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1篇
  免费   1400篇
  国内免费   3195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41篇
地质学   9668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05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339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301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257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48年   6篇
  1946年   5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在系统回顾地幔岩包体的研究简史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地幔岩包体今后的研究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地幔岩包体今后的研究工作应重视地幔岩包体形成演化过程中压力(p)、温度(T)、环境(E)和时代(t)的综合制约作用,定量模拟地幔岩包体的形成过程,最终建立地幔岩包体形成演化的pTEt模式。  相似文献   
992.
青藏北部板内火山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与源区特征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邓万明  孙宏娟 《地学前缘》1998,5(4):307-317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以钾质熔岩为主,以LREE和Sr,Ba,Z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为特征。区内火山岩的Sr,Nd和Pb同位素成分在时、空及组成分布上存在规律性变化,即从早期的夏威夷岩(始新世)向中期的中性钾质熔岩(晚中新世)到最晚期的酸性次火山岩(上新世以后),有N(87Sr)/N(86Sr)比值、N(206Pb)/N(204Pb)比值递增和N(143Nd)/N(144Nd)比值递减的趋势。大量的Sr,Nd和Pb同位素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藏北新生代火山岩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源区:软流圈地幔,EMⅡ型富集地幔,伴生的少量酸性熔岩则可能是陆壳重熔的产物。各岩浆源随着时代的变新有向上迁移的现象。其中钾质熔岩的所谓EMⅡ型富集地幔源是本区特有的“壳幔过渡带”或者称“壳幔混合层”。在青藏及邻区,该层厚度达到20~30km,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厚的地区。藏北新生代火山岩是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岩石圈的缩短、加厚及快速拆沉等岩石圈构造演化必然结果,也是深部地质作用的反映,可能具有板内地幔柱、板内初始裂谷、板内俯冲等多种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93.
骆耀南 《地球化学》1981,(1):66-73,i004
Recently, the Xin Jie layered intrusive body has been recognized in the Trap Province of SW China,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igneous cumulate cycles. It shows considerable similarities with the Hong Ge titanmagnetitebearing layered intrusive body in petrography and mineralization although the ore beddings near the footwall are much higher in the grade of chromium and platinu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Lu Ku Intrusive Crowd, to which the Hong Ge and Xin Jie intrusives belong, in the Trap Province of SW China is probably formed in;such an environment as Palaeozoic An Ning River rift.  相似文献   
994.
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熔离铜-镍矿床和岩浆铬铁矿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中铂族元素地球化学性状的研究,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但与中-酸性岩有关的夕卡岩型和热液型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中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方面研究却很少。  相似文献   
995.
张寿常 《地质论评》1946,11(Z3):371-372
关于由一岩面之假倾斜,而求其真倾斜之方法,已有多种,分见于各构造地质书中,查其所采用之方法,总不外几何方法(Geometrical method)与图解方法(Graphic method)两种,斯二种方法虽在手续方面有繁简之别,然其所得结果皆具同等  相似文献   
996.
阐述了山西省绢、白云母矿分布特征、含矿岩系及含矿岩石类型,确定了4套含矿岩系,4种含矿类型.经初步选矿试验证明,均为较难选矿石.  相似文献   
997.
初步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典型的S型花岗质岩石的湘南西山火山侵入杂岩应为铝质A型花岗质岩石。该杂岩富硅碱贫钙镁、K2O/Na2O>1、准铝过铝质(0.94~1.26);FeO /MgO比值大(平均12.05),高于M型,S型和I型花岗岩。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石富LREE,Ga,Y,Nb,Zr等大离子高场强元素及亏损Ni,Cr,Eu,Ti,V,P,Sr等,与国内外A型花岗岩相似。与一般A型花岗岩来源于I型花岗岩或大量抽提了S型花岗岩物质后的地壳源区不同,西山火山侵入杂岩的I(Sr)(0.71612~0.71823)较高,εNd(-7.0~-8.0)较低,钕模式年龄(1 517~1 600Ma)略小于区域上变质基底和中国东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的钕模式年龄,显示其直接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但可能有少量新生地幔物质的加入。西山铝质A型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是中侏罗世晚期挤压造山作用趋于结束,造山带崩塌,岩石圈强烈伸展减薄、热流值上升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造山后花岗质岩石。  相似文献   
998.
矿产普查项目产出的成果,应是相应的地质报告和由D+E级构成的普查储量.笔者以岩金矿为例,讨论了这两级储量的标准.提出了成矿场体的概念.指出了普查项目的工作程度与普查储量应具备的精度是有区别的.普查储量中的D级与矿床勘探时计算的D级储量,两者内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9.
1000.
玛西斜坡区百口泉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近源粗粒扇三角洲为研究对象,根据铸体薄片观察与扫描电镜图像分析,结合压汞测试特征分析与岩心精细观察描述,识别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孔隙喉道类型,拟合孔隙结构渗流系数,划分孔隙结构类型,分析孔隙结构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粒内溶孔、残余粒间孔、微裂隙及晶间孔是研究区的主要孔隙类型;渗流通道以片状喉道为主;百一段结构渗流系数较大,主要发育Ⅰ类和Ⅱa类孔隙结构,储集性能最好,百二段的次之,百三段的较差;研究区储层原生孔隙结构主要受岩相控制,优质孔隙结构主要发育于槽状交错层理砾岩相和同级颗粒支撑砾岩相;研究区储层处于中成岩阶段B,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分别为破坏和建设储层孔隙结构后生变化的主要成岩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预测研究区有利储层分布、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