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131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583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地理教学》2012,(23):60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胡德金教授课题组与宝钢科技人员经过十多年的联合攻关,使钻杆性能大大提高,成功钻成数百口中国乃至世界钻井难度最高、深度达6000米以上的山前超深井,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该项技术的垄断,成为名副其实的"金钢钻"。  相似文献   
952.
《地理教学》2012,(23):60-60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胡德金教授课题组与宝钢科技人员经过十多年的联合攻关,使钻杆性能大大提高,成功钻成数百口中国乃至世界钻井难度最高、深度达6000米以上的山前超深井,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该项技术的垄断,成为名副其实的“金钢钻”。  相似文献   
953.
泥石流多发区蒋家沟流域的下渗与产流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源区多个典型点,进行野外下渗试验得出蒋家沟流域宽级配土的下渗特征。试验发现:1.下渗曲线皆较好满足霍顿下渗公式;2.下渗率比较大,主要土壤红黄壤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稳定下渗率都在0.08 mm/s以上;3.不同土壤类型的稳定下渗率按大小排序依次为:砾石土>红黄壤>燥红土,红黄壤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稳定下渗率按大小排序依次为:耕地>林地>灌木丛>裸地(滑坡后壁)>草地。蒋家沟流域宽级配土决定了降雨时壤中流产流占有很大比例,在径流场进行人工降雨,采集前期土壤水、壤中流和降雨样品,通过测试其中的稳定同位素浓度,利用同位素分割径流的原理,发现前期土壤水在壤中流产流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降雨时,大量雨水下渗入土体,使孔隙水压力增加,前期土壤水位于湿润峰的前端,因此壤中流产流初期,前期土壤水占有很大的比例,达到86.46%,随着降雨时间的持续,雨水逐渐取代前期土壤水的作用,导致产流中本次降雨的比例逐渐升高,试验结束时达到85.63%。可以推断,短历时暴雨时,降雨强度大于下渗率,该流域以超渗产流为主,易发生坡面泥石流;长时间小强度降雨时,该流域以蓄满产流为主,壤中流占有很大比例,本次降雨是泥石流暴发的诱发因素,但不一定是水量的主要供给源。  相似文献   
954.
植物排放甲烷(CH4)的来源尚存很大争议,而光照和紫外辐射胁迫可能是植物排放CH4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选择亚热带常见树种米槠、木荷、浙江桂、罗浮栲、杉木、马尾松和柑橘7种树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控制实验研究了光照和增强紫外辐射对树木叶片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树木叶片的平均CH4排放速率在光照条件下(21.176ng·CH4·g^-1DW·h^-1)是在黑暗条件下(9.699ng·CH4·g^-1DW·h^-1)的2.2倍,光照对不同树木叶片CH4排放速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在高UV-B辐射强度处理下,除浙江桂和柑橘外,其他5种树木的CH4排放速率均显著高于低UV—B辐射强度处理的CH4排放速率;树种及其与光照或UV辐射的交互作用对树木叶片CH4排放速率的都具有显著影响,光照或增强UV辐射强度对排放速率较低的树木种类排放CH4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55.
根据在第三系砾岩金普查勘探过程中钻孔浅、地层情况复杂、取心质量要求高、远离水源、处于低山丘陵区的特点,采用反循环中心取样钻探工艺,针对不同的地层采取不同的钻进技术参数及工艺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成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6.
云南思茅—中甸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切割松潘—甘孜、扬子和华南三个构造单元的部分区域. 我们利用初至波和壳内反射波走时层析成像获得地壳纵波速度结构. 在获得新的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基础上,利用地震散射成像思想和低叠加次数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重建了研究区的地壳、上地幔反射结构. 综合分析研究区地壳P波速度模型和壳内地震反射剖面发现:沿测线从北至南地壳厚度从约50 km减薄至35 km左右,地壳厚度的减薄量主要体现在下地壳,剖面北段下地壳厚度约为30 km,剖面南段下地壳厚度仅为15 km左右;上地幔顶部局部位置P波速度值偏低,一般为76~78 km/s,反映出云南地区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区的特点.剖面沿线地壳内地震反射发育,其中莫霍强反射出现在景云桥下方;在景云桥弧形断裂带8~10 km深处出现宽约50 km的强反射带.  相似文献   
957.
漳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漳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处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中段。通过该地区高分辨率折射及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剖面,获得了该区地壳几何结构与速度结构、地壳深浅部断裂的几何形态和构造关系等。结果表明,该区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的厚度为16.5~18.8km,下地壳厚度为12.0~13.0km。上地壳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上地壳下部有一个低速层,速度约为6.00km/s,低速层顶面深度为12.0km左右,厚度约为5.0km。下地壳也分为上下两部分。Moho界面的深度为29.0~31.8km。该区6条地壳浅部正断层大部分向地下延伸深度不超过4km,最大延伸深度达5km左右。据推测,浅部正断层下方有一条高倾角地壳深断裂带,该断裂带向下断至Moho面,向上断至上地壳下部低速层中。深浅部断裂构造不相连接。漳州盆地深浅部构造组合特征表明,九龙江断裂带是该区内一条特征明显、具有复杂深浅构造背景的深断裂带。这一深地震探测成果的获得,使得该地区深部资料解释的可靠性和探测精度比以往显著提高;对深浅部构造的组合可作统一解释,地壳的分层和结构特征更为确切和精细;首次发现上地壳的拉张性构造及铲式正断层组合特征,不仅有助于对漳州及其邻区地震危险性的综合判定,而且对深化东南沿海地震带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8.
概述了美国对全球数字化地震台网所做出的贡献,并提供了有关台站安装的一些经验。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负责对全球这项工作进行协调,它的成员包括全球各国负责宽带数字地震仪安装和维护的小组。第81章对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给出了简短概述,有关该联合会的详细情况可以访问其网站:http://、www.fdsn.org/。任何仅为描述性目的的商业、公司或产品名称的用途不必经美国政府认可。  相似文献   
959.
《四川地质学报》2006,26(3):152-152
2005年10月11日,兰州市地质宾馆院内,1亿年前世界上最大牙齿的植食性恐龙——巨齿兰州龙化石的复原骨架首次展出。经专家鉴定,兰州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牙齿的植食性恐龙,是新属新种。单个牙齿最大宽7.5cm、长14cm;下颌长1m,每侧有14个齿槽,单个齿槽宽约4cm。体态笨重是巨齿兰州龙又一重要特征。根据其粗壮的下颌和肋骨,估计其生活时的体长约为10m,高约为4.2m,体重大于5500kg,头骨的长度约为体长的1/10,属四足行走或偶尔两足行走的恐龙。研究人员据分支系统学分析研究发现,巨齿兰州龙和非洲早白垩世的沙地笨龙关系密切,同属早期的斧胸龙类。  相似文献   
960.
《四川地质学报》2006,26(4):240-240
据江林报道,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的钛加工材料主要用于大型民航客机、军用飞机、航天火箭、导弹、舰船、装甲火炮、电力、化工、汽车等领域。其典型产品为飞机结构件、钛制动机件、压气机叶片和基座、水翼、螺旋桨、轴及支架;浮球、鱼雷发射装置、高压气瓶和金钛冷凝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