状和类型以及它们的成因和对各种因素(诸如以上所述各种及相对海平面变化之类)的影响综合为统一的系统。这种区域继承观点的研究方法在60年代后期由Grachevsky(1969)提出,然后由Savistky(1979)和Astashkiu(1984)详尽阐述,其目的是重建西伯利亚克拉通盆地充填和发展中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912.
913.
曹仁关 《中国区域地质》1996,(1):27-30,T001
叠层石出现于太古代,元古代特别发育。云南东部发现寒武纪、志留纪叠层石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叠层石产于磷块岩中,对研究生物成矿作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914.
枣庄地区寒武纪——早奥陶世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庄地区寒武纪-早奥陶世处于被动大陆边缘陆棚环境,沉积序列受海平面的周期性变化所控制。由寒武系底部不整合面和怀远运动间断面所限定的地层组合,可划分为A,B两个二级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其中张夏组底界面与二级层序底界面一致,为一个由陆源浑水沉积环境向碳酸盐清水沉积环境演化的转换面。  相似文献   
915.
甲藻甾烷、4-甲基甾烷、24-降胆甾烷及C28甾烷等常被作为沟鞭藻和硅藻的生 物标志,所以它们在中生代以来的地层中常常具有很高的浓度.然而,这些公认具有特 殊结构和局限生源的化合物却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和震旦系含较高有机质丰度的岩石 抽提物中普遍存在,且具有异常高的浓度.这种结果意味着某些浮游藻如沟鞭藻和硅 藻可能具有更古老的前驱种属,在塔里木盆地和4井及肖尔布拉克剖面寒武系地层中 观察到的一些异常的藻化石,为这种推测提供了可能的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916.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技术对以华北为主的地区进行了关于前寒武纪古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工作。主要工作是建立以华北为主的前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库和与前寒武纪古地理相关的图形数据库为基础的前寒武纪古地理信息系统。前寒武纪古地理信息系统将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中国前寒武纪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中的新方法、新技术进行了一些探索。前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库的资料来自1980~2000年发表在若干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及有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专著上的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917.
热带环流演变与南海季风爆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8-1997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气候特征,并讨论了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大尺度环流的关系。研究发现阿拉伯海经向环流管的上升气流和南半球纬向环流管的上升气流在5月份同时到达南海,经向环流管低层的偏西风和纬向环管低层的偏南风共同组成西南风,于是5月份西南季风在南海地区首先爆发。此外,由于青藏高原地形及各经度海陆分布的影响,造成太阳辐射加热不均,是热带夏季风爆发的直接原因,也是南海季风早于印度风爆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18.
亚洲季风区地面感热通量的区域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1979~1995年(缺1986、1987、1993)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逐旬感热通量资料,对亚洲季风区地面感热通量的空间结构及时间演变进行了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区感热通量的变化与亚洲季风的爆发及演变有密切关系,是季风爆发的主要  相似文献   
919.
华北克拉通对前寒武纪超大陆旋回的基本制约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全球大陆克拉通在前寒武纪至少记录了3次超大陆聚合-裂解的构造旋回。不同大陆前寒武纪地质的研究证明,板块的构造模式可以前推至新太古代。超大陆的聚合表现为大规模造山带的穿时性发育,而裂解则表现为大陆裂谷系、非造山花岗岩及巨型基性岩浆岩省的同期快速发育。广泛的区域地质研究揭示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特征,克拉通主体形成于新太古代陆壳增生与碰撞造山过程。华北克拉通在太古宙末期首次经历强烈的裂解作用,在古元古代晚期涉及强烈的陆缘再造作用。在古元古代末期发生第二次大规模的裂解活动,随后以中元古代末期的造山带拼合为Rodinia超大陆的组成部分。详细的区域构造对比证明,华北克拉通长期以来与波罗的地质、东南极克拉通、印度南部克拉通、巴西克拉通等具有构造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20.
游再平 《中国地质》2001,28(5):15-18
昌者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一般认为包括3套地层,即宁多群、草曲群和雄松群。研究表明:(1)宁多群包括形成于新太古(?)--古元古代成铁纪的表壳岩系、古元古代层侵纪英云闪长质片麻岸体,并被古元古代固结纪后造山“S”花岗岩侵入。建议改称宁多杂岩。(2)草曲群、雄松群形成于中-新元古代,宁多杂岩是其共同的特源区,推测其间为角度不整合关系。(3)草曲群与雄松群形成时代相近,构造背景相同,彼此相邻而岩相不同,为横向相变关系。(4)宁多杂岩构成昌都地块结晶基底,草曲群和雄公群属其褶皱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