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7篇
  免费   1858篇
  国内免费   2325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14篇
地质学   9847篇
海洋学   33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45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434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649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余光模  梁斌  钟长洪 《地质通报》2010,29(6):901-906
对上震旦统灯影组麦地坪段的C、O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根据δ13C值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讨论了该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的界线。结果表明,麦地坪段白云岩δ13C值在-3.19‰~2.86‰之间,平均值为0.10‰;δ18O值在-10.75‰~-5.17‰之间,平均值为-7.82‰。在剖面上δ13C值出现了有规律的变化,剖面下部2~21层,δ13C值均为正值,在0.04‰~1.68‰之间,平均值为0.92‰;上部23~32层,δ13C值均为负值,在-3.19‰~-1.42‰之间,平均值为-2.13‰,δ13C值存在一个显著的负漂移,变化高达4‰。麦地坪段白云岩δ13C值的变化特征与国内外同期地层非常相似,具有全球可对比性,可作为震旦系/寒武系划分的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992.
赵兵  刘登忠  陶晓风  马润则  胡新伟  王辉 《地质通报》2010,29(10):1633-1639
在西藏措勤县曲洛乡门缸错地区发现了侏罗纪地层,详细描述了实测的侏罗系剖面,将该套地层暂时命名为曲洛组。讨论了该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认为主要为一套海陆过渡三角洲—滨岸泻湖相沉积。根据曲洛组中的双壳化石、古植物及孢粉组合特征将这套地层的时代确定为早侏罗世。措勤地区下侏罗统的发现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93.
粤西高明地区晚三叠世小坪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粤西高明地区晚三叠世小坪组凤岗段采集新鲜炭质泥岩样品8块,用X-荧光和ICP-MS测定全岩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用镁铝比值m(m=100×MgO/Al2O3)、Ca/Mg、B/Ga和Rb/K值研究本区古盐度变化,结果显示小坪组凤岗段为咸水浅海相沉积,古盐度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过程,于中上部古盐度达到最高,至顶部古盐度又降至最低。P元素和Sr/Cu值所指示的古气候变化趋势显示,凤岗段时期本区主要为温湿气候,中晚期出现干热气候。La-Th-Sc、Th-Co-Zr/10判别图解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研究区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的坳陷盆地。本区泥岩∑REE高(214.15~455.85)、富轻稀土(LREE/HREE=7.51~12.02)、Eu负异常(δEu=0.47~0.60),暗示源区以花岗岩为主,亦有玄武岩和沉积岩。  相似文献   
994.
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古地温梯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古地温梯度一直缺乏研究。以普光气田已有的实测反射率数据为依据,应用EasyRo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该区主要生烃期的古地温梯度。结果表明,对川东北地区主要埋藏与生烃期(三叠纪—早白垩世)进行的成熟度模拟计算,应用古地温梯度为3.0℃/100m的古地温模式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吻合。进一步提出了该区的简化古地温模式为[3.0℃/100m(96Ma)—2.8℃/100m(65Ma)—2.2℃/100m(0Ma)]。  相似文献   
995.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中国南方海相勘探连获突破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在川东南高陡构造复杂区礁滩相钻探的兴隆1井在海相长兴组常规测试获日产51.7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在川西川科1井海相新层马鞍塘组射孔酸压测试日产86.8万立方米,在元坝地区海相  相似文献   
996.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掌握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测井/录井、地震、古生物、岩心及成岩等相关资料的研究,将珠江组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和五个层序界面,归纳出四类界面标志,即沉积标志、成岩标志、测井标志和地震标志。各种界面标志的识别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局限,实际应用时应综合利用,相互印证,以使层序界面划分更具有可靠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97.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优质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质、测井和地震数据的分析表明,该区优质储层多由残余鲕粒白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以裂缝-孔隙型为主,属于中等孔隙度高渗透率性质的储层。优质储层测井曲线多具有低伽马、低速度、低密度和高中子孔隙度的"三低一高"特征,地震反射响应特征为中—强反射振幅并和地层顶底面反射形成典型的"亮点",可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表征储层的纵横向分布。认为地质与地震相结合是预测飞仙关组优质储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新驿煤矿下组煤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对开采16煤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利用突水系数法,对八采区16煤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突水系数分区图。经综合分析对比,采用大井法的预测结果:即开采16煤正常涌水量为482m3/h,最大涌水量为540m3/h;奥灰突水量初期为1 083~10 640m3/h,一般为660~4470m3/h;如对奥灰采取疏排降压方案,疏降排水量预计为770m3/h。此结果可作为矿井回采阶段防治水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鲁东古近纪煤田含煤地层特征及找煤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乐五图煤田和黄县煤田是鲁东地区发现的两个古近纪煤田,含煤地层时代属于中始新世,均为富含褐煤和油页岩的沉积建造。煤系中部均发育一段厚度20~30m的紫红色砂砾岩夹泥岩(或粘土岩),将煤系分为上下两部分;煤系底部为厚层杂色砂砾岩、砾岩和角砾岩等粗碎屑岩,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推断在黄县煤田向西到羊角沟沿海一带,五图煤田以东的潍坊—昌邑一带和以西的昌乐、临朐、益都等地,可能有同层位煤系赋存,建议将这些地区作为找煤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实测剖面、岩矿鉴定、编制沉积断面图、砂体和煤层等厚图等资料分析,从京西木城涧矿区窑坡组中识别出湖泊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和沼泽沉积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其成因相的岩相构成;在此基础上,指出窑坡组沉积早期为湖泊环境,主体沉积期为总体NE流向的网结河环境,其间伴随湖泊或河流周期性消亡而大面积泥炭沼泽化形成了稳定的可采煤层和含煤沉积旋回。富煤带总体呈NE50°~80°展布,与泥炭沼泽沉积期下伏不同沉积相的压实效应有关,后者通过影响地表起伏和积水深度,控制着泥炭的堆积速率和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