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96篇 |
免费 | 998篇 |
国内免费 | 20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7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115篇 |
地质学 | 8108篇 |
海洋学 | 175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749篇 |
自然地理 | 1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211篇 |
2022年 | 248篇 |
2021年 | 235篇 |
2020年 | 212篇 |
2019年 | 227篇 |
2018年 | 156篇 |
2017年 | 166篇 |
2016年 | 260篇 |
2015年 | 255篇 |
2014年 | 409篇 |
2013年 | 254篇 |
2012年 | 373篇 |
2011年 | 351篇 |
2010年 | 271篇 |
2009年 | 228篇 |
2008年 | 287篇 |
2007年 | 290篇 |
2006年 | 249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238篇 |
2003年 | 221篇 |
2002年 | 185篇 |
2001年 | 203篇 |
2000年 | 237篇 |
1999年 | 308篇 |
1998年 | 287篇 |
1997年 | 224篇 |
1996年 | 190篇 |
1995年 | 169篇 |
1994年 | 199篇 |
1993年 | 139篇 |
1992年 | 437篇 |
1991年 | 538篇 |
1990年 | 431篇 |
1989年 | 343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对陕西太白双王碱性碳酸盐岩浆热液金矿床,华阴蒲峪大白团金石英脉型金矿床中碲金矿的产出特征,物理光学性质,化学组成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对矿物的显微硬度,反射率色散值,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国富碱火成岩呈带状分布,长达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已发现有15条岩带,包括了世界上已发现的绝大部分富碱火成岩类型。在我国与该岩类有关形成了东坪、归来庄、玉龙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大型Au,Cu矿床或矿集区。富碱火成岩对Au,Cu的成矿控制作用主要为两方面,一是矿床直接产于富碱火成岩中,二是富碱火成岩浆活动参与成矿作用。地幔交代富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岩石圈结构的剧烈变化和区域性构造格架的挤压向伸展、拉张的重大转折以及低硫、高氧逸度和富挥发分等因素控制了富碱火成岩的形成及相关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黎应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3,(4)
黔东南地区寻找金矿,一般都局限在石英脉型的范围内。笔者和贵州有色地质勘探局一总队的禹子楠、吴才帮、杨海军等人于1992年考察了湘西南的几个较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后,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发现了同类型的蚀变岩型金矿。 1.区域地质黔东南地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三隆起带上。出露的地层以前寒武系 相似文献
18.
东秦岭上宫金矿流体成矿作用: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上宫金矿矿物学资料的研究,确定其成矿过程具有3阶段演化特征。早阶段以粗粒乳白色石英脉为标志,矿物破碎、变形明显,金和杂质成分含量低,形成于挤压构造背景下静岩压力的变质流体。中阶段发育细粒多金属硫化物-碲化物-自然元素组合,呈微细网脉浸染于共轭节理或裂隙,没有遭受变形,金和杂质成分含量高,自然金与其他矿物属共沉淀关系,由变质流体沸腾导致,而流体沸腾则由造山过程的地壳快速隆升剥蚀引起。晚阶段发育具梳状构造的石英-碳酸盐网脉,含金性较低,由静水压力的大气降水热液在伸展构造背景下贯入张性裂隙形成。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型金矿一致,成矿过程同步于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属于典型的断控脉状造山型金矿,成因适合于CMF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云南墨江金矿含镍金绿色蚀变岩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时空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构造变形筛分、同位素地球化学定年约束和构造蚀变岩的常量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等方法,对墨江镍金矿床中含金镍绿色蚀变带进行详细研究,探讨其形成和时 空演化规律,以及与金、镍成矿关系,提出本区含镍金绿色蚀变带形成与演化可分为三个期次:早期含镍金绿色蚀变带形成于(251 9±4 32)Ma,产于韧性剪切带中,形成含铬绢云母 绢云母(S2)组成的切层剪切面理;中期含镍金绿色蚀变岩形成于燕山早期(169 37~180 6Ma),产于高角度脆韧性剪切带中,形成铬绢云母 含铬绢云母组成的透入性剪切面理换(S3)和绿泥石拉伸线理;晚期含金绿色蚀变糜棱岩形成于燕山晚期(71 14~149 98Ma),产于左旋走滑脆韧性剪切带中,发育铬伊利石(S4)和铬绿泥石(S4)组成透入性剪切变形面理置换,与脆韧性剪切带的主体产状一致,韧性剪切构造带内发育,走滑构造带中十分发育,形成褶皱变形带(倾竖褶皱、鞘褶皱)及含金蚀变岩。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