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在室内水池内以五层笼摞叠养殖方式,试验了入笼时平均壳长21.2 mm(平均体重1.1 7 g)、37.0 mm(平均体重5.43 g)、51.8 mm(平均体重16.08 g)小、中、大3种规格的九孔鲍的不同放养密度对其生长的影响.笼子大小为40 cm×30 cm×12 cm.小规格设每笼放养量为25、30、35、40、45与50只6种密度;中为25、30、35、40、与45只5种密度;大为20、25、30与40只4种密度.经60 d试验,结果表明(1)小个体组以30只/笼生长最快,平均160μm/d,33 mg/d;(2)中个体组以25只/笼生长最快,平均123um/d,62 mg/d;(3)大个体组以20只/笼生长最快,平均95 μm/d,116 mg/d.  相似文献   
42.
43.
作者对不同内倾角海螺笼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的诱捕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室水槽中,观察了4种不同内倾角(35°、45°、55°和65°)的海螺笼对脉红螺的诱捕效果,同时还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海螺笼诱捕效果的影响,为优化海螺笼捕捞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内倾角对海螺笼诱捕效果影响十分显著(P<0.01),其中内倾角为45°的海螺笼诱捕效果最好,内倾角为35°和55°的海螺笼较好,而内倾角为65°的海螺笼诱捕效果则最差。同时发现,内倾角对脉红螺的个体大小具有选择性,随着内倾角的增大,壳高<7cm的个体占相应笼诱捕总数的百分比越来越小。光照对海螺笼的捕捞效果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温度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44.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传统工艺生产的制墨用桐油烟和松烟的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桐油烟和松烟具有比较典型的同心取向准石墨结构。桐油烟的颗粒比较均匀,颗粒直径多分布在50nm~30nm范围内;而松烟中的颗粒主要分布在直径150nm~100nm和50nm~30nm两个范围内。在研究中首次发现松烟、桐油烟中含有螺旋状、洋葱状等多种形态的类富勒烯微结构,为燃烧成因的富勒烯物质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45.
笼式接地极     
防雷接地装置多种多样 ,有垂直的 ,有混合的。这里介绍的笼式接地极 ,是笔者根据其外形取的名字。防雷年检时 ,检测到某单位有一接地装置如附图。该单位将其用作卫星天线、电脑设备的防雷接地 ,接地阻值要求≤ 2Ω ,由于周围环境限制 ,采用∠ 5× 5 0角钢焊接成笼状 ,挖深 3.5m埋入 ,经DER2 5 71A电阻测量表测量数次 ,其值在 1.9~ 2 .0Ω之间 ,能够达到设备要求。笼式接地的优点为 :①在周围环境受限制时 ,采用笼式接地极 ,可以少破坏地表 ,降低裸地面积 ;②笼式接地极阻值降到 2Ω以下 ,可满足大部分企业、事业单位设备需要 ;③因埋…  相似文献   
46.
47.
48.
富勒烯(Fullerene)为除金刚石和石墨外碳元素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自Kroto等1985年发现以来,对富勒烯的研究一直是世界性的热点话题,并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它具有稳定的封闭笼状结构,被认为在星际空间广泛存在。富勒烯的形成条件特殊,普通的地球环境和地质过程不利于富勒烯的生成。1992年天然富勒烯在俄罗斯前寒武纪地层桑加岩(Shungite)中被发现,引起了人们对天然富勒烯研究的兴趣。随着富勒烯在陨石和撞击构造中的发现,人们更加关注事件地层中富勒烯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它们的可能来源。二叠纪—三叠纪(P-T)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因此,学者十分关注P-T界线地层中是否能检测到天然富勒烯的的存在。文章回顾了富勒烯在陨石、撞击构造、K-T界线地层和P T界线地层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对P-T界线富勒烯的存在问题进行讨论,指出从样品采集到样品测试,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富勒烯的检出。P-T界线地层富勒烯可能源于陨石撞击、天然大火等极端地质事件,而包裹在富勒烯碳笼的稀有气体的同位素组成提供了进一步区分的重要证据。事件地层中普遍存在富勒烯,表明天然富勒烯可以作为地层中发生过重大灾变事件的重要的地球化学指标,而具有异常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富勒烯则是地外撞击事件的最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49.
天然富勒烯研究是富勒烯科学和地质科学相交叉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已在桑加岩、闪电熔岩、陨石撞击坑中的含碳质角砾岩、古近系/白垩系地层界线(E/K)的含碳粘土岩、三叠系/二叠系(T/P)界线岩石(粘土岩、硅质岩)、恐龙蛋壳、煤、重质油、固体沥青以及半天然的烟灰、木炭、书墨等物质中检测到富勒烯的存在,但含量很低。多数天然富勒烯的地质分布、成因机制与陨石撞击、野火、闪电等有关,但部分天然富勒烯的成因尚不清楚。天然富勒烯研究扩展了人们对自然界碳结构及其演化的认识,在地质事件、事件地层如陨石撞击事件、E/K界线、T/P界线等的研究中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方法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新近系热储层回灌井钻探工艺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新近系热储层回灌井成井结构进行室内模拟试验,探索了因回灌井自身结构特点不足而造成回灌不畅的原因,初步探讨了适合天津地区孔隙型回灌井的施工工艺及井身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